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证临床医疗安全-医学论文发表
作者:四川邻水县中医院—张兴容来源:原创日期:2012-02-11人气:751
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造成后果的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由于有一部分人轻视日常的消毒工作,消毒观念淡漠,相关的专业人员素质较差,消毒专业知识亟需加强。手卫生措施执行不规范:医院重视医疗工作而对消毒、监测工作重视不够,甚至有些护士工作时不戴口罩,手术消毒不彻底而引起患者术后感染。
2医院感染链的存在6〕。在相当多的科室中,由于病人较多,病房内无法严格区分病种,加上陪护人员多,病房空间小,空气流动不畅,患者间互相接触,室内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往往很难控制:医院建筑布局、流程不合理,造成院内感染。
3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医院缺乏健全的组织,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报告与控制和消毒隔离制度等:没有标准的感染控制操作规程来指导临床,如手术切口感染控制流程、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流程等。
4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处置不当。有的科室一次性的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甚至有随意丢弃和生活垃圾混装的现象。
5广谱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使用中存在剂量大、疗程长:抗菌药物应用时没有事先做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抗菌药物使用起点高。
6侵袭性操作。没有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规范进行侵袭性操作:手术器械未经严格正规的灭菌处理或消毒时间不够,有些灭菌后存放时间过长,过期后未经灭菌又重新使用:侵袭性操作多,开展侵袭性操作指针把握不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没有严格执行〔380的两规一标。1.措施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加强领导。加强感染管理的组织领导,前提是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0。首先,医院成立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或业务院长任组长,由感染管理科科科长、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后勤科长、设备科长、药剂科长、各临床科主任、手术室护士长、消毒供应室护士长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等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目标,建立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其次设立专门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设有负责人及专职人员:主要监督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其次是以科室为单位成立感染监控小组,由科主任负责,护士长和1名骨干协助。负责执行和落实本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并监督和检查:通过培训提高本科室人员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普及医院感染控制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建立健全三级医院感染监控网络,使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制度、措施,得到了切实有效的落实。
2健全各项感控制度,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为防止院内感染,需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消毒、隔离、灭菌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制定医院的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尤其是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疗废物管理细则等。按照各项制度对各科室每月检查考核标准进行细化,采取随时检查、抽查和定期考核等方式进行监督,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并督促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3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参与意识。感染管理科制定培训计划,定期请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的专家分期、分批对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他们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脑》、《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医务人员爱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普及医院感染控制的理论知识,强化医院感染控制的操作技能,建立考核制度。新进人员专门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知识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通过学习和讨论,提高医务人员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思想意识和技术水平。
4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新的广谱抗菌药物的不断应用,其不合理使用现象也愈发严重,引起耐药菌株增加、菌群失调、变异和滥用抗生素的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因此医院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制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章制度,指导合理用药,定期对临床科室进行考评,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整改。
5 加强医院感染各项指标的监测。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天应深入病房,统计和掌握感染病例的详细情况,及时指导感染控制措施。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每季度公布感染率较高科室的感染率致病菌情况。科室定期对空气、无菌物品等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对重点科室加强监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医院感染的薄弱环节,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
医院感染与医院如影随形,并随着医学发展而加剧0。因此,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加强监督,严格考核,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临床医疗安全。
2医院感染链的存在6〕。在相当多的科室中,由于病人较多,病房内无法严格区分病种,加上陪护人员多,病房空间小,空气流动不畅,患者间互相接触,室内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往往很难控制:医院建筑布局、流程不合理,造成院内感染。
3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医院缺乏健全的组织,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报告与控制和消毒隔离制度等:没有标准的感染控制操作规程来指导临床,如手术切口感染控制流程、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流程等。
4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处置不当。有的科室一次性的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甚至有随意丢弃和生活垃圾混装的现象。
5广谱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使用中存在剂量大、疗程长:抗菌药物应用时没有事先做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抗菌药物使用起点高。
6侵袭性操作。没有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规范进行侵袭性操作:手术器械未经严格正规的灭菌处理或消毒时间不够,有些灭菌后存放时间过长,过期后未经灭菌又重新使用:侵袭性操作多,开展侵袭性操作指针把握不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没有严格执行〔380的两规一标。1.措施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加强领导。加强感染管理的组织领导,前提是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0。首先,医院成立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或业务院长任组长,由感染管理科科科长、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后勤科长、设备科长、药剂科长、各临床科主任、手术室护士长、消毒供应室护士长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等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目标,建立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其次设立专门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设有负责人及专职人员:主要监督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其次是以科室为单位成立感染监控小组,由科主任负责,护士长和1名骨干协助。负责执行和落实本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并监督和检查:通过培训提高本科室人员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普及医院感染控制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建立健全三级医院感染监控网络,使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制度、措施,得到了切实有效的落实。
2健全各项感控制度,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为防止院内感染,需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消毒、隔离、灭菌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制定医院的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尤其是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疗废物管理细则等。按照各项制度对各科室每月检查考核标准进行细化,采取随时检查、抽查和定期考核等方式进行监督,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并督促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3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参与意识。感染管理科制定培训计划,定期请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的专家分期、分批对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他们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脑》、《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医务人员爱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普及医院感染控制的理论知识,强化医院感染控制的操作技能,建立考核制度。新进人员专门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知识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通过学习和讨论,提高医务人员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思想意识和技术水平。
4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新的广谱抗菌药物的不断应用,其不合理使用现象也愈发严重,引起耐药菌株增加、菌群失调、变异和滥用抗生素的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因此医院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制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章制度,指导合理用药,定期对临床科室进行考评,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整改。
5 加强医院感染各项指标的监测。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天应深入病房,统计和掌握感染病例的详细情况,及时指导感染控制措施。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每季度公布感染率较高科室的感染率致病菌情况。科室定期对空气、无菌物品等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对重点科室加强监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医院感染的薄弱环节,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
医院感染与医院如影随形,并随着医学发展而加剧0。因此,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加强监督,严格考核,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临床医疗安全。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