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科学论文
摘要: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渐增加,在这种形式下,创业逐渐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大学生普遍对自主创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创业知识、创业经验都显得十分缺乏,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已严重地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进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是一项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创业 创业教育 创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发挥的作用
1998年举办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就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自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广大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到基层积极创业,无疑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乃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大学生创业发展的瓶颈
1、学生缺乏高校系统的创业教育。高校未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在经费方面支持和保障还缺乏,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有限,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创业计划指导、企业创建指导、财务管理指导、经营管理指导、政策法规指导等课程,重视度缺乏。
2、创业有激情缺理性。许多大学生主要靠激情创业而不知道创业需要踏踏实实做,急于求成,最终只能草草收场。许多的大学生创业实际上是非理性的,创业活动相对缺少,创新意识缺乏,创业经验太少,仅热情很高,殊不知创业成功来自理性,首先必须是理性,才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创业缺乏“风险意识” 和准备。许多大学生创业缺乏风险知识、“风险意识”和承担创业风险的勇气,认识不到风险的存在,不懂得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弄得血本无归。
4、创业知识缺乏,经营经验。许多大学生只是从书本、媒体上认识创业,趋于理想化,对创业没有感性认识。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但“眼高手低”,使其在创业过程中只能“纸上谈兵”。
5、资金成为创业发展的瓶颈。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多数资金积累不足,而目前高校迫于自身办学经费的约束,无法提供充足的专项资金保障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在常见的商业融资手段中,由于学生的信用等级难于评定,银行对其贷款持高度谨慎态度,而学生选定的创业项目多数难以获得风险投资者的青睐。
三、如何促进大学生创业
(一)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大学生成功创业离不开有利于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政府要在鼓励毕业生独立创办或与他人合伙创办中小企业的有关政策方面予以支持,进一步完善对大学生创业进行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2010年全国各地对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纷纷出台,为广大学生创业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应制订相关政策支持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思考与实践,如设立创造发明成果奖;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休学、停学办企业;给予校内企业相关政策优惠等。学校还应建立大学科技园或创业实习基地,让知识、技术、智力、资金能够集聚起来,使其成为高校高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和高科技产业的发源地,将创业教育转化为创业实践。
(二)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理论教育和引导
鉴于毕业生自主创业缺乏足够的经验,对创业的艰辛程度认识不足,对市场情况认识不清,创业极易失败,在创业时容易产生盲目性,高校应及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市场机遇与风险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创业的心理承受能力;鼓励学生多利用空余时间学习与创业相关的知识,为今后自主创业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邀请已经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和相关人员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现身说法”,使尚未开始创业的学生能够从已经成功创业者身上汲取“营养”,积累经验;对低年级大学生要进行一定的创业宣传,以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为今后的创业之路打下基础。目前河南农业大学专门收集了历届创业成功校友的事迹,编辑成册,为广大学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创业之路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三)大力推行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需要,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多数脱节,既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又使毕业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受到限制,使他们的创业之路面临重重考验。因此,高校应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转变办学思路,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教学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要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专业竞赛、创业研究、创业大赛等活动,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要将竞赛中选拔出来的部分应用性强的成果,通过改进、提高、推广并最终走向产业化,营造出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同时高校可将校内市场对创业的大学生开放,利用校内市场大力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让校内市场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场、训练场。
当前,快速调整的国际分工、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剧烈变动的经济格局,给各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如果不能较快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特别是创业的能力与素质上有大幅度跃升,我国将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长此以往必将削弱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是解决大学生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1] 杨莉.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J]中关村. 2010,(1)
[2] 姚霞, 姚秀芬.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与提升[J]新西部.2010,(4)
[3] 刘小平,杨淑薇.可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软科学,2005(10).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