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生涯案例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茅朝霞来源:《现代企业教育》日期:2015-01-07人气:1258

    案例教学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案例教学以其贴近中职生、贴近社会、贴近职业的三个原则显示其优越性,但是教材中的案例有其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贴近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学生自身,进行心灵对话,引发人生思考,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选择专业,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笔者在中职校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教材教学中,发现教材案例的诸多不足。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反思这一门课程,如何上好这一门课值得一线教师深究。

一、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性质与目标

    2008年12月,教育部发出的《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以附件形式下达,明确规定《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确立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思想准备,以及就业、创业的条件准备,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案例的局限性

1、局限于正面案例,罕见负面案例与问题案例

    《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每章节均配有“心海导航”、“人生启迪”等专项案例,但是教材案例均描述中只剩如何自信、自强,最终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业绩。但是,教师应该清醒看到,现实生活中,中职生因为自身学历、技术水平等不足,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充满曲折和挑战。所以,教材应配备一些问题性案例,以提高中职生在职业生涯前期心理的抗挫折能力。

2、教材案例没有体现各地区的行业发展和经济情况,没有体现各职校不同专业的需求,尤其是中等卫生学校医学专业的生涯案例几乎没有体现。

    《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案例唯独缺乏中等卫生学校医学专业的生涯案例,不能满足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 ,非医学专业的案例(一般教材中都是些烹饪、旅游商贸、电子技术等专业案例)不能引起医学生的共鸣,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材案例中人物角色设计性格模糊,案例情节粗糙,内容过于简单刻板。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础教育信息载体,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为主要教学方式。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作为首要目的的一中教学组织形式。《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案例对于中等卫生学校的教学来说似乎未能体现“信息载体”这一功能,大部分教材案例情节简单,人物千篇一律。

4、德育课教师对教材案例不能灵活变通,照本宣科,课堂讨论组织不当,师生互动不强。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案例引发讨论,学生为主体。但是往往学生在课堂谈论时,偏离主题,观点散漫。更有部分教师生搬硬套教材案例,让学生对教材内容索然无味。

针对教材案例暴露出的不足之处,本人提出开发“生涯案例”的设想。生涯案例是指通过与一定数量的本专业及其相应岗位的职场人士(通常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从业者)会谈而获取关于一个行业、职业和单位“内部”信息的一种职业探索活动。通过对生涯人物案例的访谈,收集相关职业领域信息,进而判断自己是否对该工作感兴趣,实际上是一次间接、快速的职业体验。

三、开发“生涯案例“的优势

1、生涯案例的开发,目的在于帮助中职生了解社会、探索职业、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把握人生。生涯案例的开发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需求,职业需求,职业环境和基本状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合理的中职学习生活计划。

2、生涯案例是以本专业及其相关职业岗位的在职人士作为生涯人物进行访谈,所收集到的职场信息“活色生香”,是最直接的教学案例,最能触动中职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职业向往。学生在生涯案例的开发应用过程中寻找自己的身影,看到自己的未来和现在,发现自身的优点,挖掘自己的潜能。

3、生涯案例的开发应用充分发挥了学校和社会的资源优势,生涯案例个性突出,专业鲜明,现实操作行强。例如,本人在讲授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职业道德要求时,引用身边真实的医疗事故纠纷案例,医德医风案例故事。在讲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课题时引用福建版“感动人物”——最美乡村女医生,最美护士等故事。

四、生涯案例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具体应用

1、首先应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对自身兴趣、能力、职业价值取向等职业个性特征认识不清的现象。所以应加强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专业工具(如测试、测量表或者相关测评软件分析学生的兴趣、性格、技能等)例如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试量表”。

2、寻找身边的生涯人物。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技能、教育背景和已掌握的职业知识,列出可能从事的几个职业岗位,即中职生职业群。然后在每一个职业领域寻找三位以上在职人士作为生涯人物。生涯人物可以是自己的亲人,老师和朋友,可以是她们推荐的其他人,也可以借助网络等信息渠道寻找其他职场人士。生涯任务可以是初入职场人士,也可以是职场资深人士。本人在教学中曾设计这样一个访谈活动:要求中职卫生学校农村医士专业学生(该专业生源主要面对乡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就业)进行走访,访问对象是身边的乡村医生,了解当前乡村医生的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工作中的困难等问题。访问结束要形成访谈报告(制作PPT报告,张贴反映访谈过程的照片),并在班级展示交流。

3、教师精心设计活动,收集材料,形成完整的生涯案例,对生涯案例进行应用分析总结。

    教师在生涯案例的开发应用中充分扮演设计者、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根据学生的特殊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本专业特色,精心设计生涯案例收集方案。例一,中职卫校德育课教师在全校范围举行大型德育活动课,主题为“护士实习生的一天”:通过对卫校护理专业三年级实习生在医院实习真实生活全天候的跟踪记录拍摄,形成“职场新人”初入职场的真实生涯案例。例二,组织中职校二年级学生进行“求职初体验”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走上街头,尝试应聘求职,收集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招聘单位在用人招聘是提出的资历要求,让学生对本专业职业岗位从业标准有正确、正面、深入的认识,从而产生对二年级重点专业课,技能实践课的学习重视。例三,组织一年级学生对已经毕业的本专业师兄进行访谈,通过“前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行业现状和前景,从业资质,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工作感受等。

五、总结

    生涯案例是最有说服力的真实教材,是最贴近学生贴近职业的有效教学手段,弥补了教材案例的不足,是教师教育技能创新的成果。生涯案例的开发应用是社会进步,教育变革创新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林宏.案例教学——教师成长的快速通道[J].科学教育,2007(0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