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动画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于逸淼来源:《视听》日期:2015-11-09人气:1277

当今动画艺术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传播媒介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与进步,其生产数量与规模更是与日俱增,然而在高产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动画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而动画艺术普遍存在的暴力化、色情化、虚幻化、致瘾化等高碳问题日趋普遍与严重,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一、暴力化

首先,动画艺术中的暴力美学始终是一种难以遏制的创作倾向。传播学家乔治·格伯纳在《暴力与媒介》中将暴力总结为:“公开表现以实力对抗他人或自我, 或者反对他人意愿的强制行动造成被伤害或杀害的痛苦。”①暴力涉足到影视艺术多为媒介暴力,媒介暴力是相对于现实暴力的一种提法,指的是在媒介内容中出现的真实的或者虚拟的“有意伤害或杀害的公然表现(无论成功与否)”。②表现方式则是通过运动的镜头和画面来传递给观众一些暴力信息和元素,暴力镜头包括电视上常见的斗殴、谋害、武力,以及使用各类武器强加于他人的行动。

作为动画第一大国的美国和位居第二的日本,在动画的创作乃至营销方面都有自己的战略和方法,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中国观众。可是在动画这个“纯粹”艺术下也隐藏着大量暴力美学成分。像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死神来了》、《奥特曼》、《火影忍者》、美国的《超人总动员》、《怪物公司》等多数动画中都带有暴力和血腥的元素。青少年观众在观看动画时无形之中便受到了暴力元素的侵害。例如,日本动画片《火影忍者》讲述的是爱恨情仇的故事,但是在画面中却时时出现厮杀的镜头,诸个忍者村之间的斗争,复仇与陷害,战斗者当中有的胳膊被砍掉,有的眼睛被挖出,有的身亡,一系列的暴力画面成为作品的重要看点。

此外,中国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魁拔》等动画作品也深受日本动画暴力美学的影响。如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是近几年获得高收视率的动画之一,大街小巷都是喜洋洋与灰太狼的身影,该动画从角色形象到色彩都贴近儿童的审美心理,但是却总是以武力手段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看到作品中红太狼惩罚灰太狼经常采取的手段,就是拿着平底锅砸灰太狼的头,在动画片中灰太狼在数顿重锤后两眼金星,但是身体依旧安然无事,而这样的情况放到现实生活中则不堪设想,这一系列暴力镜头,虽然看上去好玩搞笑,但是却在无形之中给青少年儿童的思想埋下了毒种。儿童的世界简单而且直接,对于模仿力强但是辨别力和分析能力差的青少年来说,动画片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无论从思维上还是行为上都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首部武侠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虽然角色形象卡通可爱,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但是故事情节上却充斥着暴力,武林中各帮派厮杀战斗,时空交错混乱,几乎就是成人内容的杂烩翻版。其中有一集讲的内容是蓝兔为了救虹猫,割破自己的动脉血管,血流整个池塘,这样的做法即暴力又不科学,极易误导青少年对事情的判断。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暴力语言、画面等频繁的出现,无疑是对记忆的强化。对缺乏鉴别能力的儿童青少年的身心成成长极为不利。在动画片《猪猪侠》,头戴爆炸式假发套的教导主任是主要角色之一,其话语多为“我忍你很久了”,“给我滚……”角色塑造了一个性格暴力、蛮横专制的教师形象,与弘扬的为人师表南辕北辙。如此的两个角色,让孩子们捧腹大笑之外别无其他任何正面意义,反而更多的是用在日常校园中如何对付老师,动画的审美教育意义全都被消解了。

因此,总的来说,无论是生产水平先进的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动画艺术产品,还是正在迅猛发展中的中国动画产品,过多的暴力美学诉求是一个共同的病象。

二、低俗化

所谓低俗内容一般主要是指低级趣味、庸俗,使人萎靡、颓废的内容。动画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除了幽默搞笑外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审美功能,然而一部分动画总是停留在低俗的层次上。继《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后的《熊出没》沿用了相同的逗乐手段,动画内容基本没什么营养价值,无非是变着花样,想方设法地逗儿童开心,一种低俗的逗笑手段百用不厌,通过两只笨熊和一个更笨的人类之间的较量。

