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教育论文
作者:延边职业技术学院李春子来源:原创日期:2012-02-03人气:737
一、“德育”工作要始终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当中教师,不只肩负着传授知识的职责,更肩负着彰显品行
的使命。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德育”的引路人,生活的导师,而且是施教的主体。从近几年到我校的学生来看,一方面,思维活跃,行为大胆,有创造性。另一方面,文化素质较差,举止散漫,纪律观念淡薄。针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抓住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通过班会、板报、团活动时间组织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规范化的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校史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帮助学生在新的起跑线上树立远大理想,确定奋斗目标。
其次,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积极组织进行了以热爱专业,钻研技能教育为主的活动。到我校的不少学生,对学习没有明确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文化课成绩并不优秀。但不少同学具有自己的“闪光点”既优点。如在体育方面、文艺方面、专业职能的表演上表现突出。为了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机遇学生施展才能的机,我们定期的进行了各专业技能比赛,球类运动会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有了“我也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的信念,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自尊心和上尽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起了学生们的斗志,鼓足了前进的勇气。
再次,面对临近毕业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随时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择业观、价值观、创业观教育,使他们有种时代感、紧迫感、责任感为今后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奠定基础。
二、“德育”工作,要不断更新观念
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在育人方式、方法上要力求具有时代性,要与时俱进,多采取与学生互动的启发式、讨论式、谈话式等育人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学生一同学习,一同成长。由于目前我们的学生较前几年相比,思想、认识、文化和行为等基本素质都有所下降,在思维、情绪、言行、心理等诸多反后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同时也有体现了不可捉摸性。加之,由于师生年龄的差异,师生心理之间也存在着相当距离,甚至形成“代沟”。所以在平时,很多学生不愿意向老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认为老师不理解他满。事实上,的确老师们有时确实不理解他们,老师们认为不正常的事,在学生看来很正常。如:现在学生中流行染发、早恋、穿拖鞋上课、沉迷于网络、男同学蓄长发等。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其实不过就是观念上的问题,是师生之间年龄差异既“代沟”所造成的观念上的差异。
如今,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我们的学生时代完全不同。校园里流行的现象,也是当今社会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校从来都不曾是一片孤立的净土,外面的尘土总是不可避免地飘进来。那么,如何面对这种现象如何理解?这是目前摆在“德育”工作上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不能始终用过去的好学生模式来衡量今天的学生,这是注定要失败的教育。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创新教育呼唤着“德育”的创新。尤其是“德育”方法的创新。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应与时代同步发展。我们应该继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同时借鉴先进理念,为德育补充新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
三、“德育”工作,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在平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幽默风趣的动作,热情爱抚的目光都给学生以鼓励、勇气。从近几年到我校学习的学生家庭情况来看,有近5096的学生是单亲家庭(父母出国、离婚等原因)这些孩子由于缺少亲情,性格孤僻、内向、花钱大手大脚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这些孩子特别渴望被关爱。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必须要用母爱去呵护,教育每一个孩子。学生失落时,老师的教诲能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在学生孤独时,老师的关爱能使学生的心底涌起股股暖流。
在人世间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帮助别人的机会,也许你早已忘记,但这种爱却可以温暖一个个冷漠的心灵;也许你只付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爱,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四、“德育”工作,内容上要多样化
1、结合形势任务,举办各种纪念、庆祝活动。采取多种形势开展以下的主题活动。3月5日学雷锋、树信风、献爱心活动;4月5日清明扫墓活动,纪念革命先烈,继承优良传统;“五四”青年节,弘扬“五四”精神,树立远大理想;9月10日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10月1日国庆节,进行形势报告;12月9日开展纪念活动等。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要受各个方面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班主任要认真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从中发现问题,特别是对差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有利于互通有无,互助互补,优化教育环境,使学生和家庭真正、全面地了解学生,客观的评价学生,科学的教育学生。从而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增强教育实效。
3、课余以活动为主,感情沟通。对学生的管理,应改革那些传统的,不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实行动态管理。为使学生从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班主任应积极组织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课余活动并积极参加。班主任的积极参与,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这种情感会使学生在工作中,以集体为中心,形成统一的整体。
