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变革——以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为例
E·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使用媒介是基于个人的需要。现今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了人们生活的高风险和高压力。相应地,人们对新闻和娱乐性节目的需求大大增加。据“中国二线城市90后大学生看电视的主要目的”的调查显示,选择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和了解新闻时事的学生分别占到了84.7%和60.2%,远高于其它选项。①
在此情况下催生了中国电视市场中综艺娱乐类节目。《快乐大本营》这个以游戏为主的综艺节目至今已走过了17年,依然炙手可热。它是如何不断满足受众使用媒介的需求的?它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选择《快乐大本营》策划的“2013女神季”系列节目为样本,研究其节目内容,对以上问题作出思考与探讨。
一、“女神季”系列简介
2013年暑期,正是《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狂潮期,然而作为节目主要主持人之一的谢娜却外出访学,这一突发事件将挑战观众的收视习惯。为此,《快乐大本营》在2013年7月27日至9月7日期间特别策划推出“女神季”系列。该系列节目共有7期,邀请了当红女星作为“女神”,迎来了又一次的收视狂潮。
二、节目内容分析
(一)嘉宾来源
“女神季”七期节目邀请的嘉宾分别是:赵丽颖和李晟、范冰冰、蔡卓妍、宋茜、Maggie Q、Angela baby、章子怡,她们都是或有新发布专辑、或参演了热播影视剧的当红女星。嘉宾的选择,迎合了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群的追星、好奇等心理需求,同时为节目注入了轻松、时尚、活泼的元素。
(二)栏目设置形式
《快乐大本营》的栏目形式在不断变化。为研究此现象,本文从2008—2013年的节目中抽取七期作为参照,与“女神季”系列进行比较。
游戏是《快乐大本营》的中心环节,但简单的游戏设置已经不能满足观众从游戏中舒缓压力并获取“正能量”的需要。从对比样本可以看到,2008-10-25和2009-11-28这两期节目采取的是“开场舞+嘉宾表演+嘉宾访谈+游戏互动+下期看点”的形式,2010年以后,有四期节目增加了科普知识环节(2010-10-23、2011-6-25、2011-8-20与2013-3-16期),仅2012-9-15期有人文关怀的环节。而“女神季”的栏目设置中,在游戏环节为中心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科普知识与人文关怀环节,其中科普知识出现了三期(2013-7-27、2013-8-10、2013-9-7期),而人文关怀出现在六期节目中,仅2013-8-3期没有。
(三)主持人互动行为
主持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成败,《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在“女神季”的七期节目中,在三个方面的互动做了大量功夫:主持人间互动、与嘉宾的互动以及与观众的互动。
(四)游戏类型
《快乐大本营》是“以游戏为主的综艺节目”,如何设置游戏环节是体现其节目特色的关键。
从游戏数量与类型方面(益智比拼类、身体竞技类、嘉宾揭秘类、表演类)对《快乐大本营》分析后发现:
首先.在节目中游戏数量很多,7期节目一共设置了28个游戏,每期都有2—5个;其次,每期设置的游戏几乎都是不同的,游戏种类在两个以上,2013-8-24期甚至四类游戏都有涉及;再次,益智比拼类和表演类游戏出现的频次最高,其中益智比拼类在6期节目中出现了9次。
(五)人文关怀主题设置
“人文关怀”主题的融入是近年来《快乐大本营》节目创新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女神季”的节目中,可以看到每期节目几乎都出现了“人文关怀”类内容的设置,并且在单独的“人文关怀”环节之外,许多“人文关怀”的内容已经渗透到节目的各个环节中,与节目融为了一体。
三、研究结论
学界对《快乐大本营》的成功原因已有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在研读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节目内容的分析,得出以下不同于前人的新结论:
(一)巧妙选择嘉宾
