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案的设计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有意识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意识是科学发现的前提,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而且要依靠科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教学案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有效载体,科学创设学习情境,合理设计思考问题,促使学生进入适宜的学习状态,可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途径。
一、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学习情境的创设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设计,教师通过教学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1、创设学习情境,诱发问题意识。
教师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便出现无疑可问的现象,教师就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生疑,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利用教学案,通过问题串,创设问题型学习情境,可以将学生自然地带入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敢问、会问。
2、创设学习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在学习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时,我在教学案中提供下列学习素材:(1)由于全球变暖、科技的进步和水稻良种的培育、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东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性水稻生产基地;(2)日本的水稻种植主要使用小型机械,生物技术水平高;(3)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的水稻采用旱地直播技术。与学生固有的知识和教材的观点(季风水田农业是小农经营、科技水平低下、商品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左,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教学案中该段学习素材既利于学生批判地接受知识,又引导学生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3、创设学习情境,拓展思维深度。
创设学习情境要尽可能提供多余信息、设计陷阱、隐藏地理信息,解决相关问题要学生综合分析,去伪存真,避开干扰因素,把握本质。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中,我增加了多种图文密切结合的日照图,设计了如何提取图文信息、判读日照图等问题,引导学生判读、提炼、归纳、内化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创设学习情境,丰富学习素材。
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案中,学习情境“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撞击冰山沉没”,“在2008——2009年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我国职业竞技选手郭川和他的团队驾驶无动力“绿蛟龙”号帆船环球航行的相关微博”,“东南大西洋渔场的形成”等较好的验证了洋流的影响,不拘泥于教材,是对教材案例的补充。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案中增加非地带性的具体实例,如非洲和南美洲的非地带性气候实例,既补充了相关的地理考点,使地理环境的特征更加完整,又为学习地理提供了支架,扩充了学生的认知广度。
5、创设学习情境,拓展教学空间。
通过来自课外、生活中的新颖独特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调学以致用。如笔者在一次公开课前,带领部分学生走出教室,徒步走了一遍苏州灵白线(灵岩山——白马涧)的登山步道,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将相关素材编进公开课的教学案,有效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教学空间。
二、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问题的设计
使学生由无疑可问到敢于质疑,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必由之路。以“思考问题”为核心进行教学案的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题设计要留有余地
教师有时在教学案的问题设计中设置“我来命题”环节,请学生开放性的设计问题,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试想当教师只提供某道高考题的图表和文字素材,由学生设计问题。当有的问题设计匠心独具、新颖独到,甚至与专家的命题思路、设计视角不谋而合,受到老师褒扬、学生佩服时,学生体验到的成就和喜悦将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必将推动学生继续设计问题,培养地理创新思维能力,在地理科学的世界里不断勇攀高峰。
2、问题设计要形式多样
在地理概念类的教学案设计中,不仅要说明地理概念的含义,还要设计具体案例、实际问题来阐述地理概念的内涵、外延、辨析、图解,设计问题来理解地理概念的本质。如在设计“风带的概念”的问题时,可设计辨析以下概念:风带(如东北信风带)、盛行风(如东北信风)、风向(如东北风)、风力;风向的画法、判读、表示等,进而让学生理解风带的本质是大气环流。
3、问题设计要层次分明
不要设计答案能从教材上直接抄下来的问题,最低层次的问题也要学生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有利于实现教学案的先学后教的功能。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问题进行分层,设计适量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能力的问题,使层次较低的学生跳一跳也能够得着,有效避免了“撑死了”的现象;同时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问题要适当的拓宽和加深,不至于出现“吃不饱”的情形。
4、问题设计要联系实际
针对2015届江苏省高考的考试说明中增加了考点“江苏省地级市的名称”,我在教学案中联系实际,增加了相关的学习素材、图表解读和问题设计。又如在马航M370失联和亚航QZ8501飞机失事后,从地理的角度如何确定搜救方案?为什么?这样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案的设计不仅紧扣热点,与时俱进,而且使学生学习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现代创新人才的需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使用教学案,多联系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或挖掘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