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价值与审美表现探讨

作者:徐飞来源:《新美域》日期:2025-08-09人气:12

摘要:绘画从产生开始,就离不开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材料选取,并不只是变换创作媒介和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还要体现出自己的本体语言与崭新的学术姿态。在视觉艺术中使用各种材料,持续地进行形态美学和表达方式革新,充实表达内涵,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和文化的需求,受到艺术家们的普遍重视。综合材料绘画是一种新兴的多种绘画表现手法互相交融的艺术形态,秉承着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将中国传统文化当作灵感来源,在吸收西方和东方元素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系统。本文以综合材料绘画为代表,分析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价值与审美表现,对于展示时代文化和时代精神,推动中国现代美术文化繁荣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材料绘画;艺术价值;审美表现

在当代,美术表现手法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对以前的绘画形态产生深远影响。在运用原有的技法进行革新与发展基础上,通过与多种新颖的综合材料相融合,丰富绘画表现手法,从而使得绘画视觉美感得到进一步提升。材料差异体现了创作主体的各种情绪,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也有其独特之处,也需要对其艺术价值与审美表现展开综合研究分析,为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发展和运用提出许多新的思考。

一、综合材料绘画

在艺术史上,二十世纪初期,立体主义出现,将材料在绘画中所起的作用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立体主义出现以前,材料没有自身的生存价值。比如油画,常规的油画颜料是用彩色的矿物或者是植物加入亚麻仁油等媒介后进行研磨处理,这些矿物或者植物都不再是原来的样子,生产出来的油画颜料在创作者的主观意志之下,在艺术家主动引导下,作者对通过自己思想意志加工的物体进行描绘,不太能够关注到油画颜料材料的文化特性。在立体主义产生以后,材料在绘画中所起的功能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一是逐渐重视材料。一方面,材料依据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工具,同时,材料自身所包含的人文特性也开始被发掘、重视、利用和发掘,使得材料不再需要经过深度处理就能被利用。二是材料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打破了原来以材料类别为名称的画种观念,出现了新的、异质材质,使得绘画作品名称不再那么精确。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可以为绘画创造提供素材的范围扩大。巴勃罗毕加索的《有藤椅的静物》是第一个综合材料绘画作品,这幅画是椭圆形状,他将被喷涂有藤椅图形的画布粘贴在底层画布,在藤椅图形上边和侧边,使用油画颜料绘制静态物体,在画作四周绕上麻绳。这是集思想性、材料性和表现性于一体的艺术品。胡安格里斯也是立体派艺术家,他使用比如报纸、包装袋、墙纸创作《咖啡馆中的男人》《茴香酒瓶》等作品【1】。随着立体主义兴起,综合材料绘画应运而生。

中国综合材料绘画发展相对西方较晚一些,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批画家出国学习和研究,国外的综合材料绘画也对我国画家产生了一定冲击。在此基础上,我国画家们纷纷进行艺术创作,综合材料绘画则为画家们带来了新的创作空间。那时,中国美术家协会尚未将其列为单独的画种,国内专业学院亦无相应的院、系和专业,个别学院则在专业内设立了材料工作室。21世纪以来,以综合材料绘画为主的创作团队日益壮大,逐渐受到艺术界关注。

现在说起中国的综合材料绘画,有一点无法回避,那就是岩彩画。传统壁画也就是所谓的岩彩画,比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壁画。虽然有不少大学开设壁画临摹科目,但是中国古代壁画是否可以归入综合材料绘画范畴,这是有待商榷的话题。中国古代壁画以矿物颜料、植物颜料、金银箔等为主要材质,其表现手法主要是描绘与粘贴,从其创造素材与手段来分析,应当将中国古代壁画归入该范畴。但是传统壁画并未积极地凸显材料之美,亦未充分挖掘材料自身的人文特质,这不符合综合材料绘画的文化特性【2】。而现代的非传统壁画临摹的岩彩画,完全可以归入该范畴。这是由于现代岩彩画重视材料、尊重材料,采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而不仅仅是矿物颜料、植物颜料、金银箔等,在创作思路上表现出了发散性,创作方法上也表现出了多样化。 

二、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价值与审美表现

(一)建构形式语言

画面视觉排列和形式语言建构,是在形式、结构和视觉空间层面上对事物本质含义的扩展。一方面,这是可视化的表现方式,使物质属性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展示,形式的意义又赋予其生活化特性,使材料功能达到最大化利用。画家建构形式语言的方式,是根据以往创作经历而形成的直觉,要考虑到材质、造型要素、表现方式和组织方式等。

