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以《哈姆雷特》为例谈双关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策略

作者:黄丽鋆来源:《芒种》日期:2015-09-04人气:3466

双关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修辞手法。在特定的语境中,以字词的多义性或者同音性为基础,利用双关手法,可以极大的丰富语句的含义,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效果。在很多英美文学作品之中,都用到了双关的手法。在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按照实际情况,结合具体语境和含义等,合理的对其中出现的双关语进行翻译。据统计,在“双关语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便包含了90多个双关语,是研究双关翻译的绝佳案例。本文,我们即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文学作品翻译中双关的具体翻译策略。

一、文学作品中双关的应用   

双关是一种十分常用的修辞手法,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对文学作品而言,应用双关手法,首先可以显著的增强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作者通过合理应用双关语,可以使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洋溢含蓄隽永的气息,发人深省,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其次,应用双关手法,还可以烘托气氛,勾勒人物形象,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于是,在双关手法的作用下,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可读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具体来讲,双关可以分为语义和语音双关两种。其中,语义双关是指词语因为具有多义性,因此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出不同的含义,形成双关。而语音双关也被称为谐音双关,即利用语音上的巧合,达到同音异义的效果,使语句含有多种含义。在“双关语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便含有90多个双关语,为我们研究双关的翻译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接下来,我们即以不同学者对《哈姆雷特》中相关双关语的具体翻译为例,分析文学作品翻译中双关的具体翻译策略。

二、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双关的翻译策略  

(一)直接翻译法。

在对文学作品的各种双关语进行翻译的时候,直接翻译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翻译策略。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翻译工作者都是在进行着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工作。但是,语言作为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翻译过程中,对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并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上的变动,而需要考虑到不同语言所具有的不同各不相同的文化特色。双关作为一种被全世界作家广泛应用的修辞手法,也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文化特色。因此,在采用直接翻译法进行翻译的时候,对于各种双关语,在翻译的时候不仅要保持形式上与原文的一致,还要保证在基本内容和表达形式等方面的高度一致,从而有效的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但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以及翻译工作者自身实际情况的影响,在对双关语进行翻译的时候,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翻译效果。但是,只要能够紧密结合原文的语境等进行翻译,便可以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例如,在莎翁《哈姆雷特》第三幕的第二场中,在描写主人公哈姆雷特在讽刺自己的同学吉尔登斯吞的时候,作者便利用了双关的手法。哈姆雷特告诉吉尔登斯吞“Call me what instrument you will”,并说道,尽管吉尔登斯吞可以“fret me”,但是吉尔登斯吞却无法“play upon me”。原文中用到了“instrument”和“fret”两个单词,结合故事发生的情节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当时的环境,“fret”的本义应该是弦乐器指板上用来定音的东西。但是。“fret”却是一个多义词,还包含了“烦恼”这层含义。因此,在进行翻译的时候,结合具体语境,便可以进行直接翻译。所以,学者朱生豪和梁实秋在翻译这一部分的时候,便均将这个双关语直接翻译为“撩拨”。“撩拨”一词与现实情节密切相关,并和其中包含的“骚扰”的含义相呼应,令读者一目了然,达到了较好的翻译效果。

(二)注释翻译法。

翻译过程中,在翻译一些双关语的时候,因为其背后隐含的意义较为复杂。因此,如果利用直接翻译法对其进行翻译,便往往无法达到明白晓畅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需要积极的改变翻译策略,选择其他翻译方法,例如注释法等进行翻译。很多双关语都包含了较多层次的含义,因此,在实际进行翻译的时候,很难将其所包含的多层不同意义统统翻译出来。此时,便可以利用注释翻译法,对双关语中所包含的翻译外的另一层或者多层含义进行详细的说明。于是,在保证翻译的语句较为通顺的前提下,也保证了读者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到双关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而且,在具体进行注释的时候,形式较为灵活多样的,可以不必依照原文的语义特征或者形式。翻译工作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等,自由的采取各种形式来描述双关语中的其他含义。例如,在翻译《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和国王的对话时,学者梁实秋便在基本翻译的基础上,添加了两条注释。在注释中,梁实秋点明自己并未译出其中全部的双关含义,但在注释中进行了说明。于是,通过添加适当的注释,在完善翻译效果的同时,也充分显示翻译工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原文中,国王想和哈姆雷特拉近关系,便说哈姆雷特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这里出现了“儿子”这个单词,即“son”。但是,哈姆雷特十分憎恶国王,一点也不像和他有什么瓜葛,于是便一语双关的说到“阳光”太多了,其实是另有深意。在英语中,“sun” 和“son”是同音的两个单词,但是却异形、异义。利用这样的一语双关,充分表现出哈姆雷特对国王的反感。同时,也隐含着对这个表面上阳光灿烂,实质上阴暗冷酷的宫殿的厌恶。另外,“sun”还和单词“cloud”相配合,暗示出国王在哈姆雷特面前表现出的伪善嘴脸。为了使读者能够更清晰的了解到其中的含义,梁实秋便在注释中说道:“sun 和 son 音相似,或亦有双关意。”但是,为了保证译文“通达”,便利用注释进行描述,“其内蕴之意义须于言外求之”。

(三)变通翻译法。

如果实际翻译过程中,一些文学作品中用到的双关语较为复杂,翻译的难度较大,利用直接翻译法或者注释翻译法都无法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那么,翻译工作者便可以积极的尝试变通翻译法。即在保证能原文双关语的思想和内涵不变的情况下,对实际的语境等予以适当的变通,然后进行翻译。利用变通翻译法,一方面可以在保证语句基本达意的前提下,利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例如头韵和双声以及押韵和对偶等进行翻译,最大程度保留文学作品原文中双关语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变通翻译法,也可以通过使用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及应用各种同义词等方式,将文学作品的原文和双关语的不同意义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翻译效果的完整性。例如,实际翻译过程中,可以利用汉语中各种相近的语义或形式等,对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进行翻译。例如,在《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一场中,哈姆雷特说道,他以为是乡绅的,因为乡绅“在里面卧”,即原文的“liest in’t”。但乡绅却认为哈姆雷特在说谎,说到:“You lie out on’t, sir。”并极力说明自己没有“lie in’t”。哈姆雷特听了他的话之后并不认同他的观点,并说道:“Tis a quick lie。”在这一段对话中,莎士比亚利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并且是难度较大,较为复杂的同形、同音、异义双关。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很难在另一种文化背景的语言环境下仍然保持原有谐音效果的原汁原味。此时,利用直接翻译法和注释翻译法显然都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学者梁实秋便利用了变通翻译法,将原文双关语的翻译进行了合理的变通,翻译为“卧”和“谎”,于是,在增强修辞效果的同时,也不致于出现语义上的含混不清,即达到了较好的翻译效果。

三、结语   

大量的双关语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双关手法进行了简要的了解,并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例,分析了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双关的各种具体翻译策略。例如直接翻译法和变通翻译法,以及注释翻译法等。当然,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受到翻译工作者自身理解能力和翻译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有较多其他类型的翻译策略,本文我们不再赘述。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也了解到,对外国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翻译不单单是语言上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因此,想要做出最合理的翻译,就必须透彻的研究分析双关语在不同语言文化方面的异同。同时,翻译工作者也要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并积极结合语境和现实情况,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