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折射的多维英国文化研究

作者:宋青来源:《芒种》日期:2015-09-27人气:3334

0 引言

作为非大陆区的欧洲国家,英国的历史与文化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绅士传统的儒雅和精英主义的留存让它对人们充满了吸引力。从莎士比亚的名篇巨著中,我们都能看到英国文化的一段段儒雅、传统、安分守己和中规中矩。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带有固定色彩和成分分明的文化精英国家,但在近代巨变的洗礼中,英国又透出了许多的新特质。《国王的演讲》就根植与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讲述了英国二战前后重要历史阶段中的人和事。

1 一九二五:一个噩梦的开始

电影的故事开始于1925年,笔者在标题中称之为一个“噩梦”,原因就在于在这一年的一个演讲中,故事中的“国王”第一次面对了他的口吃问题。当年,艾伯特王子,也就是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第二个儿子,在父亲的授意下,于英国伦敦温布利体育馆中正举办的大英帝国展览会上致闭幕词,作为国王最为喜爱的儿子,艾伯特勋爵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是不负众望。原来,艾伯特患有严重的口吃,第一次站在公众场合亮相,看着一双双期待他的目光和黑压压的人群,站在演讲台上的艾伯特发出的只是断断续续的结巴声,甚至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单词。虽然电影第一部分到此就结束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看台上的艾伯特所面临的压力和众人的喧哗、唏嘘,甚至是回家后受到父亲和其余公爵的冷眼相待。而且事实正印证了这一点,乔治五世去世后,他把王位传给了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大儿子大卫,也就是温莎公爵。

这一部分的剧情相对简单,也只是一个引子的作用,但是影片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国王”的口吃病,这可谓是英国文化中的一个特例。传统的英国文化偏向保守,而英国精英阶级的主要构成部分——皇室成员更是如此,因而对于他们的毛病、缺陷,几乎从没有报纸、电台敢于报道,为的就是维持这样一个有秩序的英国社会。艾伯特一出场就出了个大错,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结结巴巴的男人,一个连话都讲不清楚的上层贵族。这是现代工业引导下英国文化的一次大反省和大剖析所带来的结果,因而电影敢于这样表达这样的基本思想。同时,艾伯特的出糗也告诉所有的观众,这是一个低起点的故事,故事的发展也是在这样的起点上不断地前进,这正合现代英国贵族的风貌。

2 一九三四:初识与初试

电影的第二幕发生在1934年。时光飞逝,思想依旧成熟的艾伯特在1934年依然口吃,并且有着愈发严重的姿态。妻子莫林看着丈夫被无能的医生来回捉弄,心中郁闷异常,便不惜重金和大力寻找一位名叫莱昂纳尔·罗格的语言治疗医师为丈夫看病。这便是电影中艾伯特与罗格的初次相识,也开启了“国王”治疗口吃、重新演讲的序幕。

经过一番波折后,罗格和艾伯特终于做了第一次尝试性治疗。为了缓和气氛,医生要求王子直呼其名莱昂纳尔,并且称呼艾伯特王子的昵称伯蒂,慢慢地,两人逐渐开始融合,王子也不再紧张。首次治疗开始。艾伯特按照医生的要求,捧起书,却一个字都念不出来,正像摔书愤然而去时,莱昂纳尔示意王子带上耳机,用录音的方式实验一下。当然,王子认为这真是愚蠢之极,耳机里传来了盖过所有声音的交响乐,艾伯特终于拿起书来,大声地吼着书上的句子,听不到自己话的王子最终还是认定这是一个“蠢”方法,殊不知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许久之后,年迈的国王乔治五世示意艾伯特继续练习朗诵演讲稿,并且身体力行向他示范。艾伯特当然十分羡慕父亲,但是坐在广播台前的他却仍然一个字都读不出来,这让父亲大失所望,也使父亲将注意力更关注在自己的大儿子温莎公爵的身上。愁云满面的艾伯特想着自己永远都干不来这个活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好久之前医生送给自己的录音唱片,打开放音机后,他惊讶地听到了其中一个男人坚毅且流畅的声音!天呐!这不正是自己的声音么?!身后的妻子目瞪口呆,他们决心重回诊所进行治疗。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莱昂纳尔一点一点地教授伯蒂声音训练,从物理治疗着手、再到心理辅导和精神放松,他发现艾伯特竟然忍受着这样强烈的内心压抑。圣诞的演讲虽然并不完美,但艾伯特的进步惊人。[1] 页24-25.