青春象征着美好与希望,当红明星参加《快乐大本营》,带着观众追逐青春和时尚潮流。同时,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的明星也为节目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氛围。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显示,《快乐大本营》辐射各类受众群,24岁以下年轻观众与45岁以上的观众比例分别为36%、28%。②正是这样“青春、活泼、时尚”的节目风格,满足了生活在压力之下的现代人对“快乐”的追求,因而赢得了广大受众。
(二)推动节目形式创新
《快乐大本营》最早的定位是“以游戏为主的综艺性娱乐节目”。这一定位源自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和“传播—愉快说”。由此而来的节目初期形式(2010年以前),为大本营的初步成功奠定了基础。
但简单的游戏娱乐已不能满足现在受众的多层次需求,《天天向上》曾一度超过《快乐大本营》夺得收视冠军就是很好的说明。但《快乐大本营》很快变革思路,正如其制作人龙梅曾提到的,节目的未来发展之路是“知识的娱乐化表达”,③大本营开始追求寓教于乐的新境界。
在“女神季”的七期节目中,有六期节目加入了科普知识和人文关怀,基本形成了“开场舞+嘉宾表演+嘉宾访谈+游戏互动+科普知识+人文关怀+下期看点”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增加了节目内涵,重新吸引受众。
(三)注重互动
如果把《快乐大本营》看作是大众传播,那么主持人就是舆论领袖,他们对传播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快乐大本营》的主持群被称为“主持天团”,他们分工明确:全能的何炅负责掌控全局、谢娜负责搞笑、睿智的李维嘉负责抖出或接住话题、吴昕的可爱和杜海涛的呆萌形成了完美组合,主持人自身、与嘉宾之间的互动由此丰富多彩。
另外,《快乐大本营》十分注重观众的参与性。节目安排主持人积极互动,满足观众成为“快乐参与者”的需求。如询问现场观众的意见、通过短信或手机与场外观众互动。有时更是把观众请上舞台,如2013-7-27期的节目中,面对观众的“挑衅”,何炅邀请观众与杜海涛在“我要推到你”的游戏里进行对决。互动增加了观众的融入感,使节目更加吸引人。
(四)创新游戏设置
正如上文所述,该节目正在进行一些变革,但游戏仍然是它的主要环节,游戏的持续创新也是其主要趋势。
在“女神季”节目中,除了全新推出的“天天笨笨碰”游戏外,其余每期的游戏都是不同的。其中,益智类游戏大量出现,原本在光环笼罩下的明星被拉下神坛,成了普通的、在某一方面有缺陷的人,比如范冰冰数学不好、吴昕平衡能力差等等。多变的游戏风格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
(五)以人为本
之前研究《快乐大本营》的学者也有提及人文关怀的话题,如袁振宇研究该节目改版依据中提到了“人文气息”;④而马琳林认为“细节力求生活化”是大本营的发展之道。⑤这些正是节目人文关怀主题的体现。
“女神季”节目中几乎每期都有人文关怀环节的设置,而且不再仅以单独的形式出现,很多人文关怀主题已经渗透到节目各个环节中。如2013-8-10期,杜汶泽出场后,节目组特别设置了杜太太田蕊妮为其做饭这一环节,田蕊妮由此向杜汶泽表达了深切的感谢和爱意。“人文关怀”元素是节目可以站得更高、走得更远的精神支撑,也是未来《快乐大本营》的发展方向——“以人文关怀为支撑的游戏性综艺节目”。
《快乐大本营》的成功不是偶然,它稳坐收视冠军宝座的原因总结如下:青春时尚与活泼的节目风格、注重观众的互动参与、坚持游戏创新与变革以及人文关怀的情感感染力。希望这样的节目构思与创新能够引起其它综艺节目的关注和借鉴,让国内综艺节目市场更加丰富、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注释
①沈虹,郭嘉等.移动中的90后[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②丰妍.快乐大本营的得与失[J].传媒,2013(05):43-44
③刘红.快乐不止步于娱乐——专访快乐大本营栏目制片人龙梅[J].文化月刊,2012(08):78-79
④袁振宁.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与研发模式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⑤马琳林.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发展之道探究[J].新闻世界,2010(11):77-78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