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县级电视媒体的发展困境
从传媒介质上看,从第一台电视机产生到如今,电视传媒走过了初生期和黄金期。时下,有某些观点认为,电视传媒已经成为了夕阳产业。再者,以网络等为载体的微信、微博的信息传播手段挤压电视传媒的生存空间。这逐渐缩小的市场份额、广告收入和观众数量让电视行业陷入经营困境。对于县级电视媒体而言,其面临的形势比市级以上的媒体要严峻得多。
从报道的内容看,新闻质量不高,记者采访出现惰性。报道比重严重失调,领导活动和会议新闻过滥,重“上”轻“下”。例如,会议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忽略了会议中不愿意、不擅长从会议材料中发现“活鱼”,懒得进行深入地采访,而是为了报道会议而报道,内容枯燥无味,使群众不愿看(听)。微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受众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高度粘稠,具有强烈震撼力的信息内容,信息传播的尺度甚至要求一看标题便能满足人们的求知欲。这与拖沓、索然无味的县级电视传媒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报道题材上看比例严重失衡,重生产报道,轻生活报道。例如,《新丰县第三季度各项经济生产指标飘红》这则新闻报道罗列了一大堆数字报道该县经济发展情况,使人收看起来索然无味。记者不擅长用具体的事实展现该县的发展成就,真是相当遗憾。
从采编难易程度看,由于县级台的政治地位相对较低,采编过程中经常陷入采访难、取材难、报道难、处境难等窘境,造成舆论监督无为,大大降低了其在百姓心目中的公信力。微时代下的微媒体大多采用了匿名的方式发表言论,在微媒体平台上,共鸣的信息流组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这种无形的舆论压力往往促使当事人积极解决问题。
从采编语言上看,居高临下式的向受众“谈经论道”的报道方式让受众难以接受。通过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人们可以发表“平民化”的信息,这些信息比县级电视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更具吸引力,更易于让受众接受,甚至引起人们的共鸣。
从采编队伍上看,县级台大部分人的具体业务知识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取得的,人员知识结构层次低,队伍良莠不齐,是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突出问题。相对于电视传统媒体,手机微信、网络微博等载体对信息传播主体的专业要求几乎为零,只要能够使用网络和手机,就能产生信息并主动向外传播。
从播出时效上看,大多数县级台都没有天天播新闻,每周3~4档的新闻节目设置常使新闻变旧闻,新闻时效性差。而瞬时性的传播微时代带来了信息传输的高效率,对于传播者而言,微信息的传播提高了传播速度,加快了信息内容的更新和信息转发产生的辐射覆盖面。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