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笔下的成长之痛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1948年出生于英格兰的奥尔德肖特,1970年毕业于萨塞克斯大学,并与1971年获得东英吉利大学文学创作硕士学位。伊恩.麦克尤恩思维敏捷,性格坚强刚毅,在文学方面具有孜孜不倦的探索追求精神。他善于用冷静、犀利而又细腻阴冷的笔调描绘现代人内心深处的不安恐惧与挣扎。他的作品大多讨论暴力、死亡和善恶等问题,进而反映出人类内心深处灵魂的扭曲,作品内容大多都稀奇古怪、荒唐不经,有“黑色喜剧”之称,加之有些作品风格阴暗恐怖,又使得伊恩赢得了“恐怖伊恩”的绰号。伊恩是当代文坛上最受瞩目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受到文学品论家的赞美,而且还获得许多文学大奖,这其中包括:1975年的毛姆文学奖、1993年的费米娜外国小说奖、1998年的英国布克奖、2011年的耶路撒冷文学奖。其代表作品有小说《赎罪》、《阿姆斯特丹》、《在切瑟尔海滩上》、《时间中的孩子》等,剧本有《为了你》、《模仿游戏:电视剧三部》等,此外还有小说集《床第之间》、《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纵观伊恩的作品,孩子的成长是伊恩笔下永恒的主题,本文就将分三个方面解读伊恩笔下的成长之痛。
一、成长之痛的原因
伊恩笔下的孩子的童年大都充满伤痕与痛苦,他们都处于一个冷酷、荒谬的境地之中,逐渐成为社会的“边缘人”与孤独者,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相信的世界中,并在这个世界中做着消极苦闷无聊的挣扎,造成孩子成长之痛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扭曲的家庭关系和爱的缺失造成的。
首先,扭曲的家庭关系。在造成孩子成长之痛的原因中,伊恩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扭曲冰冷的家庭关系上,孩子的父母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但同时为了避免家庭分奔离析,父母们实际上过着若有若无、貌合神离的日子。孩子在这个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的关怀,他们时时刻刻被冷漠无情的家庭氛围中,家人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家庭在孩子们的心中只有冷漠与混乱害怕,因而他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的小天地中,并自其中痛苦、孤独的成长着。小说《赎罪》中布里奥妮看似有一个完美幸福的家庭,但实际上她的父母之间并不存在爱情,并且长期分居生活在两地,两个人只是在表面上维系着两人脆弱的婚姻关系,在小说《水泥花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冷漠,由于父母长期畸形的婚姻关系,导致了这个家庭出现了惊世骇俗的、超越伦常的不正常关系,父亲、母亲、兄妹、母女之间呈现出一种“乱伦”的状态,这种扭曲的家庭关系加之父母的离世,使他们变成了真正的孤儿,他们就像囚徒一样痛苦的成长。
其次,爱的缺失。伊恩笔下的父母几乎并不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他们的父母不是专注自己的事业,要不就是整天酗酒、迷恋暴力等,孩子与父母之间常常处于激烈的矛盾之中,他们从还没有在父母的身上得到过一丝一毫的爱意,这就使得孩子在成长中开始封闭自己,转向心理内部,最终在极度的痛苦中畸形成长。小说《赎罪》中布里奥妮的父亲在事业上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但是实质上他却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他与自己的女儿并没有任何精神上的交流和实际上的关怀,反而给自己的女儿制定了一系列生硬的规范准则,在布里奥妮父亲心中,商业利益要远远高于女儿的成长。小说《在切瑟尔海滩上》的主人公弗洛伦斯同样缺少来自母亲的关爱,弗洛伦斯的母亲用一种冷酷无情的态度来关照女儿的成长,她们母女之间并没有正常的交流,母亲对弗洛伦斯漠不关心,从来没有亲吻过甚至抱过自己的女儿,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不闻不问反而不断地向其灌输无聊没有意义的政治哲学。父爱与母爱是任何孩子都渴望的得到的,但是伊恩笔下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却缺失了这种爱。
二、成长之痛的表现
伊恩小说中孩子的成长过程充满了创伤与痛苦,但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同的,他们的成长之痛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伊恩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脆肉、敏感、无助,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的挣扎。