首先,色情画面对于动画片来讲是严厉禁止的,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但是风靡已久的《蜡笔小新》中,小新的爱好就是掀美女姐姐的裙底,游泳时解开妈妈美牙的内衣带,让小白表演棉花糖和抓小鸡鸡,此类龌龊色情的行为,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玷污和侵蚀。其次,粗制滥造现象尤为严重,政府出台文件加大动画的生产播出数量后,动画产量日益剧增,然而质量隐患不断涌现,如动画片《我叫MT》,号称三维巨作,如没有国外大片做对比,欺骗小朋友还可以,整个场景形象是属于三维制作生产,但是在转看角色造型、场景设计一看就是属于低幼水品,完全无法与迪斯尼动画作比较。

   此外,《喜洋洋灰太狼》模仿《猫和老鼠》,《熊出没》模仿《倒霉熊》,机械的模仿生搬硬套,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而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而对中中国动画这种邯郸学步的行为不但为自己动画的发展毫无帮助,却造成了本末倒置的严重后果。《昆塔盒子总动员》从名字上就是对美国动画系列的模仿,号称堪比皮克斯的动画剧作,确实从场景到角色的形象上有所改善,但是人物形象的和理性上却显得模仿的败笔,角色形象堪比是《怪兽公司》中的独眼,这里将多数角色换成了“独腿”,不管从外形上还是从角色的灵活性上大大的降低了角色你通过肢体语言能够带给观众的感染力。只是关心角色就一条腿走路是否方便的问题。更不用说故事的情节设计方面了,完全是在拿冒险开玩笑。像这样的例子还有《森林大冒险》、《功夫兔子》等,若想在艺术上有所提高,不只是数量上的增长,而是更重要的是质量和创作的审美价值的提升。

四、泛数字化

数字技术动画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动画艺术从2D快速进入3D时代。3D技术包括CG制作、双机拍摄以及2D转3D等方式。“比照传统电影制造业,数字化大片及其银幕奇观的视听冲击本身即已形成巨大激荡之势,尤其是原本应用于军事和航天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介入电影制作以及虚拟影像的出现,更是激起理论波澜。某些观点趋向传统美学的对立一极,走向极端,认为数字影像颠覆了‘巴赞理论’,动摇了电影的真实性概念,电影这一真实王国因此渐失其原有的美学特质,传统电影美学的根基就此崩坏。”③然而,泛数字化也将大量动画艺术作品归至失真的高碳行列,甚至陷入了动画的“恐怖谷”。动画泛数字化主要提想在过分追求技术真实,而忽略艺术真实。倘若把记录现实作为最高标准,则磨灭了动画的假设性和想象性,更无法真实的实现动画实意上的艺术真实。作品《魔比斯环》汇集世界顶级三维动画师,耗资1.3亿人民币,历时五年时间,然而付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遭遇了市场的“滑铁卢”,票房不到投资的零头。其原因之一就是过分的虚拟现实,产生丑陋、不舒适的体验感。虚拟的场景、角色令人无法产生身心愉悦,没有获得观众的信赖和认同。陌生的场景,虚幻的星球,如浮在宇宙间的生命球、地球上的殖民地克里托斯和具有魔法的绿色星球拉菲卡,大大超越了观众正常的审美距离,令人不仅难以产生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甚至让观众感觉非常虚假,因此这部巨片成了数字技术的傀儡。继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之后的国产三维动画《功夫兔子》,把三维艺术表现的“酣畅淋漓”,但是从制作上却与功夫熊猫无法比拟。不论是情节叙事还是角色设计、乃至配音等都让人没有兴趣观看下去,内容空洞乏味,过度的数字仿真偏离了艺术真实。

综上所述,我们将当代动画艺术生产中存在的暴力化、低俗化、虚假化、泛数字化化等种种病象统称为当代动画艺术的“高碳化”。因此,此类动画艺术是指在动画艺术创作生产中或不符合艺术真实美学原理,内容虚假、荒诞、空洞,或以暴力、色情为手段,主要诉诸生理感官和人类本能欲望刺激,或基于数字艺术特殊的双重互动不确定性机制,对受众具有强烈致瘾作用,严重损害受众身心健康的动画艺术类型。主要产生“沉浸型自由情感”④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这种自由情感不但消耗审美主体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导致审美主体思想浅薄,精神萎靡,心理空虚,心灵污浊。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