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姜文电影里的美
姜文,一个喜欢在电影里“黑色幽默”的“诗人导演”。自从执导以来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部影片,却每一部都被大家所熟知,并多次获奖,其中正式的影片就只是以下几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鬼子来了》和大家非常熟悉的《让子弹飞》、以及刚热映的《一步之遥》。
他是一位“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我”的导演,总体来讲姜文导演的电影在艺术审美上都有很大反差,但就是这种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多变、创新才使得他更加可爱。
“作为个体的人,不可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他的命运恰似一朵长河里的浪花,无论是他的欢唱还是他的低吟,都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他不可能完全主宰自己的未来,他没有绝对的自由。个体发出的音符,总是淹没在宏大的主旋律之中,只可能与之谋求和谐而不可能与之违拗。”一位豆瓣网上的电影评论人如是说。姜文创作的电影与他的成长经历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他的前三部电影是不同程度的对自己回忆的整理,构成了“个人回忆三部曲”。分别反映了他的童年记忆、历史观和爱情观。都围绕着“文革”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但是就像导演自己说的那样,他的电影从来没有忠实地反映历史的愿望,他认为回忆一定不会是历史本身,他通过电影反映的是自己对历史的记忆。这些记忆是姜文电影的核心,也是他创作依照的法则,那就是——感性认识。
一、 “意识流”的叙事风格
姜文导演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而闻名,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完全看不懂。对此姜文的回应是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台词:“只能说你没看懂,不能说你没看到。”影片里面显现出了浓厚的个人风格的烙印,其中“酒神精神”体现的非常明显。即使从电影本身的构成元素来看,都有看似癫狂的状态下对理性世界的游离,但往往可以穿过表象直抵精神本质。姜文不喜欢用线性结构叙事,他惯用一种类似“意识流”的主观化叙事方法。就像他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其实叙事的主线应该是主角马小军的童年、少年和中年时期。但是童年和中年却是只用了十分钟左右来交代。姜文特意用惊鸿一瞥的感觉将这两段轻轻带过,主要突出表现少年时代的马小军。在少年时期的讲述中也常常是根据回忆进行一种类似于意识流的跳接。自己到底有没有认识过一个叫米兰的人?是否真的把刘忆苦在他的生日宴会上打了?这样的片段式的、意识流的的叙事,反映的不正是我们一层层抽丝剥茧回忆青春时的那种如梦似幻的状态吗?正如姜文自己说的,紊乱的记忆让真实难以考据,事实上我们的回忆不也同样如此吗?这种恍若梦境的回忆一旦和现实相遇便会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
《太阳照常升起》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第一人称叙事不同,它是以旁观视角来叙事的,实际上是为了通过主观的调度来表现他所理解的爱情。悬念层出不穷让人不解,直到最后第四部分“梦” ,所有事情才水落石出。就像是把四个部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形叙事。其实,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第四部分反倒应该是故事的开头,姜导苦心安排,把所有线索的“结”包裹在最里面一层,为的就是让最后一刻谜底揭晓时能实现意象的最大共鸣,走到观众的心里。在这里,叙事的线索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或者手法了,这样彼此串联的环形叙事已经变成了影片本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 色彩的隐喻、意象的象征
