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医学论文
在医院中的护士职业是世界上公认压力最大的一种职业,因为工作负荷较重,再加上护士的个性特征与社会等多方面,给予护士在多方面都带来了压力。根据国外的一些文献表明,医院中过高的压力会严重的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护士的出勤率、护士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护士人员的流失率以及护理工作的质量。特别是急诊科的护士,由于急诊科的特殊性,急诊护士的压力更加大,因此为了能够了解护士压力的来源,制定相关的对策[1]。文章将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式对本院在2011年5月~2012年7月间急诊科工作的3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本院在2011年5月~2012年7月间急诊科的28名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其中男性护士10名,女性护士18名,年龄在28~35岁,平均年龄在32岁,工龄在4~15年。按照学历划分可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中专学历8名,大专学历13名,本科学历10名。
1.2方法
对28名护士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的项目总共有10个,分别是紧张的工作环境、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与相关科室的协调压力、人手不足压力、待遇压力、社会舆论压力、各级考试压力、护患关系压力、职业暴露压力等。每个项目分为无压力、轻度压力、重度压力以及极度压力,分数按照1~4分进行计算。进行计算后,分值在30~60分为低水平压力,60~90分为中等水平压力,90~120分为高水平压力。在调查结束后,对分数进行整理划分[2]。
二、结果
经过对28名护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到急诊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有四种:⑴急诊科室的工作量大,变化性大,精神高度紧张;⑵患者家属的过激行为;⑶职业暴露性高;⑷社会对于急诊科护士的支持不够充分,详情见表1。
表1 各项压力源水平压力结果
项目 高水平压力(n/%) 中等水平压力(n/%) 低水平压力(n/%) |
紧张的工作环境 17/60.7% 8/28.5% 3/10.7% 高负荷的工作压力 19/67.8% 7/25% 2/7.1% 人际关系压力 7/25% 6/21.4% 15/53.5% 与相关科室的协调压力 3/10.7% 7/25% 18/64.2% 人手不足压力 13/46.2% 10/35.7% 5/17.8% 待遇压力 6/21.4% 11/39.2% 11/39.2% 社会舆论压力 16/57.1% 10/35.7% 2/7.1% 各级考试压力 7/25% 10/35.7% 11/39.2% 护患关系压力 20/71.4% 5/17.8% 3/10.7% 职业暴露压力 18/64.2% 8/28.5% 2/7.1% |
三、结论
3.1影响因素
从表1可以了解到,处于高水平压力人数比较多的主要有五项,分别是是紧张的工作环境、高负荷的工作压力、社会舆论、护患关系以及职业暴露。归纳起来其压力源可以划分为四项:⑴急诊科室的工作量大,变化性大,因为急诊科所特有的工作环境,是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主要的前提,与时间赛跑,再加上有些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面临的突发事件比较多,因此会严重的考验急诊护士的身心能力,不能够按时的下班。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⑵患者家属的过激行为,患者家属在面对患者病情时,经常会因为激动,作出多种过激的行为,而急诊科护士经常会因为急诊工作,有时会在应对患者家属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得不是非常到位,导致患者家属的人身攻击对护士人员的身心造成影响[3];⑶职业暴露性高,因为急诊科护士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患者,经常会接触到不同的传染性疾病,有时会出现传染的情况;⑷社会对于急诊科护士的支持不够充分,在当前,社会上还是有些人员不认可急诊科护士的劳动成果,对急诊护理工作造成阻碍,对急诊护士的积极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3.2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提出的相关影响因素,其应对策略如下:⑴在每隔一段时间对护士开展专项的研讨会和培训,帮助护士提高护理能力。只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够应对急诊科的突发情况,帮助护士降低工作压力,缓解急诊护士的紧张状态。并且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合理的对人员进行配置以及制定排班制度,保证急诊护士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恢复体力[4];⑵护士人员要与患者多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设身处地的为患者家属照相。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开展心理培训,帮助提高急诊护士的心理素质。科学的自我进行心理调节;⑶加强急诊科护士的预防措施与防护措施制度的建立,提高急诊护士对自我的保护意识以及处理手段、并定期对急诊护士进行体检,注射免疫疫苗,降低工作中出现的职业损伤率;⑷急诊护士首先要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情绪,获得管理者的支持,才能够抵挡外界的舆论压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急诊护士的压力源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对策,能够达到有效的降低急诊护士的压力。但是目前对于急诊工作流程、压力分层的管理的研究还是比较少,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探索。
【参考文献】
[1]齐玉玺,乔明琦,张惠云.护士人群怒表达方式及相关情志病证流行病学调查.中医杂志 2009,10(12):63-64
[2]黄裕.重视药品说明书的学习,提高护士安全合理用药水平.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07(03):56-57
[3]高静,付昌萍,游进会.临床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9C):24
[4]王萍,刘红艳,林淑兰.门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的素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149.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