首先,死亡之痛。伊恩小说中孩子的成长过程一直伴随着死亡,《水泥花园》中四个孩子的父母相继离世;《爱无可忍》中主人公杰德的父亲在他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黑犬》中主人公杰里米是个孤儿并没有父母,他们在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父母,经历着父母死去的痛苦。小说《赎罪》的主人公布里奥妮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因为自己天真的幻想,她将管家的儿子误认为强奸犯并关进了监狱,但是布里奥妮的姐姐塞西莉亚坚信罗比的清白并与之相爱,罗比出狱后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比与塞西莉亚一起加入到了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布里奥妮也成为了一名随军的军医,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化,布里奥妮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当年的错误,但是罗比与塞西莉亚却被战争无情的夺去了生命,这让布里奥妮在经历死亡的痛苦中无法自拔,罗比与塞西莉亚的死是布里奥妮一生的痛,他们死亡使得主人公深深的活在自责中无法自拔。
其次,迷失之痛。伊恩小说中的成长并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过程,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时期,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痛苦使得他们不言以面对现实的生活进而使他们自己迷失了自己。小说《在切瑟尔海滩上》中的弗洛伦斯,她每天沉溺于古典音乐中而不能自拔,音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她并没有向周围人一样忙着恋爱、结婚,长期沉迷于音乐使得她迷失了自己,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的愿望与欲求,这种迷失使得她与妹妹和母亲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也使得她与爱德华的婚后生活充满矛盾,加上母亲、爱德华对音乐缺乏理解,使得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进而使得弗洛伦斯更加痴迷音乐,进一步的不断迷失自己,音乐似乎成了迷失中弗洛伦斯惟一的精神寄托。《黑犬》中的琼在受到上帝的启示后就沉迷于宗教,希望在宗教之间摆脱成长之痛。琼脱离了原有激情的政治生活,在法国隐居十年并潜心冥秀以慰藉自己受伤的心灵,但是她却沉迷宗教不能自拔,不仅没有找到摆脱痛苦的方法,反而迷失了自己孤独终老。
三、成长之痛的领悟
伊恩小说中成长的过程充满了痛苦与创伤,但痛苦的过程也是一次成长与领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的寻找自己和救赎自己,最终赋予自己生命一种新的意义。
首先,自我的救赎:伊恩小说中的人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充满了无何奈何,他们每个人都成为了孤独痛苦的囚徒,他们在痛苦中不断挣扎,伊恩对成长痛苦的描写并不是其真正的意义,作家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为那些经历成长之痛的人们找到一条出路完成自我救赎。小说《救赎》中的布里奥妮就成功的救赎了自己,这个救赎的过程是一个艺术救赎的过程,因为布里奥妮在借助小说最终获得了生活的意义。长达后的布里奥妮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当年的错误行为,但现实中的罗比与塞西莉亚的确死于战争,这是不可挽回的结局,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自责与愧疚化为文字,在小说中使自己得到救赎。布里奥妮小说中的罗比与塞西莉亚并不是真实的、死去的的罗比与塞西莉亚,在布里奥妮的笔下,罗比与塞西莉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且小说中布里奥妮也说出了关于强奸事件的真相。现实生活中成长的痛苦是无法避免且不可逆转,通过这种艺术形式的救赎,布里奥妮减少内心的负罪感与惭愧感,最终考试了新的生活。
其次,自我的寻找: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定要认清明确自己。伊恩小说中的主人公早成长之中不断的迷失自己,但是在迷失的同时又不断的寻找自己,在寻找的旅程中感悟成长中痛。小说《赎罪》中的布里奥妮就是在不断寻找中逐渐找回了迷失的自己,这主要表现在她对自己家庭的反抗,当年自己的姐姐塞西莉亚为了罗比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长大后的布里奥妮选择当一名战地护士,她也断绝了自己与家人的任何联系,她心中也许还隐隐的向往着过去的家庭,但是布里奥妮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正是因为家庭的关系才让布里奥妮迷失自己并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家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座监狱,她只有摆脱逃离监狱才能找到自我,的确,在逃离家庭之后,布里奥妮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最终找到自己、救赎自己。可以这样说,离家出走是她在迷失中找到自我摆脱尴尬境地的唯一途径。
综上所述,伊恩.麦克尤恩对成长小说情有独钟,通过他的成长小说,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成长的迷茫无奈与痛苦忧伤,成长主题关注的不仅仅是一小部分人,而是伊恩对整个社会生存状态的思考,同时也是对人们生存困境的一种特殊关注,这些的确值得我们反思与反省。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