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开展智慧作文教学研究
一、以片断训练为基础
片断,就篇而言是其中的一部分,就事而言是其中的一个过程,就物而言是其中的一个侧面。片断训练不但符合“部分优化,整体组合”的系统论原理,能促进学生的读写迁移,而且适应小学生的作文心理需求。片断是随笔性质,记事不求完整,状物不求全面,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每一次片断训练的训练目标明确,内容简单,智力一般的学生也容易掌握,从而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而且一个训练点连着一个训练点,可使学生对训练进程保持一种新鲜感。这种成功的乐趣和对学习进程的新鲜感,正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努力程度的重要心理动力。我紧扣教材,采用“读中仿写、写中精练”两种互补互助的训练形式。
1.读中仿写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是名家名篇,都蕴涵着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探究,可以学得作文的一般法则。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在同一材料的学习中形成概念,进行类化,知其意,明其格,懂其法,然后在片断训练中进行模仿运用练习,实现由认知到技能的迁移、转化。《桂林山水》一文中描写漓江水、桂林山的两段语言规范,表达优美,结构相似,我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概括出这两段话共同的表达模式:(1)先拿其他类似的事物与之比较,引出所要描写的事物;(2)运用排比的句式逐层写出事物的各个特点;(3)描写特点时先总后分,具体详尽。在片断训练中,我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运用这一表达模式描写校园的“大、洁、美”三大特点,真正达到“人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训练效果。片断仿写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仿其意;二是仿其格,即学习课文思路、结构的片断练写;三是仿其法,指对教材写作特点、表达方法的模仿练习。
2.写中精练
在作文训练中,我常常先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写成内容完整的篇章。而在评改过程中,则要针对该次习作训练的重点要求,指导学生学习、借鉴课文的写法,将文中的某些片断作精心的加工练习,使之更有助于文章意思的表达。这样,将片断置于篇章之中,既使学生看到了森林,也使学生看到了树木,练习更有针对性。
二、以激活表象为中介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包括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和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而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这种能力的心理机制是有意地重现表象活动。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促进儿童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表象。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性越强,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具体形象的好文章。
1.词语激活
由于词、语言的概括作用,过去的经验,有的全部以词的形式保持在大脑中,有的部分以词的形式、部分以表象的形式保持在大脑中。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借助富有情感色彩的词语(或导语)可以触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表象,并使之如电影镜头一般在头脑中一一闪过,这就使学生产生了作文素材的具体画面。如:在训练中,教师让学生在“我真 啊”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学生分别填上了“高兴、痛苦、苦恼、惭愧”等词语;教师又让学生回忆自己在什么时候产生了这些感受,说说经过。这样,在词语的刺激下,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就被激活了。
2.比较激活
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是五光十色的,作文训练中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将其中的典型表象“筛选”出来,并引导学生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文字去“强化”各种典型表象。如:要训练学生写“同桌的二三事”,我先开展“同桌比美”活动,要求把同桌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向自己的家长汇报。学生通过表象比较,就获得了同桌比较鲜明而典型的事实表象。
3.想象激活
表象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客观事物形象的再现,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想象,则是没有感知过或现实中尚未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生成的心理过程,就其实质,是人对记忆表象进行重新组合改造的过程。如果说通过观察比较形成了典型表象,这是提炼和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那么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就可以深入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中年级看图作文《邮递员》,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形成了邮递员挨家挨户送书报的表象。根据这个表象,让学生想象“冒雨送书报”的前因后果,于是,学生在头脑中对原有表象进行了新的改造、组合、创新,“冒雨骑车、“送书报到我家”、“骑车冲人雨中”等一系列新生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习作便有了丰富的内容。
三、以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功能为主线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作文训练培养的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因此,作文训练离不开学生的言语交际活动。在小学的不同年级,由于占主导地位的交际活动(主导活动)不同,各种语言活动(语言功能)的发展也有先有后。活动心理学原理表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读、写、算入门的游戏活动,应该相应地发挥学生语言的概括信息和自我表现的功能;三四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比较系统的学习活动,应该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的概括信息功能;五六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人际联系活动,则应该相应地发展他们语言的个别影响和自我教育功能。
根据儿童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年龄特点这一主线,我在作文训练中尝试了以下燃几种教学形式:
1.结合言语交际需要,进行序列日记训练
要求低年级学生写一句话日记,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当天所做的一件事或自己的一点感受;要求二年级学生写观察日记,每天用一段话描写生活中的景、人、物、事或自己的所思、所感;要求高年级学生写循环日记,即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每周轮流写一篇日记,每位同学在写日记前先阅读其他同学的一篇日记,写上一两句话的评语,一周后小组集体交流,由组长写好总评。循环日记激发了学生的言语交际情感,成为学生喜爱的作文训练形式。
2.创设言语交际情境,进行序列应用训练
一方面结合开展的活动,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每举行一项活动,就结合进行系列言语应用训练。例如,组织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可设计三个言语交际的情境:一是代表大队部写一份扫墓通知;二是为别的班级画一张扫墓路线示意图,写一篇路线说明;三是写一篇介绍烈士事迹的短文,向其他班级同学介绍。另一方面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如训练学生向别人借东西怎样写借条,怎样写招领启事,怎样写感谢信、光荣榜等。
3.结合学科联系,进行序列学科渗透
根据各门学科与作文训练的联结点,充分发挥作文的表达能力,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比如:自然课做了实验后,让学生写实验报告或者写实验经过。这样既复习了自然常识,又训练了言语表达。
4.建立作文内外交流的阵地
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的各种习作在校内外进行交流,让他们看到自己在习作中的进步和不足,品尝作文交际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奋发向上的内在驱动力。如:开办班级小报,选登佳作;向儿童刊物投稿,对外交流;通信,作各种交流等,形成良好的作文交流“市场”,以此形成学生健康的言语交际心理。
在上述作文指导课中,我始终将评改鉴赏融于指导之中,将教师的导评、学生的互评、师生的共评有机地穿插在作文训练的各个环节,逐步培养学生作文、改文的能力。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