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从电视剧《十月围城》看革命历史剧的类型创新

作者:熊 敏来源:《视听》日期:2015-06-28人气:1353

革命历史剧《十月围城》以跌宕起伏的剧情、荡气回肠的人物刻画和华丽精良的制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该剧属于“影翻剧”,即由电影翻拍为电视剧。2009年,由众多明星大腕出演的电影《十月围城》横扫当年票房并夺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等诸多奖项,其社会影响可见一斑。而由钟汉良等人主演的电视剧版《十月围城》又将如何去重新演绎那段革命岁月?可以看到,该剧在前两集简单交代电影版的剧情后,即迅速转入了新的叙事:车夫阿四和富商之子李重光相貌相似如孪生兄弟,在李重光被杀害之后,阿四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李家的假儿子,并在最后成为思想进步的青年,完成了李重光原本担负的职责。

革命历史剧的创作有其特殊之处——既要尊重史实、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又要满足观众日益“苛刻”的观赏要求。过去我们观看的革命历史剧,创作者或多或少地存在偏重事件的叙述而忽视整体布局的问题,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倾向于“高大全”的取向。对新的革命历史剧《十月围城》来说,它自觉地规避了这类创作窠臼,甚至在剧情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亦努力呈现出诸多新意,其将戏剧冲突深植于故事本身复杂的叙事线索之中,情节紧凑、跌宕起伏,既以严密的逻辑避免了“雷人”的剧情,又以独特的权谋智慧赋予全剧思想的厚度,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

因此,分析其创作思路和类型创新的特点,挖掘人物塑造的艺术特征,探究创作的现实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现就革命历史剧《十月围城》的艺术特征探析如下。

一、类型创新:思想厚度折射品格魅力

与电影版的《十月围城》着重刻画为革命不惜牺牲一切的英烈群像不同,电视剧版的《十月围城》把叙事的重点放在了车夫阿四身上。正如本剧的英文名The Stand-In(《替身》)所示,李重光为保护孙中山被杀后,阿四就成了他的“替身”。

电视剧《十月围城》借用同名电影的品牌影响力和人物关系来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故事的背景从香港转到了广州,以李家为中心,带出了区舒云及其父亲广东巡抚区肇新、李重光堂哥李重甲等新角色,加上原剧情中的李玉堂、秦少白(原为陈少白)、铁山(原为阎孝国)等。小人物、大商人、官员、革命党等等先后粉墨登场,共同组成了一个波谲云诡的生死场。围绕着阿四的替身身份,有人在全力设局,有人要拼命解局,各方势力进行着类似于“悬崖决战”般的权谋较量,各自玩手段、拼智力,这样的戏剧冲突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足够精彩的故事,同时,全剧将叙事的焦点放在小人物阿四身上,从他假扮“李家之子”到真正奋发图强学习知识,继而萌发革命意识并最终走向了革命道路,致力于实业强国……一桩桩一幕幕,让观众看到了草根的力量,看到了小人物在动乱的年代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为风云人物,并最终成长为国之栋梁。人物的励志故事和正能量的传递,使电视剧《十月围城》通篇弥漫着感人至深的品格魅力。

然而,仅仅依靠身份的揭穿和权谋较量的桥段,还不足以使《十月围城》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真正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全剧的思想取向。作品《十月围城》在整体布局上给人以严谨笃实之感,这正是当下电视剧尤其历史年代剧的创作中最为紧缺的品质。所谓“风起于青苹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阿四身为底层一介车夫,一开始是为了挣钱给他深爱的盲女阿纯治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和阿纯结婚生子,然而却因为两块大洋的手术费而误打误撞地卷入了“十月围城”事件,不得不假装替身,最后,他在亲情和信任的鼓舞下承担大业——做演讲、学英文、闹革命,其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其人格力量不断强大。他在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进“历史围城”的同时,也在不断突破内心的“围城”,最终成为了改变时势的重要人物,由此,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水乳交融。

电视剧《十月围城》以这种突破以往历史剧窠臼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叙事方式来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为革命历史剧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榜样。

