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的节目特色
1、受众定位准确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新媒体的发展速度相当迅猛。它可以快速、准确、及时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也可以对观看效果进行快速、有效、准确的反馈,这种互动方式使得脱口秀节目快速、高质量地发展起来。
《罗辑思维》和《晓松奇谈》在受众定位方面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他们的目标受众年龄大约是在25岁—45岁之间,以一群积极向上、紧跟时代步伐的互联网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正是因为对于观众明确的定位,才使得脱口秀节目的发展趋势一路见好,一经播出就迅速爆红。
2、节目内容独特
这两档脱口秀节目都是周播节目,每周都围绕一个比较固定的话题展开讨论,但是其内容却包罗万象,很多知识是我们平常在课本上学不到的。比如,高晓松主持的《晓松奇谈》,内容涵盖了五湖四海的人文地理等等各方面。观看这种漫谈式脱口秀,我们在欢声笑语中也学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东西。
而罗振宇所主持的《罗辑思维》与《晓松奇谈》的内容侧重点却迥然不同,《罗辑思维》善于剖析事物内在的逻辑机理,挖掘事物内部的深度,以不同的视角对同一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它所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阔,对政治、经济、人文事件或者是时下尖锐话题来引导独立、理性的思考。
3、主持风格独特
罗振宇在节目中说到,“传统媒体的价值枢纽是内容,自媒体的价值枢纽是人格魅力,自媒体是从传统媒体的卵壳中孵化出来的,自媒体不在传统媒体的‘外面’,更不在它的‘对面’,它在传统媒体的‘上面’。”自媒体视频脱口秀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对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个人魅力
“为什么乔布斯去世苹果将走向衰落?不是因为失去创新,而是因为失去了魅力人格体;为什么薛蛮子嫖娼入狱反而涨粉?同样因为魅力人格体。”罗振宇如是说。“魅力人格体”这个词语由罗振宇创造。甚至在他做《罗辑思维》之前就已经反复宣扬,未来没有粉丝的组织是很难生存的,而有粉丝的个人和组织,则必须是有温度和有个性的。
《逻辑思维》的高点击率离不开罗振宇的个人魅力,作为资深媒体人的罗振宇对自己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他每天早上六点多钟准时推出的60秒语音,从微信公共账号推出之际至今,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所有的媒体人6点半都起不来,那我就死磕,做你们做不到的一件事,别人做不到,我做得到。”罗振宇成功把这个时间点经营成他的个人标签,用户哪怕不去听他发送的语音内容,也会佩服他的坚持。在海量的公众订阅号里,人们更容易记住他。
(2)专业知识
节目主持人一定要对主持理念有很透彻的领悟和理解,这样才能为更好地把握主持风格奠定基础。
《晓松奇谈》涉猎面相当宽广,所涉及到的知识也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而且他总能提出新颖的观点让受众耳目一新。高晓松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过编剧、导演等,丰富的社会经验也为他主持脱口秀节目做了前期铺垫。节目中很多专题以及后期的资料整合都是由他主要负责,对于栏目中的很多针砭时弊的观点也都是他的个人见解。
作为曾经的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丰富的工作经验让罗振宇在主持《罗辑思维》的时候显得游刃有余,在获得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个人形象。
(3)主持语言
某位网友曾说“听罗振宇的节目过瘾,不仅讲得平实,他还会推荐好多书。希望中国这类脱口秀越来越多,给我这样没思想又懒惰的人灌输点思想。”
高晓松和罗振宇这两位资深主持人都具备这一特点,他们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显得十分沉着冷静,具有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诸如极强的亲和力、洒脱的性格、犀利的语言、尖锐的观点、诙谐幽默的风格等,他们以自己对专业的知识驾驭能力和真实的自我表现,成为了受众心目中的“男神”。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