校企联合培养高职师资的可行性分析
校企联合培养高职师资的可行性分析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体制,如何在教师培养与培训方面形成联合机制,这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发现双方各自优势和不足,根据双方的需求,建立起利益共同体的联系,并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制定相关制度,促使联合利益共同体有效运行。
一、校企联合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战略要求
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决定了高职教师培养必须走社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2-2020年)》(草稿)指出,“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制度,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基地。加大国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力度,实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岗位国家购买制度”;教育部《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教职成[2012]14号提出“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应优先考虑对口合作企业人员,建立合作企业人员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的常态机制。职业学校要制订兼职教师评价标准,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并将在职人员兼职任教情况及时反馈给其人事和劳动关系所在单位。职业学校应当为兼职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吸收兼职教师参加教学研究、专业建设和团队建设,支持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联合开展企业技术攻关等”。由此可见,校企联合培养高职教师、以企业为有效载体建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不仅是高职教育发展需要,也是国家职业教育战略要求,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需要政企校三方共同努力完成。
二、校企联合符合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
学校与企业虽在单位性质、目标宗旨等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在很多方面却依然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一是学校的发展依靠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企业的发展需要使用高质量的人才,高质量的人才是校企共同生存的根本;二是技术研发是企业生命的源动力,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保持核心竞争力,学校是企业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的重要平台,只有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才能够培养出企业真正想要的人才;三是学校是培养企业潜在客户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个途径可以让企业的文化、精神、产品、经营理念提前植入学生职业意识,将来学生踏入社会后自觉或不自觉地会成为企业的客户或宣传员;四是企业员工需要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也需要发展,双方可以资源互补、互相帮助、互为依托;五是校企共同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这是共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三、校企联合符合校企双方员工的发展要求
人是一切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关注员工发展,为员工开僻更广阔的发展通道,是其永葆竞争力的关键,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企业是高职教师的成长摇篮,高职教师只有融入职场,切实投身职业实践,将自已磨炼成职场能手或高手,才能真正站稳高职讲台,驾驭好职业教育课堂,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决定了学校是企业员工自我发展的舞台,企业员工置身高校校园,参与高等教育活动,既可以丰富其人生内容,克服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迫使自已将工作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养成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把事情做好的职业意识,增强其理论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