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广播媒体舆论监督工作的开展
为公众提供舆论指引,传达民生思想,反映公共社会生活,广播媒体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服务于国家各职能部门及社会各个层面的公共领域。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公共意见的媒介表达[1]。广播媒体自诞生以来一直处在舆论监督的重要地位,它在对社会权利机构规范和约束传播活动通常需要建立在公众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的。然而当前,随着网络新媒体的普及,舆论监督的重心发生转移,新媒体视阈下广播媒体舆论监督的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而网络的普及则为广播媒体舆论监督提供了新航标:将网络媒体资源融入广播媒体当中来。
现如今,舆论监督的现状与以往大不相同,更多的媒体资源被上传的网络上,舆论监督正以一种平民化、普遍化的新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本文结合网络新媒体大发展的新形势,就开展广播媒体舆论监督工作进行研究。
网络新媒体在沟通和传播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它的传播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让拥有一定资源的个体不经过中介进行直接的信息传播。同样几乎所有人都能够通过网络接受并传递这些资源。网络新媒体视阈下,舆论监督表现出一种泛众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公众愈来愈自觉地参与到舆论监督中来,公众的声音在网络新媒体的作用下更具影响力。公众成为了舆论监督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公众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公众也提供问题,舆论的产生及发起都开始围绕公众展开。社会公德和公民素质在监督过程中得到检验和提升,舆论监督工作得到发展和完善。
广播媒体结合新媒体共同进行舆论监督。近来广播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融合充当传播媒介的实例愈来愈多地呈现在公众视野。广播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联动与互动,越来越展现其在舆论监督中的强势面。如最新的报道的舆论监督事件,即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双重出击。拿广播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联动与互动来说,新媒体是高容量的信息库,为广播媒体提供最新鲜、最丰富的一手资源[3];相反广播媒体作为主流的、理性的媒介,突显出其超越新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和权威性。广播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各自发挥其特点,在联动与互动中,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为达到舆论监督的完美效果,而各取所长,相得益彰。新媒体视阈下媒体舆论监督一改以往各自监督的形态,形成了新老组合的模式。广播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组合的模式融入了的信息的传播途径,包括网易、腾讯、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和QQ群、猫扑、微博、博客以及天涯论坛等社交型平台。这些信息传播途径不但不会削弱广播媒体的传播效律,反而为广播媒体舆论监督造势,形成足够强大的舆论声势,更加有适合广播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联动监督新模式。它不仅为广播媒体提供广阔的传播空间,也为公众提供交流问题的表达空间,共同创造和谐的舆论监督氛围。
舆论监督依赖于法律制度,舆论监督的法制化稳步发展将为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媒体的舆论监督亟需立法保证其合法性,让其具有法律效力,并实现自我保护和约束。新媒体视阈下,公民包括每一位媒体人的自身安全都有可能遭受侵犯,尤其是直面公众的媒体工作者都有权接受法律的保护其法律规定的工作内容。为使保障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的效力,也使媒体的监督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当务之急,唯有法律的制定与完善。
舆论监督依赖于健全的组织结构。广播媒体同新媒体一样,也需要完善机构,保证独立。我国的广播媒体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除了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外,组织结构的不独立性也是重要一条。广播媒体是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核心领导仍是集团中的党政团体。媒体独立舆论监督方能独立,只有摆脱外在力量的约束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促才能促使广播媒体舆论监督总体效力水平的提高。
舆论监督的主体的多元化原则。开展广播媒体舆论监督工作时,必须放低姿态,认清现实。现如今,媒体是舆论监督的一部分,而在舆论监督中更重的部分是公众。新媒体视阈下,是公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问题解决后仍就是要向公众公开的。此外,与上级管理部门的协调也是开展广播媒体舆论监督工作的重点。良好的舆论监督事件又必然需要政府党组织的参与。前面虽然强调媒体组织构建需要独立,但脱离了组织是仍不现实的。所以既要发挥广播媒体舆论监督的强势力量,又要做好与主流的共同工作。当公众高度参与到媒体舆论监督中来,是没有哪一种力量能阻碍舆论监督的。
结 语
“如果把国家比作行使在海中的航母,媒体工作人员便像航母的侦察机。查看海况,寻找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前预报可能发生的危机则是它的主要任务。”普利策如是说。在新媒体的视阈下,广播媒体担负起舆论监督的重任,寻找与新媒体交流的机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联动监督,加强与民众的交流,促进公民民主观念、责任意识的提升,保障民众聚焦公共热点、了解社会动向、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在社会中煽起正义罡风,为社会的现代社会惩恶扬善、除旧布新贡献力量。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