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乡土小说的创作特色解读
著名作家刘震云一直都是饱受争议人物。他于1958年出生于河南,被称为新时期最具才华的作家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相继推出《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这三部以故乡为主体的作品,瞩目文坛。其作品以乡村题材最为知名,代表作有《新兵连》、《头人》、《单位》、《塔铺》、《官人》、《温故一九四二》、《一地鸡毛》等,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刘震云的小说贴合社会,针砭时弊,使读者尤其有“乡土”情节的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许多人更认为刘震云是乡土小说的代表人物。所谓乡土小说,即依靠回忆与自己的经历来描写故乡故事与农村生活,且带有浓重乡土气息的小说。刘震云的乡土小说有着带有其个人特质与属性的创作特色。在此,笔者截取有代表性的小说以新写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反讽”手法的运用和灵活多变的口语叙事语言三方面,来一窥其乡土小说的创作特色。
一、新写实主义的创作思想
一种新的文学理论的出现,往往代表着在社会生存环境下作家对外界感知的新认识。新写实主义小说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特点既承接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概念内核,又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其特征为更加注重生活的原始状态,坦然直面人生与现实,不再最求传统现实主义的“本质的真实”,更加注重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大量生活的琐碎与现实小人物的生活为作品的核心。作为从河南新乡延津县出身的作家,刘震云的乡村意识是强烈的。其已被拍摄为电影的作品《一地鸡毛》,可谓集中了体现了其新写实主义的创作思想。
首先,其创作特点体现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上。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再标准不过的市井人物,小说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波云诡谲的离去故事情节,有的只是一对小夫妻日常生活的轨迹。“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小说开篇就以日常化的“豆腐”为切入点,讲述了心比天高的小林在世俗环境下,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摸爬滚打所引出的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鸡毛蒜皮的小事。最让人记忆深刻也是具有代表的情节是给领导送礼。小林的老婆小李因为上班路途遥远,于是说服小林找些关系疏通疏通,希望将自己调到就近的单位,小林开始还有些羞怯,不过没过多久还是拉下了脸,找到了单位副局长的老张讲明了情况,但事与愿违,以为两面疏通、两头找人效果更好的小林夫妇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工作也没落实。最后小两口下定决心,直接去找前三门单位的人事领导,本计划精心购置礼物,买个工艺品,不料最后却购置了正在促销的饮料,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饮料没送出去事也没办成。刘震云笔下的送礼所引出的核心意象与现实主义所灌输给人们理念的截然不同。现实主义可能认为社会上投机取巧的情况是有的,但社会总体是正气占据主导,而刘震云从自己平日的视角来架构小说,不受外界宣传影响,用新写实主义地方式描绘出了自己的真实的所见所闻。
人物心理状态往往暗浮着作者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一角,同样是送礼的情节,小林的心理状态当然也蕴含着刘震云的创作特色。在摆脱了妻子对豆腐事件的喋喋不休后,“小林有些放心”;小林找了领导说请不放心,又找了所长帮忙后,“觉得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找一找总没什么坏处。”当老张想小林问起他领导的桃色新闻时,“小林感到有些为难,讲不好,不讲也不好”这就是普通人要过的平常生活,这就是市井小民日常的思想活动。刘震云通过不动声色的叙述,消解了许多小说致力的方向——升华主题,而恰恰相反,他不需要再作任何艺术加工,只是把一个任何碰上此种情况的普通市民的心理活动描绘的淋漓尽致地呈现于众,成了一种纯粹现实的存在,使人们仿佛回到了社会的原点,使小说转到了它的本源。这种本源意识使读者更加明了现实的血淋淋,较之别类小说,观众更易于理解与赞同作者想要表达的市井文化,可能这种文化衍生出的事件各异,但其终有其可以相体相会的一面。
二、“反讽”手法的运用
