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议凯瑟琳·安·波特《中午酒》的叙事策略

作者:姬艳辉来源:《芒种》日期:2015-09-04人气:3179

《中午酒》是波特中篇小说中较有特色的一篇,也是体现其叙事艺术的典型篇章。小说以美国南方乡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可能患有精神病的工人赫尔顿来到了农场主汤普森家并成为这的农场的得力干将,因此得到了汤普森一家的信赖,但是随着哈奇先生的带来,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为了保护赫尔顿,汤普森一时冲动的讲哈启用斧头卡死了,虽然最后法院判汤普森无罪,但是汤普森来是因为受不了精神上的煎熬,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本文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述语言三个方面,分析《中午酒》的叙事策略。

一、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作家在创作作品、讲述情节时采取的叙述角度。的确,同样的一件事情只要从不同角度去讲述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那我们就会从中体会到不同内涵与价值。对于叙事视角的分类,叙事学家们各有各的见解,其中就包括弗里德曼的八分法、热奈特的三分法,三分法包括:零视角(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本文将以热奈特的三分法为基础,探讨《中午酒》中的叙事角度。

首先,纵观这部小说,波特主要采用了零视角和内视角来对整篇小说进行叙述。零视角即全知视角,即叙述者>人物,也就是叙述者比任何知道的都多,它如上帝一般高高在上俯视着一切,它不用告诉我们他是如何知道这一切的。但是在小说《中午酒》中,作者虽然采用了全知视角,但是波特并没有漫无目的的闯入叙事中,而是在整体上与小说中的故事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在这部小说中依然隐藏着坐着的身影,这个隐藏的身影可以说是第二个作者,是真是作者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利用这个隐藏的作者对整部小说进行隐藏的评论,并且这种叙述具有异性可靠性与权威性。例如小说中有一段关于农产中泉水的描写,描写泉水的时候插入了汤普森夫妇对这个泉水的想法,其实这个想法,就包含了作者隐藏性的评论,其实作者从这里已经看到了汤普森夫妇的缺点,这种想法其实是对他们的一种讽刺。这种全知视角在整体上还是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其次,关于内视角,即叙述者=人物,叙述者知道的就人物知道的,它不能像零视角那样知道人物本身不知道的事情,内视角只能通过人物滋生的感觉、听觉、触觉去传达着一切。叙述者叙述着自己的一切,所以给读者一种特别亲近和真实的感觉,通过内视角,我们能过更好的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但是在《中午酒》这部小说中,作者在内视角的基础上,采用聚焦人物的眼光来观察其他人物,也就是多重的内视角,作者采用的就是汤普森夫妇,用他们的视角来展开叙述。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第一次见到赫尔顿的时候,作者分别从汤普森先生和汤普森太太两个视角来对赫尔顿来进行描述。并且赫尔顿在农场这几年的生活都是通过汤普顿夫妇的视角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对于小说的高潮,即汤普顿先生杀死哈奇那一幕,波特也采用了多重的内视角,同一件事或者同一个人采用多重内视角来进行描写,可以让我们从多角度、多层次上来进行理解,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每一的人的心理特征。

二、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涉及叙事主体、叙事时间等,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不会采用单一的叙事结构,因为单一的结构会让作品陷入枯燥无味的境地,而多样的叙事结构则可以让作品显得丰满多样,进而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与作品的深刻内涵。在叙事结构方面,波特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首先,《中午酒》这篇小说以一种回忆的口吻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作者用了饱经沧桑的心态来讲述这个发生在美国南方乡村的悲凉的故事。作者在开头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1896---1905年,所以这部小说整体上以时间为结构。从波特的生活中我们可知,这段时间正好是波特的童年,所以这部小说的事件背景与波特的童年时光相吻合,这的确赋予了这个故事一种真实性。作者这样的安排,似乎就让我们觉得这一切似乎注定发生,带有明显宿命论的意识,这样就使得整部小说在真实性中又带有神秘性的色彩。这样的描写也是的小说中的人物更具有了悲剧的色彩。对于这种安排,与波特的真实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在写《中午酒》之前,波特有一段旅居国外的生活经历,再加上童年时候经历了南北战争,这一切都使得波特对环境有一种敏感性,进而对家乡有种双重的感受,一方面有对家乡那种田园生活的依恋,但是也有对暴力的不安,,这一切都使得波特的叙事具有独特的感觉。

其次,波特非常善意用一种简练细腻的风格来描述人物的心理,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常常会看见白描手法和意识流手法共同运用的情形,在《中午酒》这部小说中亦是这样。因为故事以回忆的方式展开,所以波特常常词用白描的方式进行叙述,但是这种方式很少涉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所以白描手法主要用于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为了弥补心理描写上的缺失,波特常常使用意识流的手法,进而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解释。这种事实层面与主观层面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拓宽人物的表达范围。

三、叙述语言

每位作家在作品中都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不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也各不相同。例如,有的作家的语言风格是幽默讽刺,有的是朴素自然,有的是清新雅致,有的是婉约细腻,有的则是含蓄隽永。通过作者叙述语言,就可以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进而更好的了解作品。

首先,波特的小说主要取材于自身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波特常常将自身的经历以会回忆、变形、加工的方式变成小说的素材,所以比特的小说具有明显的自传性叙事的痕迹。虽然自传性性的故事与生活真实有着极高的相思似,可以说是对生活的高级还原,但是这种事实并不是文学中真正的事实。同样波特小说中的自传性叙事也不是纯粹的事实,而是经过了作者艺术构建了的事实。波特在《<中午酒>的流源》中就明确地表示过《中午酒》中的情节的确与她的生活经历相对应,但是那却不是直接的事实。正是因为这样的叙事体制,进而决定《中午酒》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的创作方法。进而其叙述语言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中午酒》在平静中讲述这一切,所以没有激烈的言语,只是在平静中细腻的讲述。

其次,《中午酒》这篇小说全文几乎都用了白描的手法进行叙述,波特用了最为简练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了生动的形象。所以在语言方面,作者也使用了白描性的语言,这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特别是对赫尔顿的描写上,因为小说中的赫尔顿几乎不说话,作者也没有直接对他的心理进行描述,我们在哈奇到来之前对其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对他的了解只能通过波特白描式的语言。例如在汤普森先生眼里:“他是个胸部狭窄,面孔饥瘦,白眉毛下蓝眼珠的颜色淡的快成了白色。“而在汤普色太太的眼中:”高高的、花白头发、穿蓝工裤的男人闭上眼睛自我陶醉地吹他的口琴。”虽然对赫尔顿的描述是通过另外两个人,但这种白描的语言还是一下子对赫尔顿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在后来中对其有更深的了解。

综上所述,凯瑟琳.安.波特把她一生的精力都放到了文学的创作上,也许她本身的生活远不如其小说中的那样精彩,但是波特却用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不同的人生图画,让我们在其中体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午酒》中,波特用了独特的叙事策略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南方乡村的一桩悲剧,用这种叙述波特向我们展示了波特内心的想法,波特一方面讽刺了这些人物,另一方面却为他们这样的生活而感到同情,他们无法解决自己与社会和自己心理上的买顿冲突,,人们真活在异色异化的世界中不知如何,只能承受这无尽的苦难,波特希望通过这些可以让我们对我们的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