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舞蹈的作用
群众文化和舞蹈是相互促进的,其中舞蹈对于群众文化发展的作用尤其突出,根据相关文献,总结了一些突出作用,这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舞蹈掀起群众文化热潮
舞蹈极具表演性与艺术性,易受到群众的喜爱,在少数热爱群众舞蹈的人士带动下,这种文化形式快速发展起来,遍及全国各地,一度掀起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可以说是群众文化中舞蹈表现形式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活动了,广场舞把退休大爷大妈们集合起来一起强身健体,后来更多的人加入,在一起娱乐,这种活动形式十分流行,也是比较简单和易于操作的,广场舞是对群众文化的一种新的发展,舞蹈风盛行,群众文化也就相应发展的繁荣。不仅是广场舞,舞蹈掀起的群众文化热潮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各地的民间艺术团演出,节假日组织各种演出活动等等都是以舞蹈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活动。
2.舞蹈提高群众文化参与度
在群众文化中,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广场舞、民间艺术团、群众艺术馆、元宵灯会、电影展等等,还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像文化公园,大广场,艺术雕塑等等,这些都是发展群众文化的一种途径。其中,舞蹈有它的独特作用,舞蹈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舞蹈对群众吸引力大,观赏性高,表现力强,很多人愿意参与学习,愿意观看这种有声有色的文化,而且舞蹈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式,依托舞蹈发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普遍参与度都很高,这样,群众文化的流传范围更广,有利于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力。
3.舞蹈传承群众文化
舞蹈是传承群众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很多都可以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素材,依托舞蹈表演,舞台展示表现出来,这样起到了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例如,中华传统的英雄故事,用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或编一套舞蹈动作,将这些故事传达给群众,让群众更能接受并铭记,或者一些传统的习俗,通过舞蹈表演娱乐群众,与此同时也继承了中华传统,让传统文化和群众文化以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不至于太过枯燥无味,而是表现的有声有色。
4.舞蹈发展群众文化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性大,不同地区之间的舞蹈内容形式也是各具特色,各有不同,舞蹈种类资源丰富,因此发展群众舞蹈还有利于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舞蹈形式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发展,舞蹈的发展也在发展着文化,为文化增添新的内容,促进文化融合,为文化创新提供素材。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