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与高校英语教学的探讨

作者:甘小林来源:《现代企业教育》日期:2015-02-14人气:1016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主要是对英语语言国家历史背景、风土人情、行为习惯、传统习俗、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等内容的导入。适当的学习和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英语逻辑思维能力。这将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交流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需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和互动,以此促进文化的传播,展现民族发展的历程和悠久的文化内涵,语言对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1]。但是,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文化的的限制和影响,不同语言民族的人们,由于受到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传统习俗以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也有所不同。

    比如在中国人眼中,“龙”是高贵而神圣的动物,它代表着尊贵和权威。但是在西方人眼中,龙(dragon)则被视为是邪恶势力的象征[2]。“播种龙牙”(plant dragon teeth)在英语中,代表着挑起战争,基督教徒以杀死“龙”为荣耀,人们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称为“大龙”(the great dragon)。如果想更好的学习语言,就需要首先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在尊重当地文化背景、理解当地文化习俗的基础上,进行语言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促进文化的交流[3]。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且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原则

    文化背景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导入,要注重遵循趣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辅助性原则,将文化背景知识灵活的融入于教学活动当中,发挥英语教学的价值。

    (一)趣味性原则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多数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指导,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学习热情度较差。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要注重遵循趣味性原则[4]。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进入教学活动当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和英语的丰富魅力。

    (二)相关性原则

    高校英语教学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并不是说,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学生掌握英语中

所包含的所有文化背景知识,而是应该遵循相关性原则,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导入与学生当前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环境相关的内容[5]。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讲解和内容延伸,将教学内容与文化背景知识完美融合。

    (三)辅助性原则

   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遵循辅助性的原则,正确对待英语语言与文化背景知识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循序渐进的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重点寻找一些具有较为明显文化差异的地方,指导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系统性的了解,从而在理解西方文化、尊重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更好的学习英语语言,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质量和英语表达水平[6]。

三、文化背景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导入的意义

    文化背景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著名的犹太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当的文化背景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因素,使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动力,更好的学习英语。由好奇心和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直观的理解和掌握中方和西方的文化差异[7]。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对体育竞技等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提及国外著名的球星大卫·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里奥·梅西(Lionel Messi)等时,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而在指导学生对节日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Halloween(万圣节)”的由来,为学生讲解“不给糖就捣乱”(Trick or Treat)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英语课堂教学的氛围。

    (二)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

    如果想更好的学习英语语言,首先应该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导入,有利于在充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巩固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提升学生对英语的认知程度和灵活运用水平[8]。

    比如在英语国家中,“dear(亲爱的)”可以在很多场合中运用,是一种表达亲密和爱意的方式。英语国家的人们会用“darling”来称呼自己的家人或者孩子。但是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较为含蓄,就不会以“darling”来称呼别人。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英语词汇和语句表达方式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文化知识接触和学习,在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和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和英语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很多学生由于没有一定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会将“你很漂亮。”翻译成为“You are very beautiful.”英语语言与汉语在表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英语表达的结构和语序,正确的表达方式为“You are beautiful very much.”

四、文化背景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导入的策略

    在高校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过程中,要注意立足课文内容,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灵活开展教学活动。

    (一)立足课文内容,挖掘文化背景知识。

    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具有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对学生英语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课文内容,挖掘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化背景知识,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例如在指导学生对大学英语“Friendship”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对“The friendship in your eyes(你眼中的友谊)”进行简述,其次可以通过课文内容,了解英美人眼中,“救人于危难”、“倾听你的心声”等看法,结合中国人更注重于“心与心交流”的看法进行对比。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狗”的中西文化差异。比如在中国人眼中,“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都是用来讽刺人的,具有贬义的内涵。但是在西方人眼中,狗是他们忠实的朋友,甚至一些英美家庭将狗视为他们的家人,更有俗语“Love me,love my dog”等,可见英美国家人们对狗的重视程度是极高的。

    (二)立足人文内涵,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文化背景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导入,并不代表重视文化背景知识而忽视语言教学指导。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是为了辅助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充分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交流,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交流双方产生误会。英语思维的培养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学生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人与英语语言国家在价值观、性格特点、情感表达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在充分理解英语语言国家人们性格特点及人文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交流。

    比如在英美人眼中,一个星期七天,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星期一代表的是月亮之神(Monday=moon+day),星期二代表战之神(Tuseday=Tiw+day)等等,以此类推。另外,英国由于当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所以人们在见面的时候,通常会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等话语进行交流,这与中国人见面时“吃饭了吗?”等话语不同。如果在英国或者美国,见面时以“你吃饭了吗?”、“你要干什么去?”等话语进行交流,则会被视为是希望请客吃饭或者侵犯隐私。在熟识当地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交流,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使交流更加顺畅,真正发挥英语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三)立足文化情境,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一堂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查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资料,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直观再现,建立“face to face”的教学模式。

    比如在指导学生对“school life”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首先为学生放映一些有关“school life”的英文电影,比如《歌舞青春》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电影,直观的理解英国人校园内的交流方式。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自行排编情景剧、英语小品或者音乐剧等等,展现学生的才华和英语学习潜在能力,为学生创建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身才能和创造能力的空间,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结束语

    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能够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知识记忆能力。教师要注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升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一项基于黑龙江科技大学的个案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12):1-25.  

[2]张岩.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调查——以伊春某中高二年级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03):1-26.

[3]曹志红.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契合——基于内蒙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性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4):124-126.

[4]郑翠芹.为英语阅读插上“隐形的翅膀”——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背景导入[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11):113-115.

[5]张盼盼.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1阅读板块为例[D].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2012,(06):1-24.

[6]苏秋萍.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与综合英语教学——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在Christmas单元中的教学实验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11,(11):142-145.

[7]丁翠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师信念现状及发展研究——以甘肃两所理工院校为例[D].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2012,(06):1-23. 

[8]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歌曲在汉语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为例[D].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2011,(03):1-27.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