1.内容与形式

在美术作品中,内容是要表达什么,形式是怎样表达。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中,所有事物的形状、颜色、质地、肌理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在综合材料绘画内容表达中,有相当多的是来源于材料,同一材质的物,其特性在不同的画作中将会有很大差别。材料的物理、质地和颜色等自然性质仅仅是物质本身的原始状况,画家以多种思维方式进行创作,呈现的是同一种材质的各种特性。观念、文化、经验等被内在化,并在新的形式下产生新的涵义。比如基弗的《星空陨落》,他使用了混凝土、砂石、金属、玻璃、植物、钻石等等。石块堆积在一起,给人一种粗粝的感觉,凝重、粗糙的石块上点缀着钻石,给人一种极具视觉冲击的感觉,通过这幅画的形态,可以清晰地表达画家感情。塔皮埃斯也经常使用这种砂石,用平坦、简单的色块划分整个构图,并在部分区域使用较厚的颜料,作品显得比较保守,同时又体现出东方思想内涵。

2、形式的意味

美术作品形式意蕴主要有三个层面,材质或媒介、造型语汇、表现手法和组织方法。要素聚散、节奏、正负、前后关系,通过形状、肌理、大小、疏密、明暗等组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形态,从画家把无形之力转化为有形之物的思想中产生。比如塔皮埃斯运用各种媒介手段进行众多创作,绘画理念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美术发展。以沙土、石粉、木块、纤维、纸板为材料,通过涂抹、堆积、刮刻、铲除等手法,表现材料的不同质地和符号【3】。在没有明确的意象可供参考的情况下,这些素材通过不同的组合,转化为点、线、面、块等元素,彼此交错,形成强有力的形态,画作在要素组合、物质形态扩展、形态空间构建上都有了意义。

(二)物质表现

1.质感和肌理

在综合材料绘画中,质感与肌理是其最主要的形式语言,非传统材料的大量使用,突破了传统绘画边界,给人一种全新的触感和视觉感受。质感是最直观的体现,通过触觉和视觉所感受到的表层属性,在作品中合理布局,可以明显地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肌理是事物表面形态、颗粒、纹理等特性生成的,可以传递材质的本质特征、人为处理痕迹,丰富画作艺术表现力。通过对凹线刻划和凸起色块构造,不但可以在视觉上构筑出丰富的图像层级,还能给人以触觉上的深刻感受,使整个作品画面的先后顺序得以清晰。利用笔、刀、布甚至是双手,对材料进行涂、抹、刮、擦、贴等,使绘画表达方式发生变化,为画作创作注入新的活力。画家利用材质间的质感差异与交融,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感受,肌理又透过材料表层特性,呈现出天然的特性与加工特性,加强了作品的表达能力。

 2.形态和结构

在综合材料绘画中,形态和结构也反映了它的物质特性,会使原来的材质特性发生变化,带来新的视觉感受。每种材料所特有的形态,都是形态审美的具体表现,既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又是画家对形态之美的深层认识。画家巧妙地使用各种材料特有的形态特征如块状、片状、线状等,经过仔细选择和合理安排,在作品构造和形态之间建立起错综复杂的联系,同时,通过对材质的各种处理方法,对材质形态进行柔性调节,以满足创意需要,显示出极高的艺术创意和对材质的控制能力。从微观角度来看,材料表面光泽度、吸水性和硬度等内在特征将会影响到画作质感。另外,脆性、弹性等物理性质,也会对涂抹、雕刻、压印等有很大的影响【4】。使用这些技法,使整个画面更具立体感和触感。如果材质不局限于常规形态与要素,而是可以被用来再现所见到的图像,那么画面的视觉形态将会发生巨大改变,材料被进行艺术化创作和表达,超出平常表现形式,以一种特殊的形态和内在构造呈现,为绘画视觉表现提供新的视角。 

