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内外大力发展“传统+”—浅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突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关于新媒体的定义有很多,虽然学者们对新媒体的定论没有统一,但新媒体有一个共性:数字化、网络化。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更是把新媒体推向一个新高度。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处一个时代,竞争客观存在。是相互诋毁、你死我活还是相互融合、携手共进?在此仅以电视媒体为例,谈谈面对新媒体,传统媒体如何来融入和突破。
一、直面竞争、积极融合、化被动为主动全面出击,利用新闻源。
融入是参与和互动的一个良性过程。面对新媒体,传统媒体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能高高在上。而应该主动参与其中,利用新闻源,与之互动。
(一)积极参与,关注事态发展。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快”。当一个新闻事件刚刚结束,甚至正在发生,不少新媒体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轻轻一按,就传遍全球了。这就需要传统媒体快速跟上,参与不是跟风,不是步后尘,而是表达对同一事件的关注。电视媒体可以在直播节目中插入口播快讯或者在播出节目中以字幕短讯形式及时告知观众。遇到重大新闻事件,甚至可以中断正常播出,全天候跟踪事件发展。比如“上海11.15火灾”事件、“马航客机坠毁”事件、“6.1长江沉船”事件等。
(二)及时跟进,发表自家观点。对既发新闻事件,关注、跟进、深入。随着事态的深入和发展,原先看见的、最早发现的都在产生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立台之本。一个台总要有自己的独特声音标识才能让人记住,也就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或者说“换个角度看新闻”。
(三)拓展延伸,报道链条完整。对于整个事件的关注和报道,最后要向观众有个交代,有头有尾。新媒体,尤其“自媒体”,大多是报道一个现象,不管真假、不问前后,就这样发出去。不追问也不负责。电视媒体则不能,也不该。要拓展、延伸报道层面,完善报道。对整个新闻事件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链条。
二、扬长避短、寻求突破、从后台到前台主动作为,打好攻坚战。
突破简言之就是“扬己所长”。电视不仅有图有真相,还有声音和画面。尤其“现场直播”,既可声画完美结合, 又能及时将新闻事件现场呈现在观众眼前。这是电视最大优点,一定要利用好、发挥好。参与某一新闻事件后,电视台要冲锋陷阵,从后台到前台,深入报道第一线。
(一)有角度和深度。“快”既是新媒体的最大优点,同时也是它的致命硬伤。因为快,很多事件的真实性得不到验证,很多人物的关键话得不到回应,有时就造成报道的疏漏和虚假;有的则是道听途说不明真相;更有甚者纯属借机炒作以博眼球。
电视媒体则要快中求真、求深:全面了解、客观评判、深入报道。速度上不求最快,但角度上力求新颖,分析上力求深刻。要对既发新闻、热点新闻进行追踪和深入报道,厘清事件来龙去脉。
(二)有责任和担当。新媒体追求快,眼球效应,往往是虎头蛇尾。电视媒体则既要有完整的报道链条,又要自觉承担起传递正能量的责任和使命。
比如“郭美美事件”。各种媒体都在报道,炫富炫美、云里雾里、莫衷一是。最终,央视以实地、实景、真人、面对面采访报道的方式,追溯事件始末,还原事实真相,直面焦点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链条,担当起了“挖掘事实真相”的责任,发出一个国家级电视媒体的响亮声音,赢得了观众的信赖和认可。
(三)有呼吁和导向。传递正能量从何着手?仍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必须要有正确的评判和导向。如果之前的郭美美网络炫富、卖弄风情等还属个人生活领域和道德问题。那么,卖淫和开设赌场就属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明确的批判和谴责,再给出正确的导向。崇尚什么?反对什么?面对这些热点、焦点问题报道,电视媒体不能似是而非,一定要旗帜鲜明,正确导向。
再比如明星嫖娼、吸毒等社会焦点新闻报道,绝不能说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习惯问题。不能模糊视线、混淆视听。要坚决反对、坚决抵制、公开批评。并号召、倡导社会追求、崇尚健康的生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电视媒体承认社会多元,但绝不能纵容社会无序。
三、创新思维、制作精品、由内容至形态全面升级,提高收视率。
(一)创作精品。电视台聚集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一定要发挥好各自“专业”优势,推出“拳头”产品。比如深度报道、比如名人访谈、比如国际时事等,要在某一领域成为风向标。记者采访找准要点,摄像镜头突出细节,编辑修正查漏补缺,播音演绎真实到位,后期包装锦上添花。大家共同着力于一档节目,齐心打造精品。每个环节各自领域做牢做实,节目经得住推敲,这样才能让观众“看进去”。
比如时事访谈节目。可以请评论员述评、专家解读、观察员分析,把事情说清、说透、说明白。
(二)创新形态。电视节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光有好的内容不行,还得有好的形态。无论是主持形态还是节目呈现方式,都要突破藩篱,力求新意。前面说的“专业人才”,还包括舞美、灯光、包装、剪辑、制作等各环节,节目包装好,形式内容匹配,才能让观众“愿意看”。
比如娱乐节目。“好玩”的内容必须要配上“好玩”的形式,这样才能牢牢抓住观众。
(三)综合利用。于电视媒体而言,还有个独特优势:固定的播出平台和连续不断的播出节目。这既可以培养忠实的收视群,又可以对播出节目、新闻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度挖掘。
比如办周刊、综述之类的综合性电视专栏节目。集中对一周内发生的热点、焦点新闻进行综合述评,或者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专题阐述、深度解析。这样的报道是对已发生并成为过去的新闻,进行第三者角度的重新审视和梳理,将各种观点汇集起来比对、分析,得出结论更为理性、客观、让人信服。
四、大胆实践、勇于探索、荧屏内外发展“传统+”,扩大覆盖面。
以电视传媒为例,“传统+”,就是延伸和扩展电视传播方式,变荧屏固定、室内、单向传播的模式为室内室外、多项融合、综合立体的传播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壮大自家媒体,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一)建立官网。对于互联网这样强大的新媒体,作为电视传统媒体不能、也不应该拒绝或者抵触。相反,要充分利用这一全球传播无障碍新媒介,建立自己的网站。利用互联网,还能更加充分彰显电视传媒的优势。在网站上,文字可以反复阅读,画面可以来回播放,这对电视播放时间“一维性”的不足进行了有效弥补。同时注意加强官网管理,分门别类的梳理和编排,会赢得更多忠实观众。
(二)手机电视。自媒体时代,手机的拥有量也就是媒体的覆盖面。抢占手机市场是电视传媒延伸传播、扩大传播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只需一个APP软件,就可以让电视荧屏从室内到室外、随手机 “移动”起来。同时通过技术手段,让电视节目、新闻节目既可以实时直播,也可以反复点播,从而实现“电视无处不在”。
(三)强力营销。新时代、新形势下,电视传媒还要大胆走出去,多渠道宣传自己。不仅在自己的平台宣传,还要学会利用资源,创建新平台或者利用平台。比如创办刊物、做公益活动、公关活动、营销活动等等。以此来吸引更多受众关注电视台,扩大自身影响力。
现在,任何媒体都不只是固定单一的传播模式。做文字的可以有视频,做视频的可以刊照片,做画报可以有网站。 媒体间的传播方式都可以相互借鉴、利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因此,多渠道宣传和扩大宣传,是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型和适应新形势的必然。
新形势下,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以互联网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并存。要直面竞争、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专业的报道。利用好播出平台,发挥好自身特长,做实做强新闻报道。这样,电视等传统媒体就可以与新媒体相互并存而又各自独立。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