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颜氏家训》所蕴含的日常行为教育观

作者:李德生来源:《芒种》日期:2015-09-21人气:6405

    儒家思想在《颜氏家训》中的体现十分明显,并且作为家庭教育的范本,《颜氏家训》也体现出了向日常行为教育方面的回归。也正因为如此,在《颜氏家训》中,具有着更多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内容,并且也具有着更加浓厚的世情关怀。

(一)勤俭慷慨

    《颜氏家训》中提到:“然则可俭而不可吝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颜氏家训》强调人们应当具备勤俭这一优秀的传统,虽然勤俭不会让人光鲜,但是却却强于奢侈产生的不恭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宁愿显得鄙陋,也要坚持勤俭。而在勤俭的同时,为人也需要慷慨,这种品行与勤俭品质同样重要。对于如何区分勤俭与吝啬,《颜氏家训》认为勤俭本身是一种礼义的表现,为吝啬则恰恰相反是一种欠缺同情心的行为,因此,仁义是区分勤俭与吝啬的重要标准,如果能够做到勤俭而不吝啬、慷慨而不奢侈,则是最好的。为了让这种观点更有说服力,《颜氏家训》中分别举出了正反两个事例,从反面事例来看,吝啬的南阳某人不愿意招待自己的女婿,并将女婿家的贫穷归结为太好久,但是他的吝啬却导致死后儿子们对财产进行争夺。从正面事例来看,裴子野真正做到了勤俭而不吝啬。对于遭遇饥荒的亲友,裴子野不仅悉数收留并且与之同甘共苦,这种精神也得到了作者的肯定与赞扬。

(二)进退有度

    由于《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处于乱世之中,因此,在家训内容方面,颜之推提出了要进退有度,从而做到明哲保身,这种思想在《颜氏家训》中的力处世、为官等方面都得到体现。《颜氏家训》中提到:“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通过这句话,颜之推告诫子孙需要在生活中保持中庸和谨慎的心态,同时要对自身的欲望进行控制,做到知足常乐,只有让自己明确自身知足的界限,才能够得以平安。基于此,颜之推甚至在《颜氏家训》中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到了日常生活、婚丧嫁娶等。而在为官方面,颜之推也指出:“无多言,多言必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在此可以看出《颜氏家训》要求颜家后代能够在官场恪尽职守并避免盲目的上书言事。这种态度虽然容易被人理解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但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这种进退有度的态度却能够真正做到明哲保身。笔者认为,《颜氏家训》中的这一观点也并非要求人们使用消极的态度避开乱世,这主要是因为结合其他内容来看,颜之推一致在鼓励自己的后代能够有志向、有作为,并凭此光耀门楣。

(三)诚恳谦让

    诚恳与谦虚忍让是《颜氏家训》中所提倡的重要品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人只虚实真伪在乎心,物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由此可见,《颜氏家训》对老实诚恳的他爱都做出了肯定,对善于伪装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并认为虚伪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为中体现出来,即便一时难以发现,但是一旦暴露,将会受到很大的羞辱。除此之外,《颜氏家训》还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谦虚的态度,尤其是要做到重视诚信、言行朴实并杜绝浮夸,就像《颜氏家训》中所提到的那样:“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诚恳与谦让不仅是《颜氏家训》中重要的品德要求,同时对于现代社会也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诚信缺失的社会背景下,对这些教育内容的强调有助于社会公共道德危机的缓解。

    当然,受到传统教育文化以及时代局限的影响,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所提出的教育观点也并非是全部正确的,如“上智不教而成,下智虽教无益”等教育思想在当下就不在符合有教无类的教育观,也因此失去了借鉴价值。另外,在《颜氏家训》中,教育活动大多是针对男子而言,女性教育权利并没有得到体现,这是封建社会中轻视妇女的传统所导致的,在强调教育平等的当下应当使用批判的眼光来进行解读。除此之外,《颜氏家训》虽然在内容和内涵方面超越了家族教育的立场,但是却保留着家族功利色彩,如果将具有家族功利色彩的内容应用到教育中,也将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效果,因此,在对《颜氏家训》中的教育观进行借鉴的过程中,有必要使用唯物辩证的眼光来对其中的内容做出选择与取舍。

    综上所述,《颜氏家训》不仅是我国家训史中重要的丰碑,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史中的瑰宝。《颜氏家训》中涉及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十分丰富,而这些内容不仅与儒家传统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和作者的人生经历也密不可分。特别需要认识到的,《颜氏家训》中的许多内容都并不会受到时代发展的限制并能够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服务,而这也正是对《颜氏家训》中的教育观做出研究的价值所在。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