(三)精神表现

1.文化性

材料文化特性起着很大的作用,可以表现出艺术画作的精神意蕴。材料自身就具备美学意义,运用则反映了创作者的艺术诉求。在创作的时候,画家会把材料的内在的物质转变成文化性质,对材料精神和文化性质进行解析,将其审美元素与创作者的感情结合,利用材质肌理和特征产生新的视觉效应,将材质转换成带有画家特征的符号。其实,美术创造并不仅仅是创新应用各种材料,而是充分运用其综合特性,带给受众丰富的审美感受。所以,从美术作品角度看,材料物质内涵是通过文化表现。在材料发展过程中,综合油画不仅具备了物理特性,同时也被历史赋予人文特性,从而推动美术多样化发展。现在的绘画创作不再限于单纯地对对象进行临摹,而应该利用各种材质使其具有更强的文化底蕴。例如“T形帛画”,运用了大量的绘画素材,体现了时代的文化理念,期望逝者可以引魂升天。从近代美术创造角度来看,物质运用的文化内涵也得到重视。比如《文化中国·大明》的每一页,通过绘画、编织、制版和熨烫等工序进行加工,艺术家站在物象角度,用传统思想进行创作,把文化融入作品之中,表现古老的、厚重的文化气息。线条是一种很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等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印刷工具、书籍和纸浆,将二维码影像融入其中,通过叠加拼接等方法表现绘画肌理和技巧,将各种材质结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二维码图形,观众在读取这个二维码以后,就能够直接看到对应的图片,体验美术作品中的人文文化。

2.生命性

综合材料绘画语言具有活力,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对物质语言的艺术转换,可以使它的生活价值得以彰显。创作者将创作观念和生活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通过应用绘画技巧,赋予绘画以生命力,从而使得绘画中的留白变得不可或缺。由于材料自身的叙述特性,能在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起到沟通的作用,利用物质特性,拉近与作品的距离,使欣赏者与创作者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在创造中运用综合材料的同时,也是表现物质美感和精神表现的关键环节。在创造过程中,通过对材料各种形式进行调节,从而加强画面的冲击力。比如张国龙的《黄土》,既运用了物质自身特性,又结合他对物质自身哲理意义的反思。以黄土为主要材料,构成其特有的美术象征。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里,黄土文化的民族价值日益凸显,创作者把各种关于黄土的概念融合在一起,使得它不仅具有了传统物体特征,也具有了一定的情感因素【5】。在美术创作中,材料的表现性足以使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用材料作为媒介表现它的美,从而提高观众认同。采用综合材料,使得画作可以被看见和触摸。在综合材料绘画中,艺术家通过对素材的精心选择,表现出内在的感情,从而引起观赏者感情上的共振。在这段时间里,材料不仅是创作画作的工具,更是被赋予了生命意义的艺术形式。比如在创造的时候,绿叶可以让一幅画充满生机,枯叶可以让一幅画充满腐朽的感觉。任何创造素材都含有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特性,所以材料生命性不能被直观地表现出来,而是要由创作者转换。在作品创造过程中,材料的生命力也随之而生,材料语言与创作者的思想意识和观赏体验相辅相成。

三、综合材料绘画发展趋向

一是科技革新和材料发掘将会不断地促进其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的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给画家们带来了更多的创意空间。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生物材料等新型材料出现,为综合材料绘画在视觉和功能两个方面带来了新的突破。另外,数字技术与VR结合,也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与技巧。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综合材料绘画转换成动态图像或者是虚拟图像,从而让观众置身于艺术天地之中,得到更加深入、直接的艺术感受。二是多学科交叉渗透是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多学科交叉性质,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越来越多地关注与其它学科、专业的交叉与结合。比如与科学、工程、建筑等多个学科交叉,为综合材料绘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支撑。通过与科学家、工程师合作,探讨新的材料与技巧,创作出兼具高科技与未来感的艺术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与时尚、设计、影视等多个领域进行交叉结合,扩大其使用领域。比如与时装设计相融合,创作出富有美感的服饰饰品,将其与电影、电视相融合,创作出极具视觉效果的场景等。

四、结语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材料绘画以独特的方式体现自己的艺术特征,注重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将其作为与造型、色彩、笔触、构图等要素相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独特个性,以自己的色彩形态、材料与质感、形式与精神意蕴表达自己。综合材料绘画在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精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目标,创造出全新的绘画艺术语言和艺术表达方式,展现当代的精神追求,从而推动其本土化发展。对中国现代美术来说,这也是全新的艺术思考方法,是观照现实、表现艺术理念的新形态,为中国现代美术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也将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强大力量。




文章来源:《新美域》   https://www.zzqklm.com/w/qk/29468.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