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注重朗读训练,以此培养学生语感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语)。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感知,在熟悉内容、把握思路、了解主旨的同时,触发语感。《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重在朗读训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
一、多读、熟读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这就是说,要深刻理解一篇文章,必须多读多练。读可以帮助理解作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不断地接触词句,可丰富自己的词汇。古时的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常常要求弟子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在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文中描写了苦难中的祖国,奋飞中的祖国,先让学生划出文中表现祖国沧桑历史变化的词句。先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推敲、品味、体会作者谴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想象旧中国背景下的祖国是什么样的,新中国的形象又是如何表现的,然后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重点句段,体会诗人对祖国那种深厚的感情。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悟出语言材料中诗人对祖国强烈深沉的爱,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朗读犹如一条潺潺流动的溪水,使语感生生不息。除读课文外,还要坚持课外阅读。读中外名著,读报刊时文都行。要指导学生择优而读。
二、善读、会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朗读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和语言的积累,从大量的语言实践里,体会言语中所蕴涵的东西,积累语感。注重朗读,善于指导学生朗读,是语感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功。对朗读的指导一般体现为三点:一是感受性的讲读;二是领悟性的讲读,以读代讲,讲在读中,反复朗读重点语段;三是品味性的讲后读,引导学生入情入景,结合具体的语感情景,对文章中用得精妙的语句咀嚼涵泳。朗读时要感情充沛,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者的感情之中去,将二者合为一体,学生会更容易体会文章的音韵美,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感。《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大都蕴涵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可谓文质兼美,字字珠玑。这为学生学习语言,形成良好语感提供了最佳范例,为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结尾:“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其中“阴影”就有双重含义,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由先前热切盼望变极度失望、害怕等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留给人许多思考,通过反复阅读,就能悟出其中的深刻含义。
三、美读
根据文章的内容要求,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点,调控速度,把握语调,把文章朗声诵读出来。通过这种美读,以感悟语言意蕴,情感,韵味,形成语感。在具体的语境中,从声音上去吟咏,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用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调去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其义就会自见,自然也就入情明理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就是要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教学《背影》、《敬畏生命》、《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课文,可以先由老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范读前,应给学生布置任务,这样学生会听得更认真,他们还会对你的朗读加以评点。评点的过程也就是他们自己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朗读这些经典篇目,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怎能不体味出美的韵味来呢? 学生在朗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强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语感教学要致力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实际运用语言水平的提高,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在语感综合训练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在语感分析中领悟语感,丰富语感;在背诵拓展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在学用结合中强化语感,协调发展。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会得到有效提高。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实现语感教学训练的新突破,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