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浪漫时期钢琴演奏技法的演进
钢琴音乐自诞生之日起,已有二百年的历史,这二百年来,钢琴音乐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在这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演奏方式虽然经历了从手指到重量弹奏,但是,从对在音乐历史上的影响力来看,还是19世纪中叶浪漫时期的钢琴演奏法最有影响力,让“艺术的自由”成为了当时艺术家们的追求和理想。那浪漫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法的发展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浪漫时期钢琴演奏的发展
(一)发展历程
19世纪初,是钢琴音乐发展史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汇的时期,因此,也形成了钢琴艺术独特的风格。而事实上,在古典主义后期的音乐作品中早已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元素。比如,在著名的钢琴艺术家贝多芬和罗西尼等人的音乐创作中,人们就时常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因此,把贝多芬和罗西尼等人看作是浪漫时期的钢琴演奏的先驱者一点也不为过。19世纪中期,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达到了全盛时期,也因此而成为了钢琴表演的主流文化,其中著名先行者就是以浪漫主义音乐著称的舒伯特钢琴大师,他的音乐风格可谓标新立异,自成一派。
(二)钢琴技法理论概述
钢琴技法主要是指运用一定的操作技巧,将乐曲或者乐章从理论转化为供人欣赏的音乐,在转化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技法的操作原理去创造一定的艺术构建模型,从而实现其欣赏的价值。在钢琴的技法中,主要由四种技法构成,即八度、颤音、连奏和刮奏,而在浪漫主义的钢琴演奏技法中,八度和颤音这两种使用的频率比较高,这两种技法在运用中的特点主要是对表演者的手指和手腕的松驰度要求高,同时,对手臂的跨度要求也很高,与此同时,刮奏这种技法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和发展。总之,在浪漫主义钢琴演奏时期,其技法展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每一个技法都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
二、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演奏的时代特征
(一)以展现技法为导向的多种演奏风格
从世界文化的发展的历史来看,浪漫主义主要是在法国大革命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那时候,人们的情感表现用躁动不安来形容比较贴切,因而,表现在艺术形象上则是热烈奔放、桀骜不训,但是总体特征是以情感表现为主要的目的。当然,艺术作为一种人们精神形态的产物,是当时各种事情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结合,除了精神之外,也离不开当时先进的设备。在19世纪中叶,由于受工业革命的影响,钢琴设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设备改造得更好,而且零配件的改善也使得琴弦力度更强,音域扩大到了七个半八度,钢琴作为一种乐器其表现力也增加了很多,因此,将钢琴推向了音乐“王者”的位置。随之而来的,在钢琴的演奏历史上,出现了一大批以炫技为目的音乐人,从而在练习曲的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技术性排练成了音乐会式的练习。由于钢琴演奏在技法上会大量运用到八度,使得大和弦这种饱满的音色连续使用,同时,还伴有各种琶音、音阶和半音阶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音阶的组合等等,从而使得钢琴的演奏技法发展到了史无前列的高度。这标志着19世纪以炫技为导向的各种演奏风格百花齐放,从而将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一时期,李斯特成为了典型的炫技浪漫主义表演艺术家,他的作品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演奏技法上都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仔细听一听他的《匈牙利狂想曲》,我们不仅能从中领略到民族的特色,同时,从其恢弘的气势上更能体现到其演奏的高难度、高技巧。
(二)以张扬个性为时尚的演奏风格
在19世纪中叶这一段时期,尽管各位作曲家的创作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总体上来讲,他们都展现出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以及共同的创作手法,让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相比,更多的特点是情感上的奔放,表现形式上的自由,个人情感上的浓厚,以及大量的夸张和幻想手法的运用。总之,火热的激情、浪漫的诗意是这一时期钢琴演奏的特色。与此同时,这种浪漫主义的音乐家们,在音乐形象上也非常具有自己的个性,将展现自己的个性作为一种时尚。他们的作品中大多以自然景物作为描述的对象,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展现一种宁静、解脱的感觉。比如,“钢琴诗人”肖邦,他所展现的每一首乐曲都是他精心设计的结果,即使是在黑白键的分配和音域上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哪怕是装饰音以及快速走句都能看出他的用心和精心。我们大家都无法想象通过非钢琴的乐器去展现这样的特色,所以说,肖邦在钢琴音色上的精心设计使它的作品让人感觉诗情画意非常浓厚,并耐人寻味。
