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90后中职生教育-教育论文发表
摘要:现阶段的中职学生普遍为90后出生的人群,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存在,现在还不是一个定数?如何树立起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务之急,只有这两种观念确定,才能让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发展。如果人生没有理想、目标和发展,那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其实人生的定义是重大的,大到国家,小到自己的父母,意义都十分重大!
关键词:90后 中职生 教师教育
90后
90后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由于知识经验的相对增多,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相对发展,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断广泛而深入,特别是对新的自我的发现,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开始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指向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此时他们逐渐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这种闭锁性,使他们不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交往中的要求较高,选择条件也比较苛刻,此时,他们很难找到“心心相印”、“相互理解”、可以产生心理共鸣的知音,因此常感到不易被人理解并由此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但由于社会化的要求,他们又强烈地想与人交往,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想向能理解自己的人敞开心理的大门。但由于很难找到这种知音,他们常常感到烦闷不安。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很迷茫.....
中职生
90后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只有少部分基础不错的学生能做到自主学习,但不一定对所学专业有过多的兴趣,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从态度上到行动上一致。不要给学生一种懈怠的感觉,应该从自己做起,不要认为学生不学习和自己没有关系,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还有部分学生担心上中职低一人一等,在家人、亲朋好友、同学面前不光彩、抬不起头,所以心理压力大,信心不足,听课时一脸茫然,久而久之便产生厌学情绪。
与此同时,“90后”的家长们又把自己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急于传递给孩子,过早的竞争压力使“90后”普遍聪慧多才、爱好广泛,比较注重自我,但同时也存在学习焦虑、抗挫能力弱、嫉妒心强、对网络依赖等问题,他们自信又比较脆弱,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
教师教育
一、以“情”感人
由于种种原因,部分中职学生心理严重扭曲,不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当一回事,认为老师的教育是形式上的说教,有的甚至想破罐破摔,进入职校后他们需要的是鼓励和关爱。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能总盯住他们的缺点和考试分数,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要给以鼓励、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感情的沟通,通过感情沟通,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可以使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教育的目的才能实现,要不具形式的与学生座谈、对话、谈心,通过师生之间推心置腹的谈心,学生理解了学校的用意,了解了老师的苦心,从心里感激学校,感激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总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关爱,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逐步形成,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以“理”服人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要摆事实、讲道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时,教师要坚持说服教育,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不以势压人,不以力服人,要从爱护学生出发,耐心地反复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承认错误的事实,帮助他们转变思想。
三、以“制度”约束人
中职学生自律能力比较差,多年养成的坏习惯、坏毛病一时很难转变过来,这就需要我们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用制度约束学生,以制度管理学生,狠抓制度落实,要采取全天候、全方位的管理,即每天24小时每个阶段都有老师认真管理、认真点名,做到时时、处处、事事有人管,随时掌握学生的行踪,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施“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对班级的纪律、卫生、广播操、文明礼貌等要“精细”化,要坚持天天检查、周周公布、月月评比,每月对学生进行一次操行考、查、评定,并记入家校联系书,坚持“日检查、周总结、月评议”制度。
四、以“技能”成就人
中职学生要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通过个人的努力学到了“东西”,有了技术,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可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比如,个别同学文化成绩较差,但专业技能却很强,便在专业技能方面“大张旗鼓”给予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豪。总之,要以技能为载体,用满腔爱心点燃其上进的希望之火,不断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他们努力上进,使他们对学习、人生、前途充满信心。
五、以“活动”展示人
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较差,但他们爱好广泛,活泼好动,有自己的特长。怎样把他们的爱好表现出来,把他们的特长展示出来,学校要为学生创建获取成功的平台。在校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每个月都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除了常规的演讲比赛、文艺晚会、技能大赛等,还可以进行个人才艺展示活动、设立“无零食周”、设立“无批评日”、学法交流会、“生活自理比赛”、“新闻发布会”、设立多种形式的“单项标兵”、野外生活训练、开展轮流当干部、竞选班长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日”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让他们有了表现自我、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通过上述系列活动的开展,能释放其学生能量,陶冶其情操,矫正其扭曲的心理,能有效的减少因“无事生非”而引发的意外事件的发生。
六、以“职业训练”磨练人
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是职业学校独特而重要的内容,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要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教育。为了使同学们了解、明确与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相关的职业纪律、岗位规范和法律、法规,组织学生“走出去”或“请进来”,使同学们了解企事业中优秀职工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启发学生在校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将来做一个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劳动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必须认真抓好校内、校外实践活动,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就业,学生由学校进入企业,由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职员,面临陌生的环境、工作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活的独立等不适应因素,而磨练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他们由“学生”向“职业人”的顺利过渡奠定基础,并在实践中获取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
总之,在对中职生进行教育时,要突出以人为本,正面教育这一主线,采用多交流、多活动、多实践等教育形式,以关爱学生贯穿教育的始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断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成为受社会、企业、家庭、学校欢迎的劳动者。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