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以文化视角审视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哲学意蕴

作者:慕举来源:《芒种》日期:2015-10-19人气:814

    民族声乐研究中有“千人一面,万人一嗓”的说法,形象的揭示了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角度看,这则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哲学问题。若要推动我国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保留民族声乐精华元素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借鉴西洋唱法,以增强我国民族声乐的个性化特征。

1、 我国民族声乐与文化融合的条件

    所谓的文化融合是建立在尊重母体文化基础上的,我国民族声乐是以丰富的民族文化为前提的。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民族声乐早已经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传统的民族声乐广泛汲取了戏曲、民歌、说唱等艺术形式,凝聚着历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同时,民族声乐也随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流传。从某种意义上看,没有民族文化的支撑,我国民族声乐就失去了动力源泉,根本无法在世界民族声乐艺术舞台上立足。因此,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必须以传统声乐艺术为基础,在保证这种前提下,有选择的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除了上述所说的上层建筑条件,我国民族声乐和文化融合还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但它依然离不开民族情感、民族审美、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风格。同时,它还与我国各个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与我国人民的审美需求、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更是密不可分。综合以上两个条件,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必须以本民族声乐文化为基石。

2、 我国文化结构与民族声乐的历史发展

    首先,我国古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与文化结构就有着密切联系。早在春秋时期我国音乐就已经萌芽,《楚辞》、《诗经》、《酒歌》等都收集了许多民歌素材。到了汉朝时期,相和大曲、相合歌逐渐普及流传,这也促使我国民族声乐逐渐进入繁荣期。隋唐时期我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民族声乐也随之取得重大演变,这个时期的大型歌舞“唐代大曲”,以其独特地艺术魅力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声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专业教授音乐的“梨园”。到了宋元时期,民族声乐在保留前代艺术的基础上,又呈现出新的艺术特点,诸宫调、诗歌、元杂剧、曲艺等音乐艺术相继出现。此外,宋元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茶馆、酒楼、勾栏瓦舍,这无疑极大地推动了说唱艺术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戏剧音乐逐渐成为民族声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还出现了不同的戏剧种类,最具代表性的则为京剧、昆曲等。通过上述论述不难发现,各个时期的声乐作品不仅是民间音乐的雏形,还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在节奏音韵、情态理念上都相辅相成。

    其次,近代中国的民族声乐也与文化结构紧密相连。随着封建制度的结束和西方思想的传入,我国民族声乐也融入了一些西方音乐元素。新式学堂中首次出现了歌唱课,将声乐艺术正式纳入教育体系。学堂乐歌的诞生则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突破。随着五四运动的蓬勃开展,聂耳、黄自、冼星海等一大批音乐创作者相继出现,他们开始尝试将西方音乐元素融入到我国民族音乐中,艺术歌曲创作进入繁荣时期。同时,张权、周晓燕、郎毓秀等一大批海外歌唱家也相继回国,并从事音乐教育和创作。这无疑进一步促进了西洋声乐的传入。

    最后,现代时期我国的民族声乐依然与文化结构联系紧密。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民族声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政策的鼓舞下,我国的民族声乐逐渐趋于专业化。许多民间艺人和歌手也逐渐进入音乐学院、艺术团体进行深造。这促使我国民族声乐从口传心授逐渐发展为系统性的专业化教学模式。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声乐研究者开始争论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借鉴问题。这一学术争论无疑对推动我国声乐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后,我国相继出现了王昆、郭兰英、才旦卓玛等掌握了科学发声方法的歌唱家。他们一方面积极借鉴美声唱法,另一方面也保留了传统民族声乐的精髓。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中西方声乐融合更加深入、全面。我国民族声乐不断探究、调整、革新。这一时期,我国的声乐艺术在作品创作和演唱技巧上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当然,时至今日,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者和研究者依然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