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交流情况与葛浩文小说翻译研究现状
我国文学翻译研究至今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仍然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的态势。我国的文学翻译界当前的英文译成汉文的研究成就明显高于汉文译成英文,在有限的汉英译作中,中国古代的诗歌更是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当前对小说一类的译著仍旧不够重视。而且有限的小说译著又集中体现在对《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研究上,对中国现当代的小说重视程度极为有限。
从当前中国文学英译作者的身份来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种便是具有极强的双语能力,但没有长期处在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籍文学翻译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杨宪益的全译本《红楼梦》和《老残游记》。第二种是深谙中华文化的精粹并长期生活在国外,接受良好的英语文化环境熏陶的中国华人,并且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与汉语进行文化交流。这类学者代表的是林语堂翻译的沈复《浮生六记》和辜鸿铭翻译的《中庸》、《论语》。第三类便是长期留居在海外的汉学家,他们的母语是英语,而汉语则是作为他们的第二种语言使用,这类人物包括了亚瑟韦利的唐诗全译,霍克斯全译本的《红楼梦》和本文将要讨论的葛浩文翻译的莫言作品《生死疲劳》。还有一类较为特殊,他们并非熟谙英语文化,也并不了解英语文化背景但是却能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和掌握外文作品,这类人物代表是中国的林纾和美国的庞德。就目前中国当前的文学翻译界,主要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翻译者人数居多。
作为汉学家的中国文学翻译者的葛浩文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便将目光头像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小说的译介工作。葛浩文的翻译生涯从一开始变流露出对中国东北作家作品的喜爱,便开始了他的一部又一部长篇小说的翻译。葛浩文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的翻译工作,并获得相当不错的成就。在当前的这种中外文学交流不平衡的状态下,葛浩文的小说翻译实践对中国现当代小说在海外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目前葛浩文的翻译研究并不多见,大多数文章散见于各种大众报刊的新闻报道、采访以及相关的特写等等,学术性研究的文章还相对比较少。其中学术类文章有一类很是典型,值得一提,那边是葛浩文以翻译的小说译本作为研究资料,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之间的翻译转换的技巧,这部分内容也是下文所要探讨的。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