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男子网球接发教学球训练存在的问题
世界男子网坛已被少数的优秀选手控制了很长时间,从一系列的大师杯可以看出,世界男子网坛排在前十位的选手一直都很少有变数。所以这些选手的技战术模式肯定代表了世界最高,也是竞赛最佳的模式,他们的打法、训练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网球发球既是每一分的开始,也是向对方进攻的开始,同时还是双方进行攻防对抗的开始,因而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个人的技术特点。而我国男子网球选手训练的瓶茎所在就是发球这一单项动作,如果做不到这一个动作上的训练提升,就达不到世界优秀的行列。
一、世界优秀网球选手接发球动作的主要特征:
1、预判能力强:判断时间短,而且接一区的发球普遍反应时间比二区发球快。
2、判断发球以后的移动速度很快,而且回球力量很大,得分率高。
接发球站位绝大多数是选择靠近边线的站位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应对对手发出高质量的外角发球,而同样最难处理的接发球也是高质量的外角发球。同样在接发球的时候也要有对发球的类型的准确判断(落点、旋转),由此可见,速度现在不是发球最有效的得分因素,速度只有在与落点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得分的效果。
而在接发球的时候对发球的判断能力(反应时间的长短)同样是接发球的重要因素,这是接发球的前提条件,因为网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靠脚来打的,打网球最怕的就是步伐的不到位。对发球的判断时间的能力有一部分是先天的神经反映速度快,另外一部分也可以靠对判断能力的锻炼来提高。
二、世界优秀选手与中国优秀选手的比较与分析:
在中国网球公开赛中,身高占据优势的曾少眩败给的巴格达蒂斯,原因就在于曾少眩的一、二发成功率低。曾少眩赛后说:“我太想发高质量的球了,想要通过发球占据优势,但我的实力还不够,一点办法也没有。” “对手的其他技术都一般,就是发球特别好。我本来希望能控制好接发球,但今天我的接发球不好,而且发球局也很一般,没有以前好。”这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网球与中国网球之间的差距。曾少眩的最快发球时速也较法国网球公开赛的一发最快球速的记录保持者费雷尔慢50公里,发球速度是发球质量的基础,除去速度来谈发球的旋转、角度、落点的变化都失去了意义。从身高上看,曾少眩绝对优于费雷尔,但其发球的质量却与费雷尔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
三、对我国男子发球教学训练的建议:
当今世界网球男子比赛对发球的要求越来越高,比赛中发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后面进攻手段的实施,对比赛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学训练中要狠抓发球力量、速度的提高,根据生物力学对发球技术诊断分析的结果,有效地改进其薄弱环节,较大辐度地提高发球力量、速度,更好地适应高水平的比赛。世界优秀选手的击球鞭打动作很快,整个发球动作时间最长的一环是从球抛出手到最高点一环,然后是抛球引拍一环,所用时间最短的一环是从最高点到击球点一环,可见中国选手今后的发球的教学训练主要是集中在鞭打动作,也就是最后击球的动作,而前期的动作也要做好,因为只有抛球引拍稳定了,球才能到最佳的击球点,这是前提。
1、对接发球教学训练的建议:接发球最常用的站位就是靠近边线内侧的站位方式,回球也多以底线球为主,球速一般较快。所以在训练教学中除了掌握这些基本的接发球打法外,还应注意对运动员反应的敏捷性加以训练,如果想赢球的话必须要破掉对方的发球局。还要针对不同选手的发球使用不同的接发球方式。比如纳达尔类型的左撇子选手,这类选手的发球优秀区域往往是与其它一般的选手相反的。另外还要特别加强二区的反手接发球接发球,这也是优秀选手的一个软肋。
2、在教学中加强战术意识的培养,努力提高发球技术运用能力,同时不是忽视技术全面的培养及发展,结合运动员的特点指定第二拍的有效战术组合,处理好发球与第二拍的进攻的衔接能力,提高运动员的底线的进攻能力。
3、建立聘请外籍教练制度:这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男女网球运动员及时地了解并接触国外一些优秀选手的竞技能力发展变化,使其适应网球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同时还可以使我们的教练了解并学习国外优秀教练的训练理念、方法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