尽管大家都认为抒情是钢琴的一大特色,但是,这一时期钢琴创作最有成就的还是它的和声变化和音响色彩的布局。比如,半音和声变化、近关系的转调,以及一些复杂性的和弦的运用。这样的演奏技法的目的是为了将大小调体系之间的调性轮廓尽量做到自然,将和声变为一种常态化的表现工具。通过运用钢琴音乐的本质,来表达和强化个人的情感。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他的作品充满了艺术歌曲的特色,无论是在旋律的展现上以纯声乐为特点,还是在作品的内容、主题和情感上都和艺术歌曲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人们说的那样:舒伯特将诗音乐化,又将音乐诗化。舒伯特在钢琴音乐上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将大小调交替使用以及频繁变换。这一时期,钢琴小品成为了人们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这个艺术载体不仅便于浪漫主作曲家抒情,而且能将人的瞬间情绪进行很好的捕捉,与此同时,将浪漫主义时期展现个性、表达情感的境界发挥到了极致。
三、钢琴演奏技法的发展
(一)技巧训练和培养
钢琴演奏一方面继承羽管钢琴的表演技巧,同时,也传承羽管键琴的演奏方法,但是,随着后来人们在钢琴工艺上的改造,使得钢琴表现无论是在弹奏上,还是音色上原理的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浪漫主义时期,人们为了让钢琴能充分展现这一时期的乐曲特点,因此,对钢琴的触键速度和力度上作了一些调整,此外,还结合钢琴的材质和工艺,对按键手法上进行了调节。由于钢琴本身的构造复杂,而且其作用力的传导效率有限,所以,对演奏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经过“高抬指”的训练,对其手臂和手腕活动能力进行有效训练,才能让其在演奏时在较宽的范围内进行击键。此外,在演奏时,还要结合作品本身的特色,调整按键的角度和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作品的艺术魅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最开始钢琴的演奏技法上是无法达到浪漫主义乐曲的要求的,因此表演者通过自身在力度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让演奏技法进行了有效的提升。
(二)演奏技法的音乐性演进
慢慢地,随着各种各样的乐器开始在钢琴演奏中进行伴奏,于是,浪漫主义的乐曲开始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创作手法与创作风格上的不同。因为手指快的流转也无法实现“和声”的效果,将作品那优质的音乐性展现出来,而因出现了以配合为发展方向的弹奏技巧。因为浪漫主义乐曲要很好地展现那种欢快、明亮的情景,所以,演奏者通过对颤音的特殊处理实现了这一目的,比如,在低音部位,将击键的力度进行降低,然后运用辅助音来补充这种音量的不足,以此实现和声的效果。这样操作主要是因为辅助音可以有效地提升高音的感染力,从而让低音的低沉情绪得到削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钢琴的四种技法之间的互相补充的演奏效果是可以很好地展现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的,同时,又能让钢琴的演奏更加充满立体感和正能量。其实,在最开始,各种演奏技法的综合运用让钢琴演奏者充满了困惑,主要表现在配合不统一,不协调。但是,我们的演奏者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多次训练和不懈的努力推动了音乐演奏方法的演进。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的有西迪·斯皮尔特、罗伯特·舒曼、高利·寇根等优秀的钢琴演奏家,他们所演奏的一些技法,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钢琴演奏在浪漫时期音乐作品的要求和推动下,不管其体裁,还是技术上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发展后的演奏技法很好地填补了技术的空缺,同时,对每一部音乐作品进行了很好的诠译。在这一方面,肖邦和舒伯特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是最大的,他们一方面表现在将钢琴作曲和演奏的思维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义,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有效地将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而且,这一时期的演奏技法非常全面,一方面实现了钢琴与演奏者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实现了钢琴与其他乐器之间音色的互换。
除此之外,钢琴表演家们为了更好地呈现钢琴演奏的表现力,不断探索即兴的钢琴演奏技法,无论是手臂训练、指法训练、常规演奏,还是多元的技法合成,都呈现出了多元发展的状态,从而有效地推动了钢琴演奏表现力的提升。在后浪漫时期,随着钢琴演奏技法的进步,出现了“手臂重量演奏法”,更是改变了演奏技法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浪漫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法的演进过程是非常辛苦和艰难的,同时,由于浪漫时期,音乐艺术非常繁荣,所以,为了让钢琴的演奏技法能充分展现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必须对钢琴的演奏技法,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原则上,都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当然,也正是因为浪漫主义乐曲对钢琴演奏技法的要求,才有效地促进了演奏技法的完善和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