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和舞台角色塑造的关系
台词是剧作家刻画人物的基本手段也是演员塑造形象的重要依据,演员对剧本台词的处理就是要把剧作家写在纸上的死的文字,通过演员自己在声音色彩、气息运用、语调语势、速度节奏上的处理,使之成为舞台上的活的,富有性格化的人物语言,因此演员对台词处理的好坏,与他塑造的舞台形象是否鲜明、生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台词,而不是动作,才是戏剧的根基。
而同一个角色在塑造不同台词时要注重人物在不同环境下所要表达的感情和语言气息。郭春兰无论是在面对自己的儿子周小剑,还是面对自己的父母,以及她的弟弟妹妹们,很显然她的台词是完全不一样的,无论是语速上,还是语气上,因为感情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同一角色在塑造不同台词时的不同之处。
2.不同角色在塑造同一台词时有何不同
同一台词在不同角色饰演的时候由于人物语气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角色对台词的处理包括演员对台词的理解,感受,表达和体现,不同的演员在对同一台词时由于感受力和表现力的不同,演员需要准确的把握人物的性格和情绪,通过人物语言完成角色的塑造,找到人物的生活,确立人物语言的基调,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把握角色潜台词,能够自如掌握语言动作和形体动作,完成角色的塑造。
在毕业大戏《父辈的旗帜》里,同样是“姐姐”两个字,但不同角色说出来的感觉和意义就有很大的区别,当周小剑第一次把母亲郭春兰带到姥姥、老爷家的时候,何晓明看见大姐郭春兰时的第一反应,十分意外,当他说出“大姐”两个字的时候是疑问的语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由于晓明和周小剑之间有一系列的矛盾,再加上周小剑企图揭发晓明,此刻晓明的内心对周小剑产生了无限的痛恨,现在发现大姐郭春兰竟然是是周小剑的母亲,一声“大姐”道出了内心的吃惊与无奈。而大明和秋菊在此刻也叫了一声“大姐”,显然内心没有那么复杂的波澜,只是因为大姐的到来而显得高兴。
同一台词中蕴含的潜台词也是不同人物在表现时由于感触不同而会表现出不同的形象,任何一个有文学或戏剧修养的人,都明白生活中的对话和舞台上的对话是不同的,并且由于每个人性格和生活感触不同在对待同一台词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形象,在观众看来或许没有区别,但是对于演员本身来说,同一台词中蕴含的道理和需要表现的张力是有很大区别的。
3.潜台词在舞台剧角色塑造中的作用
潜台词的挖掘与表现,是诠释角色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生活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挖掘人物的潜台词能给演员在塑造人物时,提供情绪、语气、行动等方面的有力依据,也是每个演员对塑造人物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潜台词就是想说不能说的话,想说说不出口的话和想说不敢说的话。想说不能说的话,通常由于规定情境中
毕业大戏《父辈的旗帜》中,我饰演的郭春兰其中有一段台词就体现了潜台词的这一作用,大年三十儿的晚上,何光明聚集了全家人,当何大明帮父亲把遗嘱念到“最后,你们几个都有房子了,我们死后,房子就留给春兰一家……”郭春兰只说了两个字“爸爸……”虽然“爸爸”两个字很短,但潜台词的背后却饱含着郭春兰的内心深处的百感焦急,在郭春兰心中因这么多年没照顾年迈的父母而愧疚不已,没想到父亲还把唯一的房子留给了自己,内心又多了难过和自责,一声“爸爸”道出了郭春兰的心声。虽然剧中台词不一定每句话都有它的潜台词,但是具有丰富的潜台词是戏剧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给观众留下意会和回味的余地。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