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补江总白猿传》中塑造欧阳纥形象的艺术手法

作者:孔令晨来源:《名作欣赏》日期:2015-05-18人气:2889

    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在中国猿窃妇人型故事的发展演化线路中居于重要地位,研究白猿这一典型形象的文章从数量到质量都较为成熟,但较少有涉及究欧阳纥这一形象的文章,笔者将对欧阳纥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进行探讨。

一、微言大义之春秋笔法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1]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

所谓“春秋笔法”, 来源于《春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一)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塑造欧阳纥形象

1.通过“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神物之强大衬托欧阳纥之勇敢

   “地有神,善窃少女,而美者尤所难免,宜谨护之”[3]文本开篇便笼以神秘气氛未见其物,先闻其物;“尔夕,阴风晦黑,至五更,寂然无闻。” 在最精确的时间、地点,趁“守者怠而假寐”这一最合适的时刻,“忽若有物惊悟者,即己失妻矣。关扃如故,莫知所出。” 此贼可谓来无影,去无踪,如若透明人一般,电光火石之间,妻已被盗,此贼可谓神一般的存在。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欧阳纥有何反应呢?“出门山险,咫尺迷闷,不可寻逐。迨明,绝无其迹。绝大愤痛,誓不徒还。因辞疾,驻其军,日往四遐,即深凌险以索之。” 面对未知事物,欧阳纥表现出无畏,没有半点迟疑和退缩,果敢出门寻妻。 

“忽于百里之外丛筱上,得其妻绣履一双”欧阳纥寻妻的线索,随之故事发展深入,而神物依旧不得见;“嘉树列植,间以名花,其下绿芜,丰软如毯。清遇岑寂,杳然殊境”此处以环境描写出之,这宕开的一笔不仅筑建了文章结构,更接洽了行文逻辑,宛若仙境的场景安排暗示了神物的出场;“此神物所居,力能杀人,虽百夫操兵,不能制也。”这里以他者之口进一步渲染了神物的威力,营造出其现身前的夺人声势。小说作者如此渲染铺垫,正是欲显故藏以求引人探究的皮里阳秋手法,不直接说欧阳纥之勇敢重情而通过他物的强大,突出救妻的困难,才更加突出欧阳纥的勇敢,无形的对比,反而使欧阳纥形象更鲜明。

2.通过其他妇人的命运衬托欧阳纥之情深意重。

“洞中妇人三十辈皆绝其色,久者至十年。”其他妇人被窃十余年,却无人寻找。焦延寿《易林》便有记载“南山大玃,盗我美妾,窃不敢逐,退而独处。”妻子被窃,丈夫望而生畏,此举与欧阳纥果断寻妻“日往四遐,即深凌险以索之,既逾月”的行动形成强烈对比,作者虽无刻意对比而实有对比,所谓“无比之比”正是春秋笔法的鲜明体现。

(二)运用饱蘸情感的字眼和动作语言。

《春秋》,鲁国史书。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补江总白猿传》作者在刻画欧阳纥形象时,运用春秋笔法,用字斟酌拿捏精当,细密而含蓄深远,饱蘸作者的态度和情感,作者不言,而用意和思想倾向自在其中。

如欧阳纥妻在猿洞见到丈夫时, “回眸一睇,即疾挥手令去。” , “睇”者,《说文》“四上”谓:“目小视也。” [3]唐孔颖达疏曰:“睇, 倾视也。” [4]纥妻在未来得及正眼目视时,仅仅是一“睇”,便迅速“挥手令去。”表现出夫妻之间的熟悉与默契,纥妻唯恐丈夫受到白猿的伤害,不顾自身安危迅速让丈夫离开,爱你胜过爱自己。能让一个女人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与安危来保全对方,值得她这样做的那该是怎样一个男人呢?作者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通过女方饱蘸感情的一“睇”一“挥手”,表现出欧阳纥的人身魅力。

二、细节描写

(一)为寻妻,“因辞疾”。

小说开篇交代欧阳纥带兵南征,携妻同行。此举全不似杜甫 《新婚别》中新妇之“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之念。可见欧阳纥夫妻情深,寸步不离。因妻被盗,竟至以病为借口“因辞疾,驻其军”而索之,正应了那句“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你是我的生命,所谓的军功、名望、家族,不及你的“回眸一睇”。文学作品到此为止,女性第一次被尊重,属中国文学史上前无古人之例。

“辞疾”这一细节,表现出欧阳纥对妻子的尊重和重视,“辞疾”后,欧阳纥“日往四遐,即深凌险以索之。”表现出欧阳纥的坚持与痴情。

   (二)草丛得履。

履,在古代文学中,多与爱情婚姻有关,《诗经·齐风·南山》: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高亨注曰:“葛屦,葛布做的鞋。两,鞋一双为两。” “緌,帽带下垂部分。帽穗以丝绳制成,下垂胸前,左右各一,所以说双。诗以葛鞋成两、帽穗成双比喻夫妻成对,不可以乱。”唐代情人或夫妻临别多以之为赠品,《霍小玉传》借小玉之口道出唐时“鞋”在男女情事中为何被重视:“先此一夕,玉梦黄衫丈夫抱生来,至席,使玉脱鞋。惊寤而告母。因自解曰:‘鞋者,谐也。夫妇再合。脱者,解也。既合而解,亦当永诀。由此征之,必遂相见,相见之后,当死矣。’”后果如其所言[5]。欧阳纥妻被盗后的月余,“忽于百里之外丛筱上,得其妻绣履一双。虽浸雨濡,犹可辨识。”功名赫赫的铁将军,却对一只寻常鞋子过目难忘情有独钟,一眼认出是属于妻子的绣履,可见他的细心,以及对妻子的重视,铁血将军的柔性跃然纸上。

三、心理刻画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可供运用的方法是很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目的也是如此。心理描写即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反映人物的性格,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

 作者在《补江总白猿传》中通过展示欧阳纥的内心世界,细腻、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他的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诠释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动作暗示

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重要表现形式。

纥妻神秘被窃后,欧阳纥迅速出门寻找无奈“出门山险,咫尺迷闷,不可寻逐。迨明,绝无其迹。”竟然“绝大愤痛,誓不徒还。”“誓”是欧阳纥内心强烈要追回妻子的心理活动的动作外化,这样的动作暗示是在其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做出的必然选择,说明欧阳纥已经做好了死决的准备,一个“誓”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欧阳纥要与白猿决裂到底的强大决心和勇敢面对的勇气魄力:要么玉石俱焚,要么胜利凯旋!展示了真的猛士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决心。

 (二)情绪表现

妻被窃后,欧阳纥“绝大愤痛”,“愤”表现出他在失妻后强烈的情绪变化,内心强烈的震怒喷薄而发,这一气愤悲愤的的情绪表现使得一个情深意重的铁血大丈夫的形象呼之欲出。作者直接叙写人物的情绪表现,是心理刻画的一种重要方式,鲜明地表现出欧阳纥的痴情、坚持。

综上,小说作者通过春秋笔法、细节描写、心理刻画塑造了欧阳纥一个勇敢果断、情深意重、胆大心细、尊重妻子的一个中国好丈夫式的人物形象。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汪辟疆:《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0页。

[3]《说文解字注》卷四,段玉裁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3页。

[4]阮元:十三经注疏》(下册)卷二七,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62 页。

[5]郑慧霞:《〈补江总白猿传〉创作主旨探微》,《文艺评论》2011年第6期。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75.html  《名作欣赏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