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型,城市台新闻人根据自身特点各寻出路
(一)做精做深,记者力争成为特定领域专家型媒体人
新媒体打破电视节目线性播出的局限,报道除了求新求快更追求广度和深度。对于跑行业的记者来说,要加强对自己所跑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向专家型媒体人转变。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深入接触这一领域的人和事,形成对特定领域的独特视角和深入理解。长期与某个行业的专家学者打交道,有意识的积累人脉,建立该领域的专家库,一旦有需求就可以第一时间在新媒体上发出权威声音。新媒体的大容量为记者提供了更宽广的报道平台,对所跑领域越熟悉越专业,作为全媒体记者就越具有核心竞争力。
(二)编辑向新闻评论员转型,用自己的思想解读新闻事件
在自媒体环境下,各种意见和观点充斥互联网,媒体对舆论的控制力在减弱。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舆论监督的责任将更加繁重。媒体融合发展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媒体的责任编辑,长期受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有能力担当起新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因此,成为一名新闻评论员是责任编辑不错的转型方向。面对扑天盖地的信息人们需要有价值的解读和评论,人们更欢迎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评论。因此,新媒体上的评论该怎么写是致力于向新闻评论员转型的媒体人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传统媒体的责编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逻辑学、哲学基础,转型需要的是通过学习熟悉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多读多看多写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提高综合应变能力,制片人向专题策划人转变
策划能力历来是考验制片人水平的法宝。无论是重大活动还是突发事件,作为栏目的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根据栏目定位拿出报道方案和人员安排。一个合格的制片人在新闻报道中“身经百战”积累了大量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的经验。不过,新媒体对专题策划的要求更高,在报道速度、深度、广度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表达空间。在短时间内,策划人头脑中必须形成清晰的专题框架,及时搜索、梳理出各个报道角度的关键信息整理成文。迅速协调安排好各工种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第一时间呈现在新媒体上。可以说,新媒体的每一次专题策划都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密集仗”,对策划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充满挑战的同时也更有成就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