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优秀文学作品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宋德梅来源:《芒种》日期:2016-01-02人气:142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学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最能决定文化的特质。文学是心灵之学、修养之学、人生之学,是人类情感的主要表达方式,优秀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会从思想上对人们进行道德规范、情操引导。正是优秀文学作品特有的这种功能,使它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的教育资源和重要的现实语境。挖掘文学作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 优秀文学作品中潜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 优秀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歌颂人类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这正是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之所在,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文学作品才得以深深地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才能够万古流芳地传承下来。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生极为坎坷,但是他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靠坚强的毅力生活了下去!自从认识水兵朱赫来以来,他的心被共产党吸引住了,萌生了强烈的做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意念。经过几番波折,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他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在战争中他也受了不少伤,即便面临生命危险,保尔也时刻记着党,于是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这部著作的经典名句就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1]多少年来激励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扼住命运的喉咙。文学作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通过主人公优良的道德品质表现出来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能使读者在强烈的四性共鸣中体悟人生真谛,接受思想教育。这就是文学潜隐的功效,是今天培养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丰厚情感资源。

(二) 优秀文学作品有助于积淀大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和灵魂,然而由于受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人文精神渐渐从大学教育中隐去,科技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占据大学教育的优势地位,人文教育显得缺失与不足,其实科学与人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领域,理应融合在一起,科学精神求“真”,这是立世之基;人文精神求“善”,这是为人之本。[2]只有二者融合在一起才能达成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渠道。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说:“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3]从《诗经》、《楚辞》等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到外国文学,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等人文精神。例如: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会使人陶醉于作品所展现的自然美和人性美,自然美清新、明丽、如流水一般;人性美美的纯朴、原始、理想化,体现为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人性美,“君子国”的景象,那种美是说不透,赏不尽,感受不完的。思想政治教育涉猎这样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培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促进真心健康、 提高审美趣味, 培养高尚情操, 塑造良好人格。

(三) 优秀文学作品有助于实现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才能、道德品质、思想,情操,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上海大学的钱伟长曾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4]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为人的劳动技能的提高,更体现为人的精神水平和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顾把人培养为“经纪人”、“科技人”,而是要更多的追求 “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某种人”。优秀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触及到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充实内心精神生活,感染和优化人的心灵结构、塑造完美人性,完善自我人格,有助于实现“文化化人”的教化功效,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孟子的语录体散文《君子之所以教者五》讲到: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5]主张通过教育来发展人的多方面才能。这种朴素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形成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传统。

二、 发挥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感染性的途径

(一) 把优秀文学作品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来,扩大教学空间上的广延性和纵深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限于课堂讲授,空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实际效果不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入新鲜的血液,借助各种教学资源加强,才能实现根本性的突破。比如: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男主角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一个独眼、驼背、坡脚的丑人,但是他内心却非常的勇敢与善良。女主角艾斯梅拉达是一个吉普赛少女,不仅人长的漂亮,心地还格外善良,她曾善待山羊,善待落魄的诗人,善待伤害过自己的卡西莫多,她的心灵是那样的美丽,还有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披着神职人员的神圣光环,道貌岸然,内心极为阴暗和丑陋,最终毁灭了他人,也毁灭了自己。这篇小说启迪我们衡量一个人要从他的内在品质出发,不能以貌像而论之,一个人唯有内心美,才是真正的美,也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美,才是我们要提倡的美,要追求的美。文学作品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道德熏陶和精神教化的作用,恰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

(二) 发掘优秀文学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提高教育主体的文学素养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感染力,丰富的人生哲理,对人生困惑的精彩诠释,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人生指明方向,这对培养大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及道德素质有极大的助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渊博的文学知识,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气,要涉猎古今中外更多的文学作品包括哲学、史学、艺术学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在欣赏与阅读中注重积淀文学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教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要把优秀文学作品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之中,要把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感、道德修养提炼出来传递给学生,要注意在文学作品中挖掘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推动优良道德品质在师生之间的传递、传播、创生,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优良的精神基因,进而升华为一个集体以至一个民族的道德标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学气质、文学素养、人格魅力,以新颖的形式,易于接受的方式,在愉悦的氛围中,在课内外活动中恰当地选用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把握人生方向,提升人生境界。

(三)加强文学作品的感染与熏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概念,优秀文学作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切入口,校园文化建设有必要从文学作品深厚的积淀中去挖掘真谛,用文学作品的涵养,向善,正义来潜移默化的实现“文化化人”的功效。优秀文学作品在思想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启迪人思、穿越时空进行心灵的对话,丰富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能够在体会和感悟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后达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和完善人格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政治教育活动,同时亦是文化教育活动,兼具政治性与文化性两种功能,曾经的社会观念和导向往往以政治取向来汲取优秀文化,以优秀文化来实现政治目的,这样的认识和行为明显是带有偏见的。中华民族主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认为思想是流动的,只有借助文学作品才能将其固化,才能把瞬间的灵光捕捉下来,并不断延续和传承,由个体意识变成社会意识转化为民族意识。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