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中学“体育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审视-体育论文
作者:息县第二高级中学—郑刚来源:原创日期:2012-02-08人气:1025
一、“体育新课标”自身方面的问题
据笔者调查统计,有8396的教师认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与学校的教学实际不配套,新课标的内容与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差距,不切实际,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初中九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中招需要考试,考试成绩是记入总分的。所以体育教师还必须把学生的考试项目提高之后再考虑其他的,并且“体育新课标”“没有具体的标准”、“可操作性差”、“标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没有具体操作手段、内容”、“心理健康、社会参与等主观性强,较难把握”。二是我国目前7096的人口和8096的学校在农村,场地和器材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保障,落实新课标进行改革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但“新课标太城市化”;没有考虑广大农村实际;三是没有注重学生体育基础。例如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中学,体育基础参差不齐。
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体育新课标”有差距王道俊,王汉澜二位教授曾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抽样调查调中指出:目前体育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落差很大,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多,学生娇生惯养普遍”、怕吃苦受累,懒惰成性且不服从管理和不知道感恩对体育新课改认知水平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对体育新课改精神的落实难度越来越大。学生个性差异大、师生沟通难,毕竟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如何处理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与纪律性的辩证统一问题”,体育教师怎样上好上体育课等将成为体育新课改的难题。
三、体育教学中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育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体育的组织者,应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当前部分体育教师在落实课程理念时,过分强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甚至提出“学生兴趣中心论”,把满足学生运动兴趣当作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认为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主要就是看学生是否玩的开心。同时忽视了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对学生勇敢顽强、刻苦锻炼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任何一位体育教师都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各种不同的运动需求。在实践教学中,绝不能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满足学生保持新奇感,求知欲,和运动需求,就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创设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初步形成。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去“适应”与“迎合”学生的运动兴趣。
四、学校领导对“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存在误区
新课程要求开放课堂,以学生的自立、健康、充分发展为核心,以开放性的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线来达到教学目标。但部分校长对体育新课程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当前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还应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试卷分数、升学率。多数领导不爱体育也不懂体育,对实施新课标干涉过多,甚至越俎代庖、掣肘:“校长总是要求我们按军训样来上课;说体育课堂是‘放羊式’,太散;不支持我们体育教师搞训练队”、“领导不支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固步自封,要求我们按传统方法上课,要求队伍整齐,学生绝对服从” “只重视成绩,不注重教学过程”;还有这样的情况,一位体育学者对部分学校的调查显示:有88.796的学校领导未参加过‘新课标,学习与研讨;有5696的学校领导未组织过体育教师参加‘新课标’学习活动;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领导不支持体育是新课程标实施中众多阻力因素中分量最重的。但是在现实状况下,教师想要校长怎样重视体育、想要校长支持的事情是否是校长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
五、上级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师的新课改培训缺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2004年4月28日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曾强调指出:搞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对新课程实验推的广工作至关重要。同时还指出新课程师资培训是一项周期长、高要求的培训任务,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学教师基础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正在进行的‘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新的重要内容,新课改的实施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培训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统一理论作指导,没有形成的案例可模仿;二是培训周期短,主要集中在假期,造成培训形式化”;三是“组织不力”、体育教师集中后听几天课,看看相关影像资料,然后做一个简要的测试结束。过后,脑子中只出现模糊的现象而已,想要全面贯彻实施新课标还需要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据笔者调查统计,有8396的教师认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与学校的教学实际不配套,新课标的内容与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差距,不切实际,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初中九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中招需要考试,考试成绩是记入总分的。所以体育教师还必须把学生的考试项目提高之后再考虑其他的,并且“体育新课标”“没有具体的标准”、“可操作性差”、“标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没有具体操作手段、内容”、“心理健康、社会参与等主观性强,较难把握”。二是我国目前7096的人口和8096的学校在农村,场地和器材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保障,落实新课标进行改革只能成为一句空话”;但“新课标太城市化”;没有考虑广大农村实际;三是没有注重学生体育基础。例如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中学,体育基础参差不齐。
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体育新课标”有差距王道俊,王汉澜二位教授曾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抽样调查调中指出:目前体育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落差很大,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多,学生娇生惯养普遍”、怕吃苦受累,懒惰成性且不服从管理和不知道感恩对体育新课改认知水平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对体育新课改精神的落实难度越来越大。学生个性差异大、师生沟通难,毕竟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如何处理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与纪律性的辩证统一问题”,体育教师怎样上好上体育课等将成为体育新课改的难题。
三、体育教学中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育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体育的组织者,应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当前部分体育教师在落实课程理念时,过分强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甚至提出“学生兴趣中心论”,把满足学生运动兴趣当作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认为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主要就是看学生是否玩的开心。同时忽视了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对学生勇敢顽强、刻苦锻炼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任何一位体育教师都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各种不同的运动需求。在实践教学中,绝不能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满足学生保持新奇感,求知欲,和运动需求,就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创设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初步形成。而不是本末倒置地去“适应”与“迎合”学生的运动兴趣。
四、学校领导对“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存在误区
新课程要求开放课堂,以学生的自立、健康、充分发展为核心,以开放性的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线来达到教学目标。但部分校长对体育新课程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当前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还应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试卷分数、升学率。多数领导不爱体育也不懂体育,对实施新课标干涉过多,甚至越俎代庖、掣肘:“校长总是要求我们按军训样来上课;说体育课堂是‘放羊式’,太散;不支持我们体育教师搞训练队”、“领导不支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固步自封,要求我们按传统方法上课,要求队伍整齐,学生绝对服从” “只重视成绩,不注重教学过程”;还有这样的情况,一位体育学者对部分学校的调查显示:有88.796的学校领导未参加过‘新课标,学习与研讨;有5696的学校领导未组织过体育教师参加‘新课标’学习活动;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领导不支持体育是新课程标实施中众多阻力因素中分量最重的。但是在现实状况下,教师想要校长怎样重视体育、想要校长支持的事情是否是校长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
五、上级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师的新课改培训缺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2004年4月28日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曾强调指出:搞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对新课程实验推的广工作至关重要。同时还指出新课程师资培训是一项周期长、高要求的培训任务,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学教师基础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正在进行的‘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新的重要内容,新课改的实施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培训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统一理论作指导,没有形成的案例可模仿;二是培训周期短,主要集中在假期,造成培训形式化”;三是“组织不力”、体育教师集中后听几天课,看看相关影像资料,然后做一个简要的测试结束。过后,脑子中只出现模糊的现象而已,想要全面贯彻实施新课标还需要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