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探究小说的现实指导意义——以《透明的红萝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围城》为例

作者:程丕硕来源:《名作欣赏》日期:2014-12-29人气:206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学也在走向市场,尤其是小说,这个本身就是随着市民阶级繁荣起来的文学样式,更是走在文化市场的前沿。那么作为文学生产的本体,小说的产生本身就受到了许许多多的影响,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下文学主体性是否会动摇,等等。因此,批评应注重挖掘小说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将就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钱钟书的《围城》来进行分析,揭示它们对人生重要的三个阶段的指导意义。

 一、关注孩子的内心——以《透明的红萝卜》为例

    1984年年底,莫言创作了《透明的红萝卜》,1985年这部小说在《人民文学》刊载发表,引起了巨大反响,它是一部被大家交口称赞的著作。透过小说中小黑孩的童年遭际,我认为现阶段我们应该更多的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关注,挖掘作品更多的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透明的红萝卜》里的主角,小黑孩是个孤儿,从小缺乏父亲的教导且总是受到继母的虐待,这从小黑孩的外貌就可以看出来:孩子赤着脚,光着脊梁,穿一条又肥又长的白底带绿条条的大裤头子,裤头上染着一块块的污渍,有的像青草的汁液,有的像干结的鼻血。裤头的下沿齐着膝盖。孩子的小腿上布满了闪亮的小疤点。他的头很大,脖子细长,挑着这样一个大脑袋显得随时都有压折的危险。文章中写小黑孩被继母从睡梦中打醒去挑水的段落写的比较细致。小黑孩的遭遇使得他的性格变得沉默、倔强而孤独,感情世界也变得空虚,从不愿意主动跟别人打交道。而处在乡村社群中心的青年们,他们对于黑孩从没有屑于理解……

    现阶段,学术界更多的还是对这篇小说的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尤其是黑孩眼中的奇幻世界,总是那么的引人入胜。黑孩有着非凡的视角,他眼睛里面显现出的内容都是奇幻的,他的思维是跳跃的反常的,但是放在他身上,这种幻想又让人感觉是真实的,让读者觉得一切都那么真真切切。但他的生活毕竟还是苦涩的,于是,这样的奇幻想象就成为摆脱现实束缚和逼迫的一种途径,在给人以震撼的同时又流露出丝丝无奈和心酸。这样的分析确是很有深度也很到位,但是,我们要从中挖掘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来。

    其实无论怎么样对小说的黑孩进行人物形象或者心理分析,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正是缺乏对黑孩的关爱,缺乏对黑孩从身体到内心的关爱,使得黑孩从小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的成长就有些与常人不一样,这些都是家庭、社会乃至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在这里,我们无法一下子就改变社会,更无法改变政治,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导致黑孩悲剧的教训,那些我们能够改变的,需要我们去改变的都是我们有必要去努力改变的。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从实处去帮助孩子,不要单纯的从成人的角度去度量孩子的世界,要从孩子的角度,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帮助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困惑中的青春成长——以《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为例

    可以说,人到了青年就又是一个关键时期了,这时候的成长往往对人的一生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可以说,青春类的小说也是一种“成长小说”, “成长”是青少年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内涵, 如果以青少年的“成长”为主题而创作的小说才称为“成长小说”, 那么, 王蒙的这篇《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也许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成长小说, 但是这篇小说所表现的一个年轻人的心灵和精神在社会规范下的成长这一事实, 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启发意义。

    对于这篇小说来讲,学术界基本上就是集中在对人物的分析以及其中蕴涵的党政机关中的斗争,可以说,这篇小说就是为反官僚主义而诞生的: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情节设置,而林震的成长则是另一条主线。当然这和作者的创作目的是相契合的。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一篇小说,其中所包含的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也是值得我们去深究的,除了大范围的反官僚主义,林震的成长则对于青少年人生有着更为重要的一些指导意义。