这一部分是全片的第二部分,虽然篇幅并不是最长,但在笔者和诸多影评人看来,这一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从英国文化的表达与解读上来看,它更是十分重要。首先,从故事的发展层面讲,艾伯特所代表的的英国贵族在初次遇见平民出身的莱昂纳尔时表达出了一种带有愤怒感的不屑和不信任,这正是长久以来英国等级严格且固定的历史的正面反应,与之相对的是医生对公爵太太的彬彬有礼。其次,英国文化的多维变化在这一部分也最为突出,艾伯特在知道自己的错误和问题后,重新回到莱昂纳尔处进行治疗,这正是一种现代文化价值观所支配下的平等与尊重,也是跨阶级信任的重新建立。这种精神的变异来自于英国资产阶级改革时的场面,被称为一场没有流血的革命带给英国人的是深入他们骨子里的温厚和儒雅,他们希望改变,但都是借助十分温和的方式,正像影片中艾伯特和莱昂纳尔的交往和关系的建立一样,这在之后的影片中还有更多的体现。

3 一九三六:更大的压力

1936年是影片中第三部分开始的年份,在这时,国王乔治五世病入膏肓,几乎已经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全皇室的人都被紧急召回在一起,不久,国王便过时了。艾伯特的哥哥大卫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然而这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国王却一心想着与辛普森夫人结婚,王位的动荡中,艾伯特找到莱昂纳尔倾诉心声。这次谈话的结尾处,艾伯特对哥哥沾花惹草的行为表示了不满,大声的吼出来了一句话:“你要是这样做,就没资格当国王……我说了算!”这虽是气话,但却是真言。[2]页18-21.

莱昂纳尔医生指导艾伯特是一个心系国家的好勋爵,会是一个好国王,并一心想帮助处在斩获边缘的英国。可是大卫的态度让他愤怒和压抑,他有做国王的资格和能力,但欠缺的就是他的演讲能力和精神支持。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在重重压力中,大卫决心放弃王位,艾伯特也顺理成章继位为“乔治六世”。莱昂纳尔和艾伯特继续接受治疗,以应对即将面对的继位仪式。虽然王室其他成员对莱昂纳尔的能力和履历很是怀疑,但国王却很相信他,在继位仪式的彩排中,莱昂纳尔使用了激将法,发现国王原来在愤怒中,他的口吃似乎就痊愈了。靠着这次发现,医生顺利帮助国王完成了继位。[3]页43-44.

这是一段历史风云突变的时代,但就英国文化来说,并没有过多的渲染,仍是中世纪时英国传统的体现,等级有序、长幼尊卑。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大卫不让出王位,任凭医生怎么鼓动,艾伯特都不会去和哥哥争一个王位。同样,哥哥让出王位的原因在于他看清了自己的问题,让出王位并不是丢脸的事。这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英国文艺复兴之后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因为大卫让出王位就是为了能够与别人结婚,成全自己的幸福,而把国家放在其次。大卫和艾伯特截然相反的两个角色正说明了英国文化的两个面向。

4 一九三九:伟大的演讲

艾伯特继位后,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二战中德国的嚣张侵略,并且逼近海岸线,逐渐威胁到英国的安全,甚至还通过空袭来打击英国,这种情况下,议会决定要对德国宣战,加入到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联盟一派。皇室当然通过了议会的决定,只是,国王需要对全国发表演讲,安抚百姓的情绪,宣告必胜的决心,痛斥德国的劣行。这对于口吃的艾伯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4] 页31-35.

结果自然不必多说,莱昂纳尔和艾伯特在广播间中顺利完成了这次广播演讲,英国人民看到他们的国王如此勇敢地客服了困难,也满怀信心、欢欣鼓舞,艾伯特走在人群簇拥中。影片最后,艾伯特和莱昂纳尔的一次对视感人至深,这是一对伟大的友谊,一对对英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来说都是一对伟大的搭档。

故事的最后一部分是全剧的高潮,也是升华国王和艾伯特人物形象的地方。我们看到了英国文化中看似缓慢却带有挑战、激进、自信的一部分,是对于人心的重新发掘和再次阐释。两个原本等级悬殊的人物这时走到了一起,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的玩笑,但玩笑背后,确实英国文化所造就的必然。[5] 页46-47.

5 结语

本文根据电影《国王的演讲》的内容,按照电影的四个时间段分四部分,分别讲述了每个部分所体现的英国文化特色,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分开叙述,但英国文化是一个整体,是贯穿的,也是具有多面性的。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