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欧亨利小说的语言风格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色的短篇小说创作,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肯定与众多读者的喜爱。他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与俄国的契科夫、法国的莫泊桑享有同等的盛誉。欧·亨利的短篇对美国作家的小说创作有着重要影响。他的许多作品如,《最后一片常春藤叶》、《麦琪的礼物》、《财神和爱神》,以及《警察与赞美诗》等,在美国文学史上都被视为经典的短篇作品。它们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也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优秀文学作品了。
欧·亨利的作品有趣而又意味深长,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散发人性美与人情美的芳香。欧·亨利的作品题材丰富,角度多样,最为文学界和读者推崇的则是他的城市题材小说。作家的这类作品多以社会底层小人物为描写对象,通过讲述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波折,展现了现实社会的风貌与弊端。这些短篇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带给读者以长久和独特的阅读审美体验,与作家娴熟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分不开的。本文从简洁优美的语言形式、幽默与讽刺艺术,以及夹叙夹议的运用三方面,分析了欧·亨利小说的语言风格。
一、简洁优美的语言形式
语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作家的创作理念、社会文化背景与艺术风格。优秀的文学创作者,善于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立场,通过恰当的语言表现形式给予展现。欧·亨利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优美的语言形式是其小说最鲜明的风格之一。
首先,简洁优美的语言形式总是能带给读者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作为一名职业作家,欧·亨利需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倾向和审美习惯。他的短篇小说语言简洁明了,往往寥寥数笔便会将读者带入到小说的叙事时空中,他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将主人公描述得真实鲜活。如,《警察和赞美诗》中,索比在冬天面临着窘境,欧·亨利用寥寥数笔,就将他的情况交待给读者。就在深秋的夜晚,无家可归的索比睡在广场长的长凳上,他用三张报纸分别“垫在上衣里、包着脚踝、盖住大腿”,就算这样没有抗住寒冷的侵袭。这里的三个动词“垫”、“包”、“盖”构成短促而有力的短句,将索比用报纸抵御寒冷的手段表现出来。再如,索比扮演流氓的片段,他先是把帽子弄歪,然后“侧身”朝一个女人挨过去,这是欧·亨利用简洁的语言展示了索比的表演天赋:“他对她送秋波,清嗓子,哼哼哈哈,嬉皮笑脸”。此处,作家使用的都是短句,将索比的动作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充分的展露出主人公对监狱的渴望。他已经极尽演戏之能事,将流氓嘴脸展示殆尽,但这也未能将他布莱克韦尔岛的监狱。
同时,简洁并不意味着平淡和枯燥,作家的语言又讲究优美的形式。欧·亨利短篇小说以人性作为主题,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欧·亨利小说一方面歌颂人性美,一方面批判违反人性的假丑恶。在这些表现人性主题的篇章中,作家把二者巧妙地揉和在一起,两者映衬,强烈对照,使作品显示出永恒的魅力。欧·亨利作品之所以能够激起众多读者的阅读热情,这两点是关键。在他的许多小说中,都能发现优美语言的魅力。如,《黄雀在后》中,窃贼、骗子和金融家凑到了一起,窃贼巴西特开口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参加的全国贪心汉大会——溜门撬锁,坑蒙拐骗,投机倒把,全都到齐了。” 溜门撬锁对应窃贼,坑蒙拐骗对应骗子,而投机倒把则对应金融家,三个短语,将三人所做的肮脏勾当尽数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优美的语言形式往往使文学作品超越了普通而平凡的现实生活。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即能发现自己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的痕迹,又能获得高于生活的阅读审美享受。欧·亨利的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形式赋予了小说的人物与事件以艺术性。如,在《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开头,欧·亨利就大谈关于世界公民的问题。首先,他抛出自己的理论:除了亚当,没有谁是世界公民。“我们听说过世界公民,也在许多包裹上见过异国标签,但那是旅游者,不是世界公民”。这一段开场白就牢牢的吸引住了读者,而读者也在心中疑问,欧·亨利究竟要介绍怎样一个人,才算是配得上世界公民的称号呢。这种开头方式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二、幽默与讽刺艺术