    现实与理想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尤其是对于我们刚步入社会的这些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象牙塔中生活的我们虽然不再像幼时那样的单纯,但是,未真正的到社会中磨练的我们在社会中的人们看来,依旧是青涩的,而且在大学中所培养起来的优越感如同刚刚扬起的理想帆船,总是会在社会中触礁的,没有经历了社会的风吹雨打是无法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舵手的,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无疑给我们上了一堂颇为生动且真实的课。小说就以一个例子交代给了我们将会面对的一些问题以及处理的方法。正如文章结尾说的:“他做好的事简直很少, 简直就是没有,但他学了很多, 多懂了不少事, 他懂了生活的真正的美好和真正的分量; 他懂得了斗争的困难和斗争的价值。他渐渐明白, 在这平凡而又伟大的、包罗万象的、担负着无数艰巨任务的区委会, 单凭个人的勇气是作不成任何事情的……”

三、围城中的出路——以《围城》为例

    《围城》的伟大不需我多说什么,历年来都有不少学者对《围城》进行分析,无论是其讽刺艺术,还是其淋漓尽致的人物刻画,都反映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意识、道德观念及其复杂心理。人物到了《围城》中,已转成为自己的终身大事发愁了。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与苏文纨、鲍小姐、唐晓芙、孙柔嘉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方鸿渐的事业起伏,道出了人生不过是在一座座围城中生活,跳出这座围城还会进入下座围城,如此而已。

    学术界对于《围城》的研究已经相当全面了,无论从其人物描写,还是其思想主旨、艺术手法方面来看,《围城》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其中所蕴涵的深刻的哲学理念、人物的心理描写、粉刺艺术等等,都为大家所津津乐道。也有学者探讨过有关《围城》中的出路,把《围城》当作一个人类生存状况的哲学命题来研究。虽然这已经很接近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了,然而研究的范围、得出的结论依旧还是有些广,未能对一个人应该怎么去做这个问题给予直接明了的指示,依然有些泛泛而谈,给人一种点到即止的感觉,依旧不“实在”。

    其实小说里面虽然写出了人生在围城中的无奈,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状,但是不得不提的是,从中我们依旧可以得出许多对当下对个人有借鉴意义的东西,无论是婚姻还是事业上,都能有些端倪让我们去窥探。小说里说方鸿渐的婚姻就像围城,他迈进了就想出来,没进去前却又拼命的想进去。《围城》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实的生活。每个人从懂事的那天起就开始追逐自己认为理想的爱情,当追到的时候又在为爱情寻找一个理想的婚姻,而真正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其实生活已经教给我们一个规律:婚姻是随机的!结婚就像围城,有的人想进去,进去的人想出来!当爱情被岁月侵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时的爱情已经升华为亲情了。当然,你可以说,我说的这些少儿不宜,我说了,我也只是一个学生,我只是在说这部书,以及我的一些看法。作者以《围城》做书名,也许想告诉我们:不仅婚姻像围城,人生、生活、职业等等更像围城。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兜圈子,重复的做同一件事情:找个笼子把自己关起来,过了不久却发现那边的风景比这边更好,于是出了这个笼子进了那个笼子。就这样不断的重复并乐此不疲。“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结语: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消费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小说的审美价值以及消费价值被放置于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我们的批评家也往往是从这两方面入手,对文本进行分析,这样,就会导致无论是作者还是作家在进行阅读或是创作的过程中都更注重了其审美价值和消费价值,其后果就是导致了其他社会价值的缺失。但是,小说是不是只要满足这些个要素就足够了,其他的所谓的不重要其实是就可以忽略了呢?我想这是不对的,尤其是对当代人的现实指导意义。当今社会,作家已经不单纯是坐在书斋里闭门造车的时代了,小说更不是“贵族阶级”赏玩的消遣品了,小说已经是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我们必须重视小说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的探究。

参考文献:

[1]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2]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选自冯银江.文学名著精华[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 2000.

[3]钱锺书.围城[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6

[4]龙阳.莫言作品的人物分析——黑孩与赵小甲的奇幻世界[J].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7(8).

[5]张永杰.困惑中的青春成长——对《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一种解读[J].红河学院学报,2006(1).  

{6}贺忠、涂显镜.围城中的出路[J].长城,2009(4). 

[7]黄书泉.文学转型与小说嬗变[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8]钱谷融.当代文艺问题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王旭川、马国辉.中国近代小说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王敏.记忆术:代际隐喻、意识幻象与记忆场——读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J].文艺争鸣,2012(8).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