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柳九阳来源:《视听》日期:2015-12-05人气:4420

    就当前我国社会现状而言,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够强,因此很多事件需要新闻监督来保障人们的权益。然而当前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经常会遇到采访遭拒绝的情况,甚至一些涉及相关利益的新闻曝光后可能会导致记者受到人身伤害,一旦遇到这些问题,记者应该懂得随机应变。本文分析的是记者采访遭拒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一、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

(一)采访前记者准备不足

    新闻采访是一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的工作,记者在采访前必须做足准备才能应对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例如当前交通事故频发,新闻记者在采访前必须做好心理准备,组织好相关语言,并在采访前进行相关沟通。若没有提前进行沟通,而直接进行采访、询问死亡人数等,对于还沉浸在悲痛中的受访者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因而记者的提问极易被拒绝。 

(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新闻记者采访遭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心理因素。受访者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在采访中每个受访者对访问本身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拒绝采访的原因也较为复杂。一些记者缺乏经验,提问容易忽略对方感受,将个人判断强加到受访者身上,结果招来拒绝。例如针对某些犯罪事件,询问犯罪嫌疑人家属一些相关问题,一些记者会将个人观点强加到受访者身上,不断询问关于犯罪嫌疑人的其他状况,欲将采访往自己预想的方向引导。在此状况下犯罪嫌疑人家属往往会表现出强烈不满,这样就会导致采访中断。

(三)采访方法不当

    新闻采访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采访方法不当,记者极易失去受访者的信任,甚至遭到排斥。例如在火灾现场,一些记者为了挖掘新闻,追问消防人员关于火灾发生原因、责任人等情况,此时消防员正处于紧张的灭火过程中,自然不适合回答这些问题,因而采访难免受挫,更会遭到受访者的谴责。

(四)采访内容偏离受访者

    新闻采访应贴近群众生活,发掘跟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让群众获得一些教育和启迪。然而当前一些记者热衷于搜索奇闻八卦,采写所谓的爆炸性信息,这种采访内容显然偏离了群众的需要。例如对于当前社会上一些老年人摔倒后无人扶的状况,记者不去深究其中的原因,而是希望通过采访了解一些个人观点,这就可能招致群众反感,最终导致群众失去耐心而中断采访。

二、应对拒访的策略

(一)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

    新闻采访时间、现场充满不确定性,采访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状况,因此在新闻采访前做足准备尤为重要。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能够应对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更为重要的是新闻记者在采访前必须充分了解新闻事件及其影响,并掌握新闻受访对象的相关信息,预测新闻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在一些新闻事件发生现场,记者必须提前与受访者进行沟通,了解新闻事件的起因及经过,并在受访者的同意下进行采访,采访过程中需要同受访者开展情感交流,保证采访过程顺利进行。

(二)营造良好的访问氛围

    新闻采访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在新闻记者与受访者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同受访者建立良好关系,有助于在采访中进行互动,营造出良好的采访氛围。尤其是在进行一些敏感问题采访时,受访者难免会较为紧张,因此采访过程可能不够顺畅,此时若记者提问方式不妥,便可能导致受访者拒绝后续采访。新闻记者是整个新闻访问的主导者,因此在采访中必须从受访者角度考虑问题,在采访中加入一些轻松话题调节受访者情绪和采访氛围,能够让受访者有效参与到访问过程中。

(三)采访方法要适当

    除了国家大事以及社会热点现象,人们也喜欢浏览一些社会边缘题材的新闻。新闻记者采访中应该多关注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信息,尽量贴近群众,让新闻发挥其应有的引导和满足功能。此外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提问技巧。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需要针对不同受访者使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并根据采访实际状况作出应变。新闻记者要考虑采访时机是否恰当,地点是否合适,话题能否被接受,再与受访者进行良好的交流。

    在对一些敏感性话题采访时,记者必须明确采访目的及后期报道方式。比如对一些社会、政治敏感话题,官员往往避免发表意见,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前可以告诉官员,报道将遵守新闻纪律,据实报道,不会发布不利于和谐稳定的信息,这样或许能转变官员的回避态度,使其接受采访。对一些明星采访时,记者应该尊重明星个人,避免过分挖掘其个人隐私。对企业的采访时,企业往往会掩盖存在的问题,新闻记者此时必须注重访问方式,可以用第三者角色对企业进行提问。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