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人们的沟通交流逐渐打破了时空限制。拥有强烈好奇心的当代大学生受网络影响程度更深,从MSN、QQ、BBS论坛到目前流行的微信、微博,都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随着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社交网络凭借其独特地优势迅速走进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社交网络以实名制为基础,制作个性化的个人主页,用户可以依据自身需求构建好友网络,将现实中的社交圈子搬到网络中,这无疑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需求。因此,不管是国内的“人人网”、“微信”、“微博”还是国外的Twitter和Facebook,都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强烈追捧。这些社交网络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就必须全面探究社交网络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进而推动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
一、 社交网络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1、 社交网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机遇
社交网络凭借其互动性、开放性、便捷性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首先,通过社交网络大学生可以迅速、便利的获得海量信息,这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资讯信息,增强了大学生思想的开放性和进步性,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基础。其次,社交网络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并适时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大学生朝着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最后,社交网络的普遍性和传递性,可以让高校教师利用网络拓展社交渠道,扩大教育范围,并聚集正能量团体,加大宣传力度。除此之外,社交网络的虚拟性,可以消除交流主体之间的不平等性,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采取虚拟身份通过社交网络表达自己真实想法,教师可以由此及时获取学生的相关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劝慰。
2、 社交网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社交网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但另一方面,其包含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齐,很容易对思想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首先,社交网络上发布、传播的许多信息都是没有经过筛选的,一些落后、消极、负面的信息透过社交网络进入大学生生活,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形成强烈冲击。另一方面,网络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更新速度,大学生通过网络不断接触新观念、新知识,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许多社交网络都具有传播分享、话题制造的功能,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利用这一功能,传播一些偏激思想,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二、 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
1、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其社交、交易、学习、娱乐中,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微博、QQ、短信、微信等社交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清这一现状,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时革新教育手段和载体,及时占领网络的宣传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引入一批技术水平高、政治立场坚定、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生创建和管理社交网络,从而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例如,通过社交网络组织学业指导、党团建设、志愿活动、学风建设、职业规划等,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 加强与学生的社交互动
目前,许多社交网络都具有游戏功能,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还可以加强好友间的联系,增强彼此的熟悉程度。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游戏规则已经打破了现实秩序,超出了社会道德范围,这对好奇心强的大学生无疑极具诱惑力,一些缺乏判断力的大学生在这些消极游戏的影响下就会产生道德危机。因此,教师要及时介入,通过社交网络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一些健康有趣的游戏增强与学生的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而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合理参与网络游戏,汲取健康的网络信息。
3、 培养网络意见领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的培养网络意见领袖,让这些意见领袖进入一些小团体的亚文化圈中,并寻找时机积极发声,引导信息、观点和话题的走向,并积极制作各种健康话题,并鼓励大学生参与其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传递正能量,促使大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教师还要指导网络意见领袖不断提高自身的话语影响力,增强话语的说服力,进而更加有效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J] 思想教育研究,2011
【2】蒋广学,李星野.高校BBS与SNS网站比较研究——以北京大学未名BBS和人人网为例 [J] 北京教育,2011
【3】李婧迟.试论微博流行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J] 高等农业教育,2012
【4】纪振强.社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5】王雷.社交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究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