的使命。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德育”的引路人,生活的导师,而且是施教的主体。从近几年到我校的学生来看,一方面,思维活跃,行为大胆,有创造性。另一方面,文化素质较差,举止散漫,纪律观念淡薄。针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抓住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通过班会、板报、团活动时间组织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规范化的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校史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帮助学生在新的起跑线上树立远大理想,确定奋斗目标。
其次,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积极组织进行了以热爱专业,钻研技能教育为主的活动。到我校的不少学生,对学习没有明确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文化课成绩并不优秀。但不少同学具有自己的“闪光点”既优点。如在体育方面、文艺方面、专业职能的表演上表现突出。为了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机遇学生施展才能的机,我们定期的进行了各专业技能比赛,球类运动会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有了“我也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的信念,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自尊心和上尽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起了学生们的斗志,鼓足了前进的勇气。
再次,面对临近毕业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随时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择业观、价值观、创业观教育,使他们有种时代感、紧迫感、责任感为今后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奠定基础。
二、“德育”工作,要不断更新观念
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在育人方式、方法上要力求具有时代性,要与时俱进,多采取与学生互动的启发式、讨论式、谈话式等育人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学生一同学习,一同成长。由于目前我们的学生较前几年相比,思想、认识、文化和行为等基本素质都有所下降,在思维、情绪、言行、心理等诸多反后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同时也有体现了不可捉摸性。加之,由于师生年龄的差异,师生心理之间也存在着相当距离,甚至形成“代沟”。所以在平时,很多学生不愿意向老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认为老师不理解他满。事实上,的确老师们有时确实不理解他们,老师们认为不正常的事,在学生看来很正常。如:现在学生中流行染发、早恋、穿拖鞋上课、沉迷于网络、男同学蓄长发等。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其实不过就是观念上的问题,是师生之间年龄差异既“代沟”所造成的观念上的差异。
如今,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我们的学生时代完全不同。校园里流行的现象,也是当今社会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校从来都不曾是一片孤立的净土,外面的尘土总是不可避免地飘进来。那么,如何面对这种现象如何理解?这是目前摆在“德育”工作上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不能始终用过去的好学生模式来衡量今天的学生,这是注定要失败的教育。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创新教育呼唤着“德育”的创新。尤其是“德育”方法的创新。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应与时代同步发展。我们应该继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同时借鉴先进理念,为德育补充新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
三、“德育”工作,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在平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幽默风趣的动作,热情爱抚的目光都给学生以鼓励、勇气。从近几年到我校学习的学生家庭情况来看,有近5096的学生是单亲家庭(父母出国、离婚等原因)这些孩子由于缺少亲情,性格孤僻、内向、花钱大手大脚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这些孩子特别渴望被关爱。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必须要用母爱去呵护,教育每一个孩子。学生失落时,老师的教诲能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在学生孤独时,老师的关爱能使学生的心底涌起股股暖流。
在人世间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帮助别人的机会,也许你早已忘记,但这种爱却可以温暖一个个冷漠的心灵;也许你只付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爱,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四、“德育”工作,内容上要多样化
1、结合形势任务,举办各种纪念、庆祝活动。采取多种形势开展以下的主题活动。3月5日学雷锋、树信风、献爱心活动;4月5日清明扫墓活动,纪念革命先烈,继承优良传统;“五四”青年节,弘扬“五四”精神,树立远大理想;9月10日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10月1日国庆节,进行形势报告;12月9日开展纪念活动等。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要受各个方面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班主任要认真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从中发现问题,特别是对差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有利于互通有无,互助互补,优化教育环境,使学生和家庭真正、全面地了解学生,客观的评价学生,科学的教育学生。从而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增强教育实效。
3、课余以活动为主,感情沟通。对学生的管理,应改革那些传统的,不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实行动态管理。为使学生从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班主任应积极组织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课余活动并积极参加。班主任的积极参与,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这种情感会使学生在工作中,以集体为中心,形成统一的整体。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