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历史味”是历史课的根

作者:李海军,韩爱丽来源:《中国教育学刊》日期:2015-07-31人气:1170

文化史教学把握不当容易变为文化、艺术鉴赏课。历史课区别于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的地方就在于两点:一是历史即过程。历史课将文学艺术史视为一个过程,所以要分析文学艺术产生的历史背景,概括其流变的过程,探究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二是重历史内涵。要透过文学艺术的种种现象,分析其时代性和民族性。文化史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知道多少文化常识,而在于了解文化流变传承中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社会变迁中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所以,文化史教学必须留住历史课堂的“根”,体现“历史味”。

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汉字与书法”一课为例,要上出“历史味”,关键在于讲清楚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演变脉络和历史影响等要素。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书法艺术出现的历史背景,渲染历史味。丰富的汉字字形和庞大的汉字数量提供了材料;知识群体的出现具备了动力;士人群体对社会危机的深刻反省乃主观因素;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提供了客观条件等。其次要引导学生梳理由汉字到书法的演变过程,凸显历史味。对于王羲之等书法家的作品略作点拨即可,以免喧宾夺主。这样处理就可以淡化书法的艺术性而凸显演变过程的历史性。三是要引导学生总结汉字演变为书法的影响,强化历史味。

文化史教学突出“历史味”,一定要强调立足教材基础,关注历史要素,观点新颖简明,凸显历史特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要讲背景,因为时代背景决定了文学和艺术的特色;要讲过程,因为文学、艺术的变迁本身就是历史;要讲影响,因为文学、艺术成就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要讲时代性,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每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都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要讲民族性,因为文学艺术反映不同民族的性格、心理。这样的历史课就能力避艺术鉴赏性,体现十足的“历史味”。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4368.html中国教育学刊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