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色彩对影片审美价值的提升
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影色彩已经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表现手法和构成元素。随着人类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电影色彩渐渐成为评定电影审美价值的重要指标。电影创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拓宽着电影色彩的审美职能。色彩对影片审美价值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就电影色彩是如何增强影片真实感以及电影色彩是怎么样提高影片艺术性等问题进行论述。此外,电影色彩的设计还要重视与影片其他艺术元素之间的配合。叙事、光影、声音等艺术元素,都会对电影色彩艺术价值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探讨色彩是如何与他们共同作用来提升影片的审美价值。
一、增强真实感
艺术源于生活,在电影艺术中,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色彩以其独有的展现里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感染我们的情感。如在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一片中,醒目的红色贯穿着整部电影,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电影中的红高粱和红盖头等无不蕴含强烈的时代感,在向我们传递热爱生命追求自由主题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强烈的真实感艺术往往又高于生活,《红高粱》中红色的运用突破了传统表现手法的束缚,夸张的红色是视觉色彩审美艺术化的表现。在与观影者的视觉感受相碰撞后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与此同时,电影对于色彩的使用极为强调其逼真性的。影片通过色彩艺术表现手法,为观众展现出真实传神的视觉影像,色彩所带来的这一视觉冲击,让我们极易产生一种对虚构影像真实存在的视觉依赖。
随着电脑制图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成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了电影制作中,这使得色彩在表现真实感的舞台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以卡梅隆导演的著名影片《阿凡达》为例。《阿凡达》通过塑造一个异彩纷呈的潘多拉星球,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蓝色的长耳精灵,神秘的古老图腾,缤纷的动植物尤其是在一片碧翠的森林之中,那棵散发着粉色柔和光芒的圣母之树都给每一位观影者留下来难以忘却的震撼。这些色彩的选用都是为了增强本片真实感而精心设计的。蓝色皮肤的纳威人、半人半植物的螺旋叶、妖艳美丽的女妖翼兽、强悍凶残的狮鹰翼兽以及高入云天的哈里路亚山。恰当色彩的运用力求让观影者信服这玄幻世界的真实度,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卡梅隆是成功的。试想如果失去了可信度,那么这些也只能是一堆毫无生命的色块。
二、增强艺术性
电影色彩作为一种新型表现手法,它对与增强影片艺术性有着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认为电影色彩用其所特定的不同颜色内涵向观众传递信息进而引发观影者的思考,增强电影的审美表现力。另一方面,每一部影片都是人对客观世界主观加工后的结果,电影包含了制作者的情感、思想、艺术以及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知。所以电影创作者以审美艺术性为导向,以获取观影者对影片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肯定为最终目的。
时至今日《辛德勒的名单》都是电影艺术表现上的一座里程碑。在彩色电影已经盛行的20世纪90年代,该部影片以其独有的黑白色彩表现手法完美的诠释了电影之艺术。在本片中黑白色彩的应用除了增强的历史真实感增添了凝重的气氛外,黑白画面的高强度抽象力增强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理性的反思和认知。尽管《辛德勒的名单》应用的是简单的黑白两色,但却更易形成视觉上的审美享受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另外提及这部影片,有一个人物恐怕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她就是在犹太隔离区内红衣女孩,她徘徊在尸横遍野的街区,路上痛苦嚎叫的人们,呼啸而过的子弹好像都来自不同的世界。在整部黑白影片中,这一色彩的介入,与原始画面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这一抹红色紧紧抓住人们的眼球,让长时间沉浸在杀戮与恐慌的神经稍得放松重新理性的审视影片的内涵。但当小女孩藏身于床下,红色渐渐消失黑白两色重新回归荧幕。这简单的色彩转换也暗示着我们杀戮远远没有结束,当辛德勒再次看到这抹红色时,她已是冰凉的尸体。影片在向我们展示生命绝望与无助的同时,也悄然暗示着辛德勒善的觉醒。这种色彩表现手法的运用,不仅是对影片主题的突出和引发人们内心思考,同时也是影片审美艺术价值的极致展现。