姜文的电影中无处不见太阳、泛着金红色的夕阳、红色的土地、鞋子等等。似乎他对红色——这种极具表现力、生命力的颜色情有独钟。电影本身的镜头用光也很讲究,很多细节光线都经过导演和摄影师的仔细琢磨,色彩既不浓艳也不单调和影片的风格高度统一。
《太阳照常升起》里充满了形形色色的符号、意象及隐喻,像《达・芬奇密码》般繁复,它将姜文对爱情的看法和认识隐喻在影片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太阳照常升起》里的周韵还一个年轻女学生的时候,就被“最可爱的人”爱上了。当她大腹便便到大漠的营房去看孩子的父亲,只剩下一堆衣服。姜文是一个回国建设祖国的南洋归侨,他的女朋友孔镱珊骑着骆驼千里跋涉,就为了他信中的10几个字:你来,我们结婚,我在路的尽头等你。在茫茫大漠中,她真的看到了路的“尽头”,姜文站在“尽头”的后面。在苍天、大漠、他和她中,他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一样。在沙漠的狂欢夜,他娶了她。 这是1958年的故事,两个女人在大漠的旅途偶遇,一个为着幸福的爱情,一个为着伤心的爱情,这是第一个爱情故事。
第二个爱情故事是周韵带着遗腹子到爱人的故乡她儿子房祖名有着算术的天赋,却被疯妈给逼得不上学,不出门,不出工,随时都堤防着妈妈会做出疯狂的事。周韵最后对儿子说:我现在好了,你去接下放的人吧。房祖名接了下放的姜文和孔镱珊,半路上就得知自己的疯妈失踪了,只看到沿江漂过的衣物,还有那双花布鞋。下放到山村的姜文成天带着山里的淘气孩子上山打猎,以猎物来挣工分。偶然的一次,他发现了周韵搭的隐蔽的石头房子。他趁夜去探访,看到女人的衣物。而这个夜晚,当他回到家时,却发现自己的老婆孔镱珊和小队长房祖名通奸,她对房祖名说:你唐叔说我的肚子像天鹅绒。他将猎枪对着房祖名。对死亡毫无畏惧的房祖名问姜文:天鹅绒是什么?姜文说:我会帮你找块天鹅绒,但你看到天鹅绒的时候,也就是你死的时候。离开山村的姜文没有带回天鹅绒,因为他的朋友崔件健开导了他,不是房祖名的错,是他自己“占着茅坑不拉屎”,只顾带一帮毛孩子打猎,把老婆搁家里撂荒的错。但房祖名带回了天鹅绒,他对已经侧身而过的姜文说:她的肚子一点也不像天鹅绒。 而这两个爱情故事都在最后湮灭了。
在姜文的影片中有大量象征事物,很多意象都象征着导演想表达的内涵,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傻子从第一次出场到后来竟贯穿始终,在傻子冲着车里的姜文骂了一句“傻比”时,突然明白傻子就是他们自己,古伦木、欧巴是《奇袭白虎团》里的口令,象征对智慧、勇猛和胜利的渴望。还有《太阳照常升起》里疯妈一直在建造一个石头房,里面错落有致,灯光昏黄,象征着人的心房,妈妈的内心世界。而当儿子一碰就粉碎了象征着妈妈内心的脆弱和易碎。
三、 黑色幽默的批判
姜文电影表现的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他不像是《唐山大地震》亦或者是《甲方乙方》那样悲剧喜剧的色彩非常鲜明。而是以一种黑色幽默的风格来讲故事,在他的故事里面很多都是超现实的存在,无法用科学和理性解读。却又让受众感到这就是人性,这就是人生。
姜文所拍摄的电影悲喜并不明确。很多观众看完他的电影都笑了。然而细细想来这并不是一个笑话,甚至这算是件挺恐怖的事情。这个笑话就是我们所说的黑色幽默,他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他多追求的是让别人笑着哭出来,笑了以后还让你深思的感觉。他用喜剧来表达悲剧,希望能够引发观众深思。
对于电影,他的理解是:把葡萄酿成酒。这样的电影有回甘,有后劲儿,而不像是很多商业片让人短暂的快餐娱乐消费。他往往“把故事讲好”的同时,还在批判着社会、人性、人生等等。他用魔幻色彩的风格来讲故事,疯妈的抱羊上树,挖树煮石头、健步如飞飘草过河等等这些都在批判着现实生活。还有戈壁沙漠中飞驰而过的火车,铁轨上盛开的鲜花,以及被大火烧毁的帐篷都像是一个非理性的狂欢的人却有着一颗最理智最透彻的心。
四、 结语
姜文执导的影片不夸张的说是中国电影的一次革命,在他电影里面能得到什么样启发与享受,看到什么样的世界,要靠受众们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情趣去感受。每个人都会看到自己,我想这才是电影的魅力所在,也是可以借助“接受美学”原理来拓展的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姜文就是在“酒神”的精神宣泄下完成了他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碰撞融合,也像导演自己的风格一样,在太阳的刚毅里温柔着……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