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尿培养阳性标本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医学论文
ICU作为医院的特殊病室,患者有自身的特殊性:病情重、病程较长、身体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及因治疗需要用药周期长,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区。本文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ICU尿培养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对2009年5月~2011年5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ICU患者尿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共207株。
1.2 质控菌株
白色念珠菌(ATCC90028)、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作为室内质控(均由卫生部临床中心提供),每周做1次。
1.3 结果判定方法
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依据CLSI 2009~2010年版[1]标准判读。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采用Rosco药敏纸片扩散法。
2 结果
2.1 ICU患者尿液培养致病菌分布
主要为假丝酵母菌,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具体结果见表1。
2.2 病原菌耐药性
白色假丝酵母菌对特比萘芬耐药率达81.25%;大肠埃希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达91.71%。粪肠球菌是革兰阳性球菌中占首位的致病菌,该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耐药率同样达86.33%。耐药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ICU患者尿液培养阳性标本检出致病菌情况
国内有关调查表明,尿培养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本文分析显示,假丝酵母菌是ICU患者尿标本分离的主要致病菌,占47.83%,与国内多数文献报道明显不同[2-4],且检出率明显高于高江原等[5]的报道,可能是ICU患者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本身较高、侵入性操作较多[6]及长期用药导致真菌感染以致出现上述结果,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此外,在所有假丝酵母菌感染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者次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病例最少。这与文献[2,4,7]的报道基本一致,表明白色假丝酵母菌是本地区ICU患者尿路感染主要的致病菌。
3.2 病原菌耐药情况
3.2.1 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 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耐药性高于骆雪萍等[8]的报道,可能与该药物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酵母样真菌感染及不同地区不同的致病菌对药物耐药性不同有关。对氟康唑、酮康唑、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均在10.0%以下,表明假丝酵母菌对上述药物高度敏感,由于氟康唑对克柔假丝酵母菌的天然耐药,故临床可将酮康唑、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作为治疗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3.2.2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 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类、环丙沙星及青霉素类耐药率平均接近65.0%,与文献[9]报道基本一致,故该类药物已不宜作为治疗尿路感染的经验用药。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85%,由于该药抗菌谱广且易引起假丝酵母菌的二次感染[10],因此该药在临床上较少使用;阿米卡星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耐药率分别为5.23%、4.46%,因阿米卡星的副作用,本地区可考虑将哌拉西啉/他唑巴坦作为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3.2.3 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 革兰阳性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严重耐药。本组资料显示,青霉素类、喹喏酮类、磺胺类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了高度耐药;氯霉素因对骨髓造血系统的抑制,临床上应严格限制使用,但由于其耐药率较低,仅为2.37%,临床上在多种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选用氯霉素往往能够收到奇效,故实验室仍应将其作为常规药敏试验项目。作为抗菌药物中最后一道防线的万古霉素耐药率为2.37%,低于有关报道[11],表明其对革兰阳性球菌仍高度敏感,但该文献报道其耐药率在不断上升,应引起临床高度警惕。
本组资料显示,ICU患者尿液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且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加强对病原学研究,合理用药意义重大。同时加强对ICU的环境监测,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工作,减少侵入性操作,控制和降低发生院内感染,十分必要。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