三、与其他艺术元素共同作用提升影片审美价值
电影色彩通过不同表现形式展现出不同的审美内容并与其他艺术元素共同作用从而提升整部影片的审美价值。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两种不同艺术元素是如何与电影色彩共同作用进而加强影片审美价值的。
1、光线与色彩
电影艺术是一门纷繁复杂的综合性艺术,它综合了文学、表演、绘画、摄影等学科知识但主要还是以视听艺术为主体。而光影作为视觉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法之一,它通常以色彩作为表现载体,进而营造不同的氛围、塑造不同的风格、刻画特色人物、传递情绪变化和推动情节发展。给观影者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带来内心的反思和震撼。一般来讲,影片的主体色彩通常奠定了电影的情感基调,而恰当的光影处理则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天使爱美丽》多种多样的光线伴随着色彩交互出现,营造出一种活泼浪漫天真的氛围,但又不失怀旧气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一望无际的海水折射出刺眼的光芒,暗示着毫无希望的未来。在小岛上绿色的奇异光芒让将我们带到一个神秘梦幻的世界,但骤然醒来竟然是一个恐怖的食人岛。电影的光影表现手法与电影色彩共同作用增强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共鸣从而达到了一种审美的艺术的升华。
2、音乐与色彩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视听中一个重要的艺术元素,使影片画面灵动跳跃赋予生机活力。电影音乐通过融合、契合和暗隐等三种方式与色彩进行融合共同塑造影片的审美情趣。
(1)音乐与色彩的融合,音乐与色彩的完美融合是每一部影片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种融合式的表现的手法使得审美本身更加饱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中大气澎湃的背景音乐配以异彩纷呈波澜壮阔的海面场景,人物动物紧张刺激的斗智斗勇。音乐与色彩的融合使得整个影片画面更加完整充实。观影者的所有感官系统自然而然的被影片所牵引,在无形中使得影片的审美价值渗入人心。
(2)音乐与色彩的契合,何为契合,所谓契合就是指音乐应以恰当形式在恰当的时机准确出现。如电影场景音乐,在晚会餐厅等不同环境中时所选风格大相径庭。恰当的音乐配以合适的色彩出现在画面之中,能够有效烘托氛围渲染气氛。在《辛德勒名单》中当名单最终被公布时背景音乐从忧郁转换到由小提琴和手风琴协奏的轻快曲调。此时的音乐好似两个如诉如泣的可人,让人们从沉闷紧张的气氛中抽离,进而转入到一种较为放松的环境中。到影片后段,音乐由轻快的协奏曲转换为激昂德军舞曲,影片结尾小提琴和钢琴协奏曲又使得整个影片进入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之感。
(3)音乐与色彩的暗隐,音乐的暗隐是指音乐通过一种潜藏的方式存在与影片中与色彩共同作用产生一种视听上的审美享受。暗隐式音乐表现手法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通过无形的表现手法,似有似无的将音乐渗透到各个角落。加强音乐的暗控制力,作为色彩视觉的有效补充能够带给观影者更加舒适的带入感。同样以《辛德勒名单》为例,在辛德勒尽其所能去解决犹太人,但却无法阻止每日都有犹太人被杀害此时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哀叹婉转的音乐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哀伤于无形中营造了一种恐怖压力的气氛。《卧虎藏龙》中,整个背景音乐都由大提琴作为主旋律,每个音符饱满低沉,整体乐风催人泪下。再配以不同色彩的应用,淋漓的展现了江湖儿女的豪情壮志,恩怨情仇。色彩与暗隐音乐的交互应用,使人们在不知不自觉中进入到一种相对纯粹的审美境界。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代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色彩所蕴含的审美魅力日益凸显,色彩在电影艺术表现手法中的地位也日渐突出。本文中我们通过探讨电影色彩真实性,艺术性以及如何与其他要素共同作用进而来提升审美价值等问题,表达出了电影色彩对于电影审美价值提升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如今,我们在生活在流光溢彩的世界里对色彩的视觉审美难免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疲劳,但是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体,只要我们能够恰当的使用色彩,充分发挥色彩所带来的真实感和艺术性。有效利用其它艺术元素进行合理搭配进而迸发出审美艺术的灵感火花。为观影者提供视觉盛宴和审美享受。电影色彩能够诠释出色彩本身所无法展现的艺术效果,隐晦的表达出故事情节无法直接传达的内涵。所以电影色彩能够加强我们对一部影片的认识和感知,从不同层次和方面提升电影的审美效果。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