二、立体鲜活:人物形象的艺术塑造

钟汉良饰演的阿四很好地把握住了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嬗变,正如区舒云对阿四所表达的质疑一样——大字不识一箩筐的阿四冒名顶替李家公子去当总办、当革命党,本身就是赶鸭子上架。所以阿四一出场就面对着各种压力,他想要摆脱,可不受他控制的形势发展和内心的道德感又迫使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在“顶替”之路上越走越远。在剧中,阿四每一次的放弃与回归都有着足够令人信服的原因和必要的心理铺垫。我们可以在剧中看到,阿四夹在区肇新和铁山的争斗之间,他必须演好“李重光”的角色,否则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而李玉堂对阿四的信任,尤其是以自杀来保护阿四的巨大的道德力量,不仅昭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伟大人格,也为阿四的留下和坚持给出了充足的理由。

而吴刚饰演的富商李玉堂一角,更可称为全戏的“秤砣”,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相比较于电影版的李玉堂一角,吴刚在其原有的阔气、笃定的基础上,更流露出一种对革命的热忱与被命运逼迫无奈后的沉稳坚定,而这种沉稳坚定,恰恰也是李玉堂被迫离开大陆、在香港东山再起的必要条件。表面的沉稳波澜不惊,是演员吴刚赋予该角色的张力,更是李玉堂这个历史人物所必备的素质——李玉堂是商会会长、广东首富,所以他不会如常人般在丧子之后嚎啕大哭、歇斯底里,他需要周旋在商人与官员之间去小心地处理好人际关系。这都注定了他不会自觉高人一等而目空一切,这是与一个人的地位身份所应匹配的隐忍。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恰是吴刚赋予此角色的强烈感染力。

此剧另一个亮点,是演员吴孟达的“出位”与“出彩”,惯常走搞笑疯癫路线的他却颠覆了观众以往对他的固有印象——他饰演的广东巡抚区肇新奸狡滑溜、老谋深算。吴孟达一改以往那种疯言疯语、举止滑稽的形象,而是让角色全面“走心”,展现出他对剧中人物角色的深刻理解。

三、精神洗礼:“正能量”的价值内核

《十月围城》着力渲染逼真的历史情境,是其打动观众的“法宝”。该剧可贵之处在于以“巧”起篇之后,却不再是简单地借用一个“巧”字来大做文章,而是迅速将着力点放到了各色人物对阿四这一角色的情绪和情感的反应上。因为阿四这个替身并不高明,甚至破绽百出,在他的身边有老谋深算、滴水不漏的贪官区巡抚,有作风狠辣、行事歹毒的武夫铁山,有为守家业殚精竭虑地周旋在贪官仇敌之间的李玉堂,有心思绵密、私心深沉的李重甲,有历经世事轻易不将心事形诸神色的老太太……这样的一众人物,各个聪明绝顶、斗智斗勇,而憨直重情又心思单纯的阿四裹挟在他们当中,身不由己、跌跌撞撞,时时牵扯着观众的神经。但是,虽然阿四没有深谋远虑,却贵在有真情,这份情改变了李玉堂、改变了区巡抚、改变了老太太,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情份,使《十月围城》的故事铺排显得真实可信,正是有了这样的“真”,使观众能够真正“带入”,宛如欣赏一场酣畅淋漓的折子戏,看它如何将时代变迁中的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命运纠葛在一起。

摒弃以往革命影视作品空洞的口号和虚假的教条主义,电视剧《十月围城》客观并富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观众明显地感受到什么是高尚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刀枪剑戟、爱恨情仇以及功过是非。

所谓大义,是情之所归,真情换真心,这正是关注观看《十月围城》应该获取的精神洗礼。如果说李玉堂最初带阿四进家门只是为了利用他,那么后期李玉堂完全是为阿四的真情所感,不惜为阿四牺牲性命;阿四对奶奶的好同样使奶奶信任他、保护他;奶奶去世后,姐姐也秉持同样的心理来救他,即便是绝顶奸猾的区巡抚,也感于阿四对他单纯的好,不惜再踏险境,将身家性命完全交付给阿四。在结局之时,并无血缘关系的一众人等之所以能够一起站在淑云墓前,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人世兴衰,时代更迭,多少智计争斗,多少远虑思谋,尽归沧浪;所谓高官厚禄,所谓富贵豪门,转头即空,到最后,惟有真纯善良,使人永远向往。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