“反讽”是小说中常常运用到的写作技巧,人的情感一旦发展到了极端,往往就会以反方向的方式呈现,从语言的角度就是“正话反说”。刘震云在小说用反讽的运用可谓浑然天成,其代表作《塔铺》处处充斥着放反讽,主要可分为语言反讽和情景反讽。
语言是一个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反讽可以增加小说的戏剧性,丰富语义内涵。讲述了作者求得功名的时期中经历了一段爱情、亲情和油友情故事的《塔铺》以形象的讽刺使人耳目一新。比如“耗子”在政治考试中折戟沉沙后说的“我都认识这些题,但这些题都不认识我。”又如马中老师在考场上不合时宜的读出“卷上的考题我不会答,但我的心是向着你们的。让我上大学吧,我会好好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在如此神圣重要的高考考场中,发生了这样让人荒谬可笑的一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方面表现了小说中的人物自娱自乐,同时也体现了高考的苦难程度与对一个人命运的重要性,为后文李爱莲可悲命无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除此之外,故事情景反讽增加了小说发展轨迹的不可预料性,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在《塔铺》中,主人公深爱的妹妹“李爱莲”的境遇可谓是一场十足的情景反讽。“我”本以为爱莲对高考有着十拿九稳的把握,在受到爱莲的亲笔信后认为在新乡她一定会考出好成绩,高考结束后可以与她开心的在一起,对未来满是憧憬。未曾想到,爱莲为了支付父亲看病的费用,竟在“我”高考当天嫁做人妻,从此与我断了这美好的姻缘,命运各走一方。这种“我”表面看起来的欢天喜地,与这难以让人接受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讽,表现了“我”对未来的胸有成竹和现实的冰冷残酷构成了鲜明的反讽。这种反讽直接将文章原本的波澜不惊转变为现实悲剧,行文之结尾,通过反讽直接翻转了整个剧情更使读者难以接受,更添对小说中苦命的男女悲凄的感情故事的唏嘘不已,好像在自己身边发生或类似的情形,却莫名何处。
三、灵活多变的口语叙事语言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交流工具,也是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工具。在刘震云笔下的小说广泛运用大量的口语,他们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极为生动地呈现出小说人物的心态特征,《新兵连》尤其如此。其主要表现为口语的独白与口语的对话。
独白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感知其情感与精神风貌。《新兵连》中“元首”拉了一天羊粪口,就把皮帽子刷了刷,放在暖气上烘干,谁知排长看到了,“该集合点名了,你把帽子弄湿。弄湿就不点名了?你怎么弄湿,你再怎么给我弄干!弄不干你戴湿帽子点名!”,还有之后排长在出操的时候大喊“跟上跟上,都给我跟上。”还有当“老肥”被撤下骨干身份后,回到宿舍忍不住哭泣时,“哭什么哭什么?你还委屈了?”体现了排长霸道且蛮不讲理的性格,暗示了班长在新兵连中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班长的想象几种讽刺了一种社会尊崇权力的丑态,也体现了“老肥”、“元首”内心中对权力的渴望与不择手段。当读者看到后面大家争相给班长送礼和拼命地巴结班长,并相互陷害也就不会感到意外了。
其次就是口语的对话。刘震云的小说对话一向都要占据巨大的篇幅。《新兵连》开篇的对话是意味深长的,“排长吃完肉,背着手在屋里转了一圈,看了看各人的盘底,问:“大家吃饱没有?”“吃饱了,排长!”明明大家不长吃到如此丰盛的一次,而且人人盘底还有两块骨头,为什么硬说吃饱了呢?实际上这段对话体现了将新兵连中多数人物拖入巨大深渊的农村人的弊端——好面子。作者以此性格表现解释了农村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心理,而农村人口又占据着中国人口的大部分,这无疑又将次小说的意义推向了更高的政治文化层面。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政治文化,才导致“老肥”最终的悲剧人生,告诉人们一个赤裸裸的真理:越是好面子,越难以得到面子,将一个小小的新兵连放大,使人不得不深究其掩映在浅显易懂口语下的深刻内涵。
综上,刘震云通过新写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反讽”手法的运用和灵活多变的口语叙事语言聚合出其独有的创作特色。乡土是人类最初始情感与最深刻理性集合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刘震云以现实主义的方式集中地对故乡的人的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入挖掘。作家将执着坚持的“文学即人学”的创作理念进一步放大,将目光聚焦在人们生活周边的每一处可能不起眼的小事,实现了其创造的一次次跨越与创新,也使其小说获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