幽默的语言在欧亨利的小说中俯拾皆是。它显示出作家的智慧,也成为沟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家的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紧凑,叙事精巧,往往于不经意间,加入幽默的语言艺术,带给作者以会心的微笑。如,欧·亨利的幽默并非至于愉快的体验,而是通过轻松的幽默来表达严肃的生命命题,令读者在笑过以后,进而引发对生命和生活的重新审视与思索。如,《财神和爱神》中,当老罗克韦尔的邻居琼斯走出家门时,他朝老罗克韦尔家鄙夷的望着,“你这个外来客内斯尔罗德,一不留心,伊登博物馆迟早会把你这老王八收进去”。一句“老王八”就将琼斯对老罗克韦尔的豪宅的嫉妒,以及对这个暴发户的品味的嗤之以鼻。看到这句话,读者也不免会开心一笑。
其次,通过幽默来对不公的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进行讽刺与揭示是欧·亨利经常用到的写作方式。讽刺艺术往往能够起到对审美客体进行强调和突出的作用。并且,讽刺艺术需要读者更深入的进入到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当中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参透作者的“言外之意”。这也是欧·亨利的小说能够带给读者以审美快感的重要方面。他的《警察与赞美诗》、《证券经纪人的浪漫故事》,以及《两位感恩节的绅士》等许多小说都是如此。如,《证券经纪人的浪漫故事》中,作者以幽默风趣的文字展现了证券经纪人忙碌的一上午,揭示了个体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犹如陀螺般运转,而失去了自我的悲哀。小说结尾的对话更是令读者啼笑皆非,其中的辛辣讽刺也自然为读者所领悟。“莱丝丽小姐,”他仓仓促促地说,“我只能呆一小会儿,趁这个时候给你说件事。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我没时间以常人的方式向你求爱,但我确确实实爱你。请快回答我。那些人又在抢购太平洋联合公司的股票啰。”“现在我懂了,”她亲切地说。“是这生意让你忘记了一切。刚才我还吓了一大跳。哈维,不记得了吗?昨天晚上八点,我们已经在街上拐角处的小教堂结过婚了。”可见,幽默的语言往往能够实现一种讽刺的效果。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其背后也蕴藏着创作者的立场与主观思想。
三、夹叙夹议的运用
夹叙夹议是欧·亨利小说又一典型的语言风格。夹叙夹议的运用使小说拥有了一种散文化风格。通常,小说的开场白不是以事件和对人物的描写开始。而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一方面,它起到了楔子的作用,为接下来的叙事进行了铺垫。另一方面,也具有抒情的作用,在小说进行到关键节点之处,将读者的情感也引向高点。如,《爱的牺牲》开头,作家就讨论了爱与牺牲的哲学问题,与标题紧紧相扣。欧·亨利以毋庸置疑的语调写到:“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并且明确说明,此观点是这篇小说存在的前提,也就是读者必须接受这个观点,才能看接下来的故事。这段议论性文字虽然带有对读者的强迫性,但却不失为一个好的楔子,抓住了读者的内心,迫使读者继续读下去。
在欧·亨利的小说中,读者能够鲜明的感受到作者的存在。在恰当的地方,作者站出来表明观点立场,以获得读者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如,《麦琪的礼物》中,小说开头就交代了家庭主妇德拉面对的窘境。德拉哭泣之后平静下来,欧·亨利用调侃的语气说“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家吧”,由此开始介绍夫妻二人租住的房屋。介绍完房子后,欧·亨利还不忘评价一句,“可它真真够得上乞丐帮这个词儿”。在作家的调侃中,读者看到了夫妻二人的贫困。作家的幽默此处起到了恰当的作用,那就令读者笑中带泪。在小说结尾,欧·亨利再一次对护送礼物的夫妻二人进行品评。他先是说二人是两个“傻孩子”,话语中透漏出浓浓的爱。而后,以东方三圣贤给圣婴送礼物为对比,同时运用气势宏大的三个排比句,来表明二人是“最聪明”的。这种作者在场的艺术效果,容易使读者更好地体会和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也会产生一种与作家之间的亲近感,从而对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产生更加深刻的情感与认知体验。
综上所述,对于欧·亨利的小说,很多评论者都着眼于其情节布局的精致巧妙,以及独特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就语言风格上说,其小说的艺术表现力也是值得评述的。作家优美的语言形式,幽默与讽刺的语言风格,以及夹叙夹议的叙事方式都为小说增添了许多的审美空间。可见,欧·亨利作品的文学价值,即使在今天,仍具有广泛的探讨角度和层面。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