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途径要不断拓宽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图书及各类外译版本在“走出去”过程中备受国外出版商关注。在国内外闻名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医图书受到国外出版商极大关注,包括欧洲的中医专家学者、世界范围内的出版商、发行商等,其中以世界著名出版机构爱思唯尔为代表,他们都对我国的中医图书外文版给予了高度评价。爱思唯尔出版集团也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及医学领域内的出版集团,并开发了ClinicalKey产品,整合大量医疗、案例等研究数据,可以使医生通过迅速检索技术,找到最新的学术意见和研究建议。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相比较传统的图书来说,更具有这个时代的优越性:一个云空间可以承载下成千上万本图书的内容;一个数字化平台可以使多语种语言的转换变得轻松简单;一个数据库可以容纳海量数据,这些都是图书传播过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时代的优越性,建立中医术语的多语种数据库,并且尝试建立面向西方文化的中医网络课程、空中中医学堂等,拓宽受众面。与中医图书外译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中医孔子学院在多个国家的不断建立。据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统计,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设以来,截至2014年初,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政府在海外已经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多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遍布五大洲,其中中医孔子学院3所。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深刻内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些孔子学院,特别是中医孔子学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融入中医文化,更多地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就能够提高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途径三便是要想办法开设更多海外中医诊所、中医企业。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但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企业、文化组织以及其他民间力量来共同实现。开设更多海外中医诊所、企业,能够让中医药产品和中医药服务获得当地群众的认知、接受、认可,为企业创造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传播和提升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由于中医疗效显著,特别是在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养生保健等方面,因此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文化组织,特别是海外的中医诊所、企业,都要面向当地群众,普及中药知识、中医养生理念以及保健功法等,极力宣传中医在“治未病”和干预亚健康等西医不擅长的方面,认识到中医的卓越之处,这样才会最终使中医进入到西方医药的主流体系。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