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观念,即大学生对将要从事的工作的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选择问题上的集中表现。大学生就业观念既包括大学生对所选择的就业单位或企业的性质、所在地、社会知名度、经济状况、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也包括对入职匹配状况、自身发展前景以及就业的目的和意义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大学生就业观念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实现就业,走向社会的先导。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变迁的历程
整体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大致经历了三个变迁的历程。
1. 11978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服从分配
新中国诞生后,我国高校毕业生实行“统包统配”的制度,前后经历了十多年。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也恢复了“文革”前的就业制度,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就业观念比较被动和单一。在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实行“统包统配”,大学生根本不必担心就业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认为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表现出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强烈愿望,在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中看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2.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双向选择
1989年国务院下达文件,批准了原国家教委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这一方案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也由政治化转变为经济化,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也呈现多样化。
3.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自主择业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渐增加,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结构性矛盾和选择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的取向也越来越明显,成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主流。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重视与关怀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逐渐个性化、多样化、自主化。
二、长春地区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在无形中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一方面受地方政策的影响,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逢进必考”,让许多毕业生望而怯步,另一方面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关单位进人萎缩,事业单位人员饱和,再加上企业效应逐渐变差,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减少,企事业单位为了精益求精,对前来求职的毕业生更是百般要求,使毕业生的信心大减。由于社会、家庭、自身三方面原因的影响,使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失去信心。
1.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功利心理、浮躁心理、依赖心理和迷茫心理越来突出,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早日成才。一些大学生受社会上各种观念的影响,在择业时考虑所选择单位是否在大城市、薪酬是否高、待遇是否好、有没有“五险一金”,同时还考虑专业是否对口、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等,但偏离了社会对自己的定位,也过高的评价了自己的实力。
2.月薪期望值过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不少大学生任然抱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认为读大学就理所当然应有好工作。本科生的月薪期望值是2000元到2500元之间,远远地超出当前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水平,专科生的月薪期望值也在1500元左右。所以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因月薪达不到所期望的水平而选择待业。
3.追捧“铁饭碗”
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考公务员,进企业、事业单位,想找有编制的工作,找一个“铁饭碗”,比如公务员、律师、教师、医生等都是个大多数求职者最为向往的,而且大多数大学生在就业单位方面偏向国有企业,其次是政府机关。高校毕业生也是如此,期盼能够使尽浑身解数挤进这些稳定的职业队伍。近年来大学生对报考公务员、教师等岗位的热情不减,有的甚至连续考试,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金饭碗”。
4.盲目从众,消极依赖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往往容易受所处环境及周围的人影响,往往会忽视了自己的特长、专业以及所要发展的方向,盲目的跟着别人走,也有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人才 发展的需要,总认为会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想要靠父母、朋友或是学校等其他渠道,随便找到一个岗位,结果影响了自己以后的发展。
5.求闲怕苦,害怕失败,抗挫能力差
在毕业的大学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愿意到环境差、条件差的西部或是偏远地区任职、寻求发展,大多数的毕业生都要求所选择的职业要轻松一点、舒适一点,他们不愿意独闯天下,不愿意离开父母,害怕受苦,害怕受委屈。对用人单位挑剔太多,挑三拣四,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和关注的焦点。
也有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自己找寻工作,但经过几次失败或是失意后不再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价值,一旦遇到挫败与失败,就会否定自己、心灰意冷,一次次的失去就业的机会。还有的大学生不愿意参与竞争,把找工作寄希望于家长或是朋友,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处事能力和办事能力,也有许多大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受到前辈的排挤,从而失去原本的闯进,所以他们害怕就业、害怕失败。
6.人际交往能力差,不注重团队精神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也是唯我独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某些方面缺乏与人相处的经验,不懂得与别人沟通,与对别人应有的尊重。现在的企事业单位很注重团队的合作精神,但由于现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与成长经历,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都缺少一定的团队精神。
上述研究结果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的典型表现,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根据其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这些政策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以减轻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压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对策
大学生在面临严峻得就业形势时,要对所面临得大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根据专业、自身特长与能力调整个人期望,根据市场得 调整自己得状态,找到谋生得岗位,累积经验,然后再发展高级阶段的就业,这样毕业生就会更有自信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想要改变就业难的现状,就要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1.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
名校的毕业生不要妄自尊大,一般院校的学生也不要自卑,更不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现今社会不会同情弱者,要学会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思维能力、忍耐能力等,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巧妙的包装自己,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更好的面对社会的竞争。
2.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一生的职业发展历程由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再过分计较眼前的利益得失,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有目的性而不是盲目的从众。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正确的认识自我,二是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三是确立目标,四是制定策略,五是评估修正。
3、学校方面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既是毕业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化解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矛盾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进行培养教育,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素质,让大学生能客观的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只有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树立信心,积极的参与竞争。
4、建立一支学生就业指导队伍
学校成立一支由一批受过系统训练,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具备相应资质证书的就业指导专家的队伍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服务。这支队伍可以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知识和能力、特长进行客观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咨询方式除了面对面之外还可以开通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也可在图书馆内提供就业指导书籍与影响资料等,帮助学生获得就业相关知识,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等。
5.做好学生就业前的实践活动
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不仅使书本上的,也要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学校应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扩大见习基地和实训基地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让大学生切实体验职业内容、职业要求等,还可以安排外校企业界人士开展就业方面的交流或讲座以减少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盲目性,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6.积极推动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由于劳动市场存在一定的制度性、区域性和行业性障碍,有许多偏远地区或基层的就业人员不够,或是水平不能达到所需要的职业标准。现在的大学生怕吃苦、养尊处优,也有一定的顾虑,所以政府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或消除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或偏远地区工作的后顾之忧,让大学生主动选择到基层工作。
面对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心态、观念是很重要的。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时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应该及早抛弃旧的就业观,树立起正确的、适合自己现代就业观,及时的关注就业政策,认清形势,把握机会,转变观念,理性的选择职业。
参考文献:
1. 傅新华、阳琴.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J】,上海大学理学院,2009
2.郭鹏、沈超.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演变及对策.【J】,徐州工程学院,2008
3.蔡养泉、田海花.8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师范大学“”80后大学生为例.【J】山东警察学院,山东师范大学,2008
4.龙溪虎、陈红.江西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实证研究.【J】
5. 欧阳伦四、辛庚均.关于转变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思考.【J】,怀化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0
6.杨少英,马瑜.转变观念实现就业—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思考.【J】.云南:时代教育,2009
7.林力.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
8.陈瑛,李艳.浅析全球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的观念之争与就业需求之困.【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9.王小东,李华,杜洪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策略与思考【J】.管理观察,2008
附件:
表一 毕业生最希望进入的行业统计表
选项 |
人数(人) |
百分比% |
机关、事业单位 |
46 |
31 |
教育事业 |
36 |
24 |
国有企业 |
20 |
13 |
民营企业 |
15 |
10 |
自由职业 |
18 |
12 |
自主创业 |
15 |
10 |
其他行业 |
0 |
0 |
合计 |
150 |
100 |
表二 毕业生对就业区域的意向统计表
选项 |
人数(人) |
百分比 |
西部地区 |
9 |
6 |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
69 |
46 |
中部大中城市 |
45 |
30 |
东北地区 |
27 |
18 |
合计 |
150 |
100 |
表三 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期望水平的统计表
选项 |
人数(人) |
百分比(%) |
800—1000元 |
0 |
0 |
1001—1500元 |
24 |
16 |
1501—2000元 |
42 |
28 |
2001—2500元 |
81 |
54 |
2500元以上 |
3 |
2 |
合计 |
150 |
100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