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解析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恋母情结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劳伦斯早期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作为一部取材于作者童年与青少年时代的生活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它不仅从正面揭示主人公心理发展历程,更在于它成功地将弗洛伊德主义小说化和艺术化,是第一部渗透着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小说,这标志着现代心理学家的理论首次从教科书走向文艺小说。
小说的前半部带有很大的自传性,记叙了劳伦斯早年真实的生活经历。其创作背景是劳伦斯的出生地诺丁汉郡矿区,主人公保罗的父亲莫瑞尔是一名脾气暴躁的矿工,母亲出身于较为富恕的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家庭背景的差异逐渐导致夫妇不和,母亲开始厌弃丈夫,把全部感情和希望倾注在两个儿子身上,其中长子威廉为伦敦律师当文书,但因劳累过度过早离世。母亲从此对小儿子保罗寄予厚望,呵护有加,逐渐这种关爱发展为畸形的母爱。保罗在母亲阴影之下,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直到母亲病故后,他才摆脱了束缚,离别故土和情人,真正长大成人。小说中保罗与劳伦斯的个人生活经历有极为相似之处,他从小就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有着强烈的恋母情结。劳伦斯通过现实主义和心理分析的写作方法,描写了十九世纪末叶英国工业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特定环境下母子间和两性间的复杂、变态的心理。神话原型批评方法也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神话原型批评方法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和流派,它借鉴了人类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一些新的视角入手对文学现象的研究,尤以弗雷泽的名著《金枝》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对原型批评理论的影响最大。弗雷泽的观点在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始终存在某种交互感应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象征性的活动把自我的情感、愿望和意志投射到自然中去,以达到对对象的控制目的。荣格认为原型概念得自于遗传,其本质上是一种神话现象,因此在神话中称之为母题。首次将原型理论应用到文学作品中来的是弗莱,他把人类学和心理学对原型的研究成果汇集,建立起新的文学评论体系,这对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原型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方法,透过对“原型”的发现的研究,使读者很容易透过文本发现小说的深层意蕴。小说中所引用的是古希腊经久不衰的一个神话故事----《俄狄浦斯王》,这个故事曾多次被文学艺术家搬上戏剧舞台其艺术形式广为流传,其故事情节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理。俄狄浦斯神话故事不仅所表现的是其杀父娶母违背世俗的悲剧性,更多的是体现出其恋母情结,弗洛伊德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找到了恋母情结的依据,因此恋母情结也被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是指男孩子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一种依恋。小说《儿子与情人》中,主人公保罗对母亲的依赖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体现,也是劳伦斯自己感情经历的真实写照。通过劳伦斯的这部小说,我们可以读懂,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两类灵魂相,灵魂相过强会导致心理的障碍。没有人会否认母爱的伟大,但小说中莫瑞尔太太却将自己得不到的爱转移到了儿子身上,这不是一种母子亲情之爱,而是爱情的表现。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在小说中的运用生动描述人类诸如挣扎、痛苦、危机、欢娱等种种情感和感受,穿透意识的表面,从而揭示原型的自我,也再现了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人性的扭曲,这对物质文明和商业精神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