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传播是文学作品的第二生命
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我们已经变得十分需要和依赖信息,甚至有些人把我们的社会称之为“信息社会”,因此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播在现在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要,而且随着传播的发展,和人们对传播的理解以及对传播重要性的认识,现在已经出现了一门专门进行传播现象和理论研究的传播学。当然,对于我们的文学作品,它由作者创作出来后就已经具有了生命力,是作者的思想结晶,但是,如果没有很好的传播,那么这部文学作品就会缺乏成长,随着历史的推移,最终会沉寂在浩瀚的历史作品中。“传播学与文化学就像传播与文化的关系一样,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①例如美国作家哈丽特的著名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由于它的高发行量和这一时期作家和评论家对其影响力的讨论,使得该小说在当时就被认为是有影响力的作品,并且在现在仍然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影响深远。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学作品传播是文学作品第二生命力的体现。
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能提高文学作品及作者的影响力。
世界文化通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越来越丰富多彩,流传到现在的文学作品和有影响力的作者也数之不清,随着文化传播的扩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文学作品和作者的影响力的广度和深度与文化作品的传播广度和深度息息相关。
比如同是戏剧文学创作家的莎士比亚和关汉卿,他们的文学作品和自身知名度在世界范围内就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在一所大学做过一项统计,以1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询问他们世界有名的戏剧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谁?在100名学生中,有78%的学生回答第一个想到的是莎士比亚,只有11%的学生回答第一个想到的是关汉卿,有2%的学生回到不知道,有9%的学生回答一时想不起来,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明显比关汉卿在大学生心目中拥有更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和他们的文学作品传播有关的。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一名著名戏剧家,出生于公元1564年4月23日,卒于公元1612年,他一生一共完成了37个剧本,其中有历史剧10部,喜剧10部,悲剧10部,悲喜剧3部,传奇剧4部。无论是在外国文学史上还是在世界人民心中,莎士比亚都享有至高的盛誉,说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②等。
关汉卿是我国“元代剧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③,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生活于大约公元1225年到1300年,他的戏剧作品类型丰富,有历史剧、正剧、悲剧和喜剧等作品。他一生创作的杂剧多达67部,但流传到现在却只存在了18部,其中还有若干部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关汉卿和他的作品在我国享有盛名,但是,在国际上和我国一些年轻人的心中却不及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拥有更广泛影响力。
通过莎士比亚和关汉卿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关汉卿所存在的年代比莎士比亚早了300多年,而且作品类型也十分丰富,既有悲剧又有戏剧,既有正剧又有历史剧,但是为什么莎士比亚及其他的作品明显比关汉卿及其他的作品要在世界上更具有影响力,这是因为我们中国的传播的不到位。在20世纪,莎士比亚广泛传播并影响世界的时候,我们中国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正在进行解放战争,在20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初,又处于半封闭的经济建设中,缺乏很好的和世界沟通宣传的能力,因此,当我们走入新时代,进入改革开放以后,认识到了传播和宣传的重要性,开始进行大量文化传播的时候,莎士比亚已经享誉世界,成了世界戏剧大师,成了戏剧界“巨人”和“泰斗”的代名词。
又如就莎士比亚个人而言,如果提到莎士比亚的悲剧戏剧,大家可能也最先想到的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但实际上,莎士比亚最好的悲剧应该是他的四大悲剧作品,包括《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为什么《罗密欧和朱丽叶》在人们的心中影响最深刻,这当然是和《罗密欧和朱丽叶》比起他的四大悲剧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更广有关的。因此,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能提高文学作品及作者的影响力。
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能使文学作品具有新的生命力。
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有的流传至今,并影响深远,有的却已经沉寂在了文学历史的长河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有人说是因为作品的思想和意义的差别,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历史和人民思想考验的,或者有历史,或者有深度,或者有思想,但是,我认为应该还与文学作品是否广泛传播即是否进行大众传播有关。
比如,我们以同是童话类型的作品来举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我们提起童话故事灰姑娘,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故事讲诉了一个善良的女孩在母亲去世后,长期受到后母和两个姐姐的虐待,在厨房做女佣,每天睡在灰堆里,整天都是灰头土脸脏兮兮的,后来由于她对自己母亲的孝顺和善待小动物,所以得到了仙树和鸟儿们的帮忙,在历尽继母和姐姐们的阻挠后,通过一只水晶鞋,终于和王子快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格林兄弟的《灰姑娘》的故事出版于19世纪中期,是根据德国民间文学进行整编的,从此进行了广泛的大众传播而享誉全世界。
但是,在我们中国,在唐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灰姑娘的故事了。在唐代段成式(约公元803年——863年)所撰写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续集《支诺上》中,就出现了一个《叶限》(又叫《吴洞》)的故事。故事叙述了在秦汉以前,南方有一个洞主的女儿,名叫叶限,是一位百越姑娘。叶限幼年丧母,从小聪明能干,得到父亲的钟爱。父亲死后,继母和姐姐对她百般虐待,并杀害了她精心饲养的一条鱼。叶限得到“自天而降”的神人指点,将鱼骨藏于屋中,此后“金衣玉食,随欲而具”。在一次地方的节日活动中,叶限瞒过继母,“衣翠纺上衣,蹑金履”去参加洞节。因被继母及异母妹察觉,仓卒逃离,遗下一只金鞋,这只金鞋为邻近海岛上的陀国主得到。他派人到拾得鞋子的地方让所有的女子试穿,终于“得叶限”,于是“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以叶限为上妇”,而“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
我们中国的这个《叶限》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一个灰姑娘的故事,它和格林兄弟的《灰姑娘》的故事在内容和很多情节上都有相似之处,而且《叶限》比起《灰姑娘》的出现甚至还早了近1000年,但是,由于我们缺乏有效的广泛传播,由于我们没有借助大众传播的影响力,因而,大家说起灰姑娘的故事都是只知德国格林兄弟的《灰姑娘》,而不知中国唐代的《叶限》这位灰姑娘。
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它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力”④,通过对格林兄弟的《灰姑娘》和段成式的《叶限》这两个故事现在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文学作品通过大众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后就能使文学作品具有新的生命力。
传播活动从人类产生以来一直与人类活动联系在一起,从最初的口语传播时代,到文字传播时代,到印刷传播时代,再到现在的电子传播时代,人类一直通过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播来增进了解促进人类发展,如美国近代的马丁·路德金在20世纪50——60年代反对人权运动的活动中就运用了传播学的影响力,“通过美国的历史,我们得知非正式组织和联邦政府都是依靠大众传播获得信息并向公众传播信息的”⑤,因此传播活动一直影响着我们人类活动,包括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但是我们中国近现代的传播活动由于受到特定历史时代的制约,其传播活动一直不活跃,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的传播事业才开始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执行更佳全面的职能。如我们现在提到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世界范围类,大家都会想到“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头”,他们是法国的莫泊桑(公元1850——1893),俄国的契珂夫(公元1860——1904)和美国的欧·亨利(公元1862——1910)三位文学大师,其实在中国,也有一位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鲁迅先生说他的书“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赞他的书“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评他的书“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此人就是我们清代的著名短篇小说家蒲松龄,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在国际上的文化传播,因此世界短篇小说只有“三巨头”,而非“四巨头”。
现在,中国的文人已经越来越理解文化传播、越来越重视文化传播,我们明白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能够把我们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和思想传遍世界,因为,文学作品传播是文学作品的第二生命。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