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电影的关系
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第一部电影诞生以来,音乐与电影的关系经历了自从属关系至互帮互助关系的转化。 1982年,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发表多只音乐MTV,包括《thriller》、《beat it》、《Billie Jean》,其最大的创新就是以音乐为主流媒介,以故事来辅助音乐的抒发。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实质是为音乐整体氛围服务,这个标志事件打破了两者传统关系。因此随着蒙太奇艺术的发展,人们愈发认识到了电影与音乐不仅仅是主从的关系,而是互帮互助的关系,从两个各有所长的特点中就可窥见一斑。
1.音乐在电影中的功能
首先,音乐可以帮助电影主题的表达。作为电影的“第二台词”,其音乐往往与电影的主题是互促互融的关系,它不仅可以使观众清晰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更可以突出影片的主题。曾获奥斯卡奖的影片《音乐之声》中出现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民歌——《雪绒花》,就将奥地利人民追求正义、不畏强权、崇尚和平的主题思想表达了出来。当电影中上校一家人在无奈的情况下参加德国军国所举行的晚会时,上校哽咽地唱起了这首奥地利民歌,孩子们见状随机也一起上台用洪亮、高亢的声音进行了大合唱,这一举动不仅感动了影片中的现场的奥地利人,也感到了千千万万欣赏此片的观众,真正做到了用歌声揭示电影主题。
其次,音乐还可以提高电影艺术的表现力。电影画面时而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时而讲述离奇的故事发展,而无论画面的内容如何,只要音乐一响起就会自然而然的参与到观众的整体感知,因而就会事半功倍地达到渲染情绪、烘托气氛的作用,从而强化电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在这个巨型邮轮上奏响起高雅温婉的音乐时,人们会感受到当时贵族生活的惬意与悠闲;而当这巨轮偶撞冰山,听到玻璃破碎中钢琴发出的恐怖刺耳的声音后,人们的神经自然也紧绷了起来,会深刻体味到当时如死神降临般的滋味,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除此之外,音乐还起着刻画人物形象与性格的作用。人物的形象需要从试听两个层面展开,而音乐在听觉角度的作用是事关重要的。通过音乐的渗透功能将观众带离眼前的画面,从而在其内心塑造出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的独特感受。因此通过音乐风格、音调、乐器选择和演奏方式方式的变幻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塑造出的独一无二人物形象。在电影《秋菊打官司》中,那首时常出现西部小调令人印象深刻。无论结果的成功或失败,每当秋菊秋菊忿恨地道公安局告状,为讨个说法后,西部小调都会如期而至,这实际上刻画了秋菊性格中不屈不挠、追求公平正义的执着性格。
2.电影对音乐的作用
正如前文所说,电影对音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音乐MTV,即音乐录像带方面。此时电影起的作用既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该首音乐的核心内涵,又是对歌手自身的一个极佳展示。一些音乐中的旋律与歌词常常是晦涩难懂的,那么如何让观众更好的对音乐的主题有着恰当的认识就成为了难题,这时候电影的视觉作用得以发挥出来,通过画面的直观展示,人们可以更加畅通地理解音乐。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