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数据承载网发展-科技论文
一、中国移动专用承载网发展现状
中国移动I?专用承载网初期主要实现“软交换汇接网”业务的接入和承载,通过“中国移动I?专用承载网工程”的建设,其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省会级城市,具备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和部分省份地市级城市实现业务接入和承载的能力。中国移动数据承载骨干网经过三期工程建设后,又启动了数据承载网省内延伸工程项目,把网络向纵深方向进行了发展。
二、数据承载网网络定位
中国移动早几年已经建成了全国呢7骨干网,用以发展数据业务。一些省还建设了移动数据通网。新建的数据承载网将如何定位呢?
中国移动专用数据承载网是中国移动新一代能够同时支持语音、视频、数据、企业互联等多种业务的核心承载平台。专网主要是一个承载网,专用数据承载网目标将建设成面向多种业务的专网数据承载网。
专网和互相补充共同提供对中国移动业务的承载,I?专网定位于高价值和高要求的电信业务,胞61定位于互联网业务和中低要求的电信业务。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应考虑多网合一的可能。
?专网利用现有的城域网完成业务系统和集团客户的接入,原则上不单独为I?专网设置城域网。
专网对上述业务的承载,将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具备条件的时候逐步实施。I?专网初期以汇接软交换业务为主,主要承载汇接软交换的媒体流、信令流和部分网管流。
三、数据承载网网络结构
数据承载网目标结构分为三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在部分省、市,可根据具体情况,将汇聚节点与接入节点合设,具体可参下图1。
3城市 15城市
图1:数据承载网目标结构示意图中国移动数据承载网长期发展将逐步演变为上述三层结构。其中,核心节点及相关中继链路构成网络的核心层,实现全网省间业务的转接功能,核心节点设置在业务量较大且具备完善省际传输汇接条件的城市;汇聚节点及汇聚节点至核心节点相关中继链路、汇聚节点间中继链路构成网络的汇聚层,实现各省业务向核心层网络的汇聚以及部分省间业务的疏导,汇聚节点设置在各省会城市,或业务量较大且具备完善省际、省内传输汇接条件的地市级中心城市;接入节点及接入节点至本省汇聚节点中继链路、接入节点间中继链路构成网络的接入层,实现各地市业务向汇聚层网络的汇聚以及部分地市间业务的疏导,接入节点设置在具有业务接入需求的各省会、直辖市及地市级城市。
四、中国移动数据承载网的表现及启示1.性能提高,满足业务承载要求中国移动数据承载网完全满足无线语音业务在⑷5、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通话质量接近?5仍,音质清晰,并能保证高接通率,可稳定地承载大话务量。
2、数据承载网的可靠性大大超过传统网络。通过采用多业务?”安全隔离技术,数据承载网还可有效遏制病毒冲击和恶意攻击,在网络一年多的运行过程中,没有出现核心设备受病毒攻击的情况。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