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注重对学生外语技能的培养,文学课程教育所占的份额非常少,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偏重学生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思想文化内涵方面的培养。长期以来,不乏有许多专家呼吁要重新建立起外国语言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使外语学科实现语言与文学的统一与结合,由此可见,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文学语言不仅是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及民族的文化积淀,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对文学深层内涵的理解与感受,而且能够从文学作品中深入的了解外国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历史以及社会风俗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度。
一、外语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外语专业的学生听与读的能力较好,而写、说、译这三方面的表现则差强人意,由此可知,学生在外语知识的学习上过于死板,缺乏独立思考以及自我创造的能力。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外语教学过于强调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思想文化内涵的培养,使我国的外语教学呈现了重市场需求,轻人文教育的局面。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学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合与运用,能够将学生的思想与创造性的语言融合在一起,使语言与思想达成和谐与统一。
第一,文学本身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具有自身的艺术魅力,不仅能够给人一种美得享受,而且还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身想象的空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接触到文学时,便会逐渐的领会语言的精妙之处。文学所涉及的领域较广,能够为语言学习提供一个丰富的语境,文学所涵盖的哲学、民俗、政治、地理、历史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既能够拓宽学生们的思维与见识,又能够使学生通过文学了解各个民族的思维习惯以及文化风俗,将丰富的文学文化糅合到外语教学中,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外语时能够在虚拟的语境下贴近他国人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进而可以避免母语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更快的消除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障碍,深入的挖掘出不同国家人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点,从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第二,文学利用其丰富的内涵开拓人类的想象力与思维,实现表达以及思想的交流。经典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都代表了人性中共有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将文学作品融合其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及认识,并与作品中的思想产生许多碰撞与交流,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想法,无论这些想法是否深刻,或者是否正确,都是学生进行创造的开始。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思想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产生极大的影响,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主题与思想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外语教师应该将文学引入到外语教学中,并通过丰富的文学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引导他们用外语中说与写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二、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语言修养
文学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具有丰富的寓意与内涵,文学语言时而简洁,时而复杂,但都充满了语言的魅力。文学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工具,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分析,进一步将语句、词语中对蕴含的社会文化意蕴充分的挖掘出来,在外语教学中充分的利用文学,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活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语言的学习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语言学习的表面层次,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语言的内涵,学生通过对文学的学习,能够进一步领略到语言的魅力,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同时,文学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接触更为广泛的语言使用范围。
2、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与理解能力
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结构,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这些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语言技巧的运用,广泛的阅读使学生的词汇量不断增加,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向更为丰富活跃的知识形式方面转变。学生在阅读戏剧或者小说时,可以根据语言学的线索对整篇小说或者戏剧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进行推理与判断,从而把握整篇小说或戏剧的内容。此外,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为外语写作提供优秀的语言范本。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不同的文体风格、修辞手法等,将文学作品融入到外语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外语写作更加的丰富、多样化以及层次化。文学作品还可以作为学生口语练习的范本,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暗含了某一种价值观或者对某事物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用外语表达出自己阅读作品和的感受与观点,在课堂上与老师以及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能够为学生提供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在学习一门外语时,如果对该语言国家的文化没有进行深入充分的了解,那样就会产生较大的文化障碍与时空障碍,对外语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文学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缩影,充分的反映出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中某一种社会生活以及人的主观世界,文学是一种持久性的文化沉淀,文学作品所代表的精神内涵以及文学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多数情况下,文化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不同的文学作品具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学生在接受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就相当于接受了一次次的文化熏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读以及深入的思考,学生能够从中认识到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加深对不同国家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总之,将优秀的文学作品运用到外语教学课堂上,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进而正确的看待作品中的文化与思想观念,并针对作品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意见。
三、文学素材的选择以及文学运用模式初探
1、外语教学中文学素材的选择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学素材的选择时,老师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根据学生文学水平以及语言能力的不同来选择文学素材。不同学生的外语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外语水平较低,具备初步的外语语言能力的学生,老师应选择一些较为简单易懂的文学素材,如童话、简单的寓言故事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不仅语言简单易懂,而且情节丰富生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与积极性,将这些简单的故事渗透到外语的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语言的美妙与乐趣,领略到不同国家民间的风情。针对外语水平较强的学生,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诗歌进行鉴赏,老师可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音韵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赏析,使学生领会到文学语言的魅力。在学生的外语学习进入到中级阶段时,他们有了一定的词汇以及语法的积累,可以阅读一些稍微复杂一些的文章,此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比儿童文学与诗歌稍微有难度一些的文学材料,可以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国情等,但是在具体选择的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可以安排一些根据文学作品编排的表演,或者指导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与交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与国情,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与知识面。
2、外语教学中文学运用模式的构建
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有效的运用所选取的文学素材,这是外语老师需要重视与考虑的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入手,构建一个有效的文学运用模式。
第一,老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层面解析文本。学生可以先通读全文,文中的生词通过查字典或者根据上下文来揣测它的意思,通读文章之后,老师可以提出几个与文章相关的关键性的词语或者句子,让学生在文章中一一找出,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关键词句所出现的语境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第二,从文学以及国情的角度来深入理解文本。在初步理解的文章后,老师可以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如可以用W(Who,When,Where,What,Why)开头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章的内涵,使学生们更加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体现出来的国情文化等,学会初步的思考与阐释。
第三,根据文本的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的课堂活动不仅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老师可以围绕着所选择的文本素材设计出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如朗诵比赛、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等,通过这些课堂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领导管理能力等等,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极为有利的影响。
四、结语
文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良好平台,在外语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选择适当的文学素材并在外语课堂上加以有效利用,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领略语言魅力的同时,进一